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6成以上的中国医生在经历职业倦怠期?
2022/5/28 18:49:01 医患家

    

    (医患家特约作者:协和阿伟)

     Medscape在中文又称为医景网,在网络医学资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旨在为全球医疗专业人士提供最新的医疗新闻、专家视角、医疗药物和疾病信息,以及相关的医学专业教育。近日,Medscape 在调查了来自 29 个不同科室的 13000 多名医生后发布了一项针对医生职业倦怠的数据报告:据调查,中国医生职业倦怠率高达 66.5-87.8%,远高于其他国家47%的平均水平。

     那么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职业倦怠,指的是在工作压力下产生的疲劳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情绪、个性和成就感,在情绪上表现为对工作没有热情,在个性上表现为刻意疏离工作环境,在成就感上存在过低的自我评价,认为当前的职业无法成就自我价值。

     职业倦怠会有什么表现呢?1、对工作没有激情,情绪烦躁,对人态度变差,暴躁易怒。2、对工作敷衍了事,态度消极,甚至可以逃避工作环境中的人和事。3、对职业无成就感,无价值感,迟到早退,或谋划跳槽转行。很多人出现类似症状,那究竟是不是呢,可以去进行一下测试:https://www.xmcs.cn/x/mbigs。

     出现职业倦怠最高的的职业是教师和医生,为什么中国医生的职业倦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呢?首先中国医生的数量相对于总人口占比在世界上是偏低的,也就意味着中国医生承担的医疗负荷是偏高的,每天都忙于工作,休闲娱乐的时间过少,慢慢就会产生厌倦,生活的幸福感降低。

     其次,中国医生的收入相对很多国家是偏低的,虽然医生整体收入水平在国内的各行业中已经处于中上游水平,但和医生超负荷的工作和高风险的职业相比,这个收入就略显偏低了。

     第三,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对医生的就业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国内对医生的职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国外对医疗纠纷会有一整套的应对方案,每个医生都会有相应的保险,不至于因为医疗纠纷而导致个人财产大幅受损。国内医生尤其是急诊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病情的判定和急救,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一旦陷入,往往意味着个人职业生涯终止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第四,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加重了医生的倦怠感,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服,相对于正常时期更多的操作流程,被感染的恐惧等等。

     面对日益增多的职业倦怠感的医生,国家、社会应该给予及时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只有逐步增加医生从业的幸福感,我们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患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