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可以喝粥吗?喝粥时该注意什么?
2021/9/18 8:14:16 医患家
(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感染病研究所 贾医生)
临床上常有糖尿病患者咨询是否可以喝粥?以及该如何健康地喝粥?尤其老年患者因肠胃不好,觉得喝粥既暖胃又易消化,为什么不被建议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粥尤其是最常见的大米粥,会对血糖水平造成较大波动,因此通常不被建议。但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只要进食方法得当,糖尿病患者还是可以喝粥的。
粥为什么会影响血糖平稳?
01
米粥的消化、吸收速度相比同等重量的大米要更快,也就意味着等重量、同类米煮的粥使患者的餐后血糖升高的更显著,理论上其升糖作用也就更高。
02
通常植物种子中的淀粉不易溶于水,但加热会促使其溶解。因此熬粥过程中,淀粉胶化、颗粒细化变小,使淀粉更容易转化为糊精,进而分解为葡萄糖被吸收。加热时间越长,此作用越彻底。
03
由于粥、稀饭含水量高,消化、排空更快,容易引发患者饥饿感,增加下一餐的进食量。
如何合理地喝粥?糖尿病患者喝粥建议把握住烹饪方法与进食量两大要素,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 避免长时间熬煮。
粥的血糖生成指数(GI)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加热时长、水分含量等,GI值波动很大。因此我们建议熬煮粥类不要煮的时间过长,注意以米、豆不要被完全煮烂、煮“开花”为宜。
2、 喝粥的量要控制住。
尽量喝稀粥,避免进食稠粥。一餐中如果喝了粥,就要减少其他主食(如馒头、米饭)的进食量,取而代之搭配蔬菜同食。
3、 变换粥的种类。
尽量避免喝单一的大米粥,可以选择以豆类(如黑豆、绿豆)或粗粮(如薏米、燕麦、黑米)为主,白米为辅的杂粮杂豆粥。此类粥饱腹感好,不易被煮烂,有利于控制饥饿感与血糖。
除了粮食类粥,还可以进食蔬菜粥(如蘑菇青菜粥、山药粥、南瓜粥等)以及肉粥(皮蛋瘦肉粥、海鲜粥),但此类粥的制作要注意减少盐、糖等调料的使用,而且要把加进去的食材的热量、含糖量计算在糖尿病患者全天的能量摄入中。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论杂粮还是菜粥、肉粥,都是主食的一部分,要有限量意识,配合减少一天中其他主食的摄入量。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患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