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过多少才需用药,为什么?
2021/9/5 15:38:20 医患家
(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感染病研究所贾医生)
糖尿病作为当今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其病因、影响因素多样,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治疗、控制又存在一定困难。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排斥长期用药,而也有部分患者一发现血糖异常就盲目用药、用偏方,但控制效果都不理想。那么如何用药才是合理的呢?
血糖异常的患者,首先要到正规医院诊断是否已患有糖尿病,还是处于糖尿病前期。通常需要检测的项目有:空腹(抽血前8小时左右无热量摄入)血糖FPG、餐后(在医院服用定量的糖)两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目前虽然对于血糖检测的截点数值存在一些争议与变化,但临床基本认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符合以上标准中的任一项并在另一天复检结果无误者即可确诊糖尿病。未达到上述标准,但仍存在空腹血糖偏高(6.1mmol~7.0mmol)或糖耐量减低(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11.1mmol)的情况,则处于糖尿病前期。
处于糖尿病前期者属于高危人群,一般进行有效的饮食、运动预防干预,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若干预无效、血糖有继续升高趋势者,方进行药物干预。
而确诊糖尿病患者,干预方法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血压、血脂情况,是否有合并症和并发症风险等。若患者身体素质较好、无其他健康问题,也可以从饮食、运动方面加强血糖控制,观察1~2个月,如果血糖控制满意,可坚持非药物治疗。若经上述干预血糖控制不理想,或患者本身有基础病、属于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则要尽快尽早用药控制血糖,做到将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
糖尿病的患者用药与否的标准、药物种类的选择,都需要强调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控制目标视患者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纠结于某个血糖标准数字。药物治疗以降低多器官并发症风险,同时保证患者安全为主要目标,对于“老糖友”、患多种并发症的人群,需要坚持用药,即使某些指标不能完全达标,但只要有所改善就对人体有益。
而“新糖友”,一方面要尽早注意观测血糖变化,尤其是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生活作息不规律人群,要尽早发现血糖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非药物干预期间随时关注血糖变化,干预无效要遵医嘱尽早用药。在药物选择方面,切忌擅自停药、不规律用药、只吃药不监测血糖,造成治疗失效,甚至出现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更要禁止在规律用药期间,过度节食、不规律饮食、同时服用降糖保健品及偏方等情况,导致过度降糖,低血糖昏迷是有生命危险的,因此降糖务必避免矫枉过正。个体化干预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患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