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日常该如何监测血糖?
2023/2/23 10:42:37 医患家
(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血糖监测结果可以直接反映患者体内糖代谢的状况,也是糖尿病患者制定降糖方案,评价降糖疗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而言,指血血糖监测(又称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是监测血糖的主要方式,但患者监测频次及监测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需个体化制定。
我们都知道,血糖监测时间点通常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以及夜间(凌晨2-3点)。根据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不同时间点监测血糖的用意各有不同,餐前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餐后2h血糖主要用于空腹血糖已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达标者,或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睡前血糖主要监测注射胰岛素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夜间血糖主要是监测经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或疑似有夜间低血糖情况的患者;此外,还有随机血糖监测,包括如剧烈运动前后,或出现低血糖症状等等,都需要监测随机血糖。
血糖水平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监测血糖的目的也有差异。对于暂时不需要药物治疗,仅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以了解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对血糖的影响,从而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运动和饮食结构,更有利于控制血糖。对于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注意监测不同时间段的血糖,如血糖控制不稳的糖尿病患者,需每日监测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h血糖,如担心夜间低血糖情况发生,可加测睡前及夜间血糖。待血糖控制平稳后,可每周监测两天的血糖(包括空腹及三餐后2h血糖)。对于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应及时测随机血糖。运动前后或者进行特殊行为如驾驶前监测血糖,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特殊人群包括老年患者、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1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等患者,需实施个体化监测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必要的糖尿病患者宣教,让患者认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提高依从性,教会患者规范使用血糖仪,正确解读血糖结果,养成记录血糖结果的习惯,并定期矫正血糖仪(一般半年或一年矫正1次),保证血糖仪的准确性。采血前尽量选用酒精消毒,同时弃去第一滴血再进行血糖监测,针刺手指时尽量选择合适的力度和深度,避免后续反复挤压手指,影响结果,手指尽量选取活动少,疼痛轻,感染率低,不影响日常生活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等,尽量避开手指皮肤有破损或炎症的部位。血糖试纸要与血糖仪匹配,同时应保证使用的血糖试纸在保质期。
对于平时在家自测血糖的患者,仍需定期到医院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化验,综合分析,更有利于全面评估近期血糖控制的情况,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治疗,从而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患家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