对于肝癌的检查,甲胎蛋白指标有多大的意义?
2021/7/12 18:43:07 医患家
(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肝癌,是原发性肝癌的简称,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通常情况下,肝细胞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肝癌,主要是指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大多数患者早期发现困难,在确诊时已是晚期,且肝癌的治疗仍然是世界难题,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影响者人们的健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甲胎蛋白,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它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血清学指标之一,也是我国肝癌诊疗意见中唯一推荐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甲胎蛋白是一种血清糖蛋白,也是一种胚胎性相关蛋白。在生理情况下,其合成主要依赖胎儿早期的肝脏和卵黄囊,在胎儿出生后逐渐下降,因而在成年人血清中含量很少,一般低于25μg/L。因此,我们从甲胎蛋白的合成部位可知,除外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等疾病外,甲胎蛋白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肝细胞肝癌的诊断、筛查、治疗及治疗评价、预后。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甲胎蛋白还可用于肝移植的筛选等方面。

01、肝癌诊断方面
甲胎蛋白目前仍是肝细胞肝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除外妊娠、活动性病毒性肝炎及胚胎相关性肿瘤等疾病,甲胎蛋白>400μg/L可作为肝癌诊断的依据之一。但研究发现,并非所有肝癌的甲胎蛋白都升高,其阳性率为60-70%,部分肝细胞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可不升高,这部分约占30%,其甲胎蛋白阴性。因此,为了提高肝细胞肝癌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测定甲胎蛋白的同时,可以结合其他血清标记物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进行。

02、肝癌筛查方面
甲胎蛋白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甲胎蛋白是肝细胞肝癌早期筛查的重要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我们知道,健康成人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很低,但在肝细胞癌变后可重新被合成,导致肝癌患者血液中甲胎蛋白含量大幅增加。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1次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检测,其动态变化对于肝细胞肝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有些单位体检,也会将其列入35岁或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项目之一。

03、肝癌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
有研究证实,甲胎蛋白水平与肝癌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因此,甲胎蛋白是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越高表明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肝癌细胞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依据甲胎蛋白下降程度及肿瘤直径大小变化来了解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动态监测甲胎蛋白水平,可评价疗效及判定预后。

04、在肝移植方面
肝移植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细胞肝癌患者的最有效方式,而肝移植往往是通过米兰标准进行筛选的,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甲胎蛋白可以作为附加工具为移植低复发风险患者提供新的筛选方案,也可结合术前影像学结果(如PET)对于移植后复发进行预测。

总之,甲胎蛋白,单独或与其他血清标记物及影像学检查强强联合,均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断、筛查、治疗的有效性、预后及肝移植的筛选等多方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患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