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和父母关系差的核心原因,被真人秀里的陈乔恩说出来了
2016/3/2 18:07:58valar 意林

    

     本文来源:壹心理(onexinli),作者valar

     壹心理(www.xinli001.com)一家专业的心理学平台,提供有趣、实用的心理FM、杂志、测试等心理学应用。

     真人秀《旋风孝子》最让我喜欢的地方是,终于有节目把80后和父母的关系拿出来讨论了——在25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我们的逐渐成熟和独立,某种程度上是对父母地位的挑战。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开始悄然转化,对调角色,成长中父母的教养方式问题显露出来,变得尖锐。虽然真人秀有效果需要,但和父母的关系其实很难演,如果关系融洽,聊个羊肉串吃不吃都能你来我往停不下来▼

    

     “郑爽吃肉了”上了热搜,大家对郑爽的关心简直堪比她父亲宠溺的眼神

     如果关系僵化,坐在同一张沙发上,也无话可说▼

    

     陈乔恩和母亲的关系有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的色彩:没话说,沟通少,暗涌多

     同乘一辆车,也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所谓“僵化”,不一定是和父母有显化的矛盾,而是你们的关系里充满了暗涌和不自在。此前写过一篇文章《春节后|我们为什么必须改善和父母的关系》,提到我们和父母最不和谐的5个类型:依赖、冷漠、生气、尴尬、担心,《旋风孝子》让明星和家人一起待6天5夜,这个时长足以看出家庭关系。

     陈乔恩为什么和母亲关系僵化,原因来自从小母亲对她的棍棒教育,“因为她经常压力很大,我不知道怎么跟她讲话,我怕她随时会打我。”

     甚至恐惧到在节目录制现场讲出这些话,也会突然惊心回头,看母亲是否不在。

     陈乔恩母亲的反应也很典型:我是爱孩子的,我不会故意去伤害孩子。

     然后,陈乔恩的一句话,说出了大部分人和父母关系差的核心原因:我想真实地跟她相处。

     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就失去了真实的机会

     不能和父母真实地相处,也许是从我们学会“闭嘴”开始的。

     开口说话就被评价、被指责、被骂、被贴标签,父母想跟我们聊天,其实听到的是“说教”和“控制”。对父母的信任,随着每次被评价、被骂、被越界(偷听电话、偷看日记)慢慢慢慢崩解。我们越来越不相信父母是真心想听自己说话,不相信父母说的“有事情可以告诉爸妈”,不相信可以得到父母的帮助。

     这样的“沟通方式”一直伴随我们,当遇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时,这种“闭嘴”的习惯也被复制到了我们的关系中。与朋友可以自在地聊天,但对最亲密的人——恋人、另一半、孩子,总是自以为有权利对对方做出评价与批判。为何我们站上了某种“角色”,某种自己曾经深恶痛绝的角色,觉得有权力控制对方?

     失去了对父母的信任,让我们在人生中的其他关系中,也失去了真实和信任。曾经被父母评价和指责时,我们感受到的既不是理解,也不是协助,而是控制,此时,父母的话已经失去了价值。孩子可以细微的感受出父母真实的态度。(引用自壹心理文章《你和父母间的信任影响你的一生》,作者:王丽芳,有所修改)

     成年后,伤痛像轮回一样循环

     曾经在豆瓣上有一个提问:“你是否能想起,小时候是否有什么事,让你变成了这个样子?或者留下了阴影?”摘录几个与大家分享:

     “父母从小就说我不会来事儿不会说话不会聊天,然后现在我看见长辈什么的就打怵紧张。”

     “从小父母就没把我当做一个个体,而是他们的附属品,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把我塑造成他们想象的样子,逼迫我去发展他们喜欢的,打压各种他们不喜欢的。”

     “从小就被灌输要争胜,只要努力追求就可以实现,时至今日,把自己逼的很累。只会拿起无法放下。”

     “小时候父母的说教吧……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你以后也不能有大出息。再就是因为自己比较中性,父母就会说,你这样别人怎么看我们,以为我们都不正常之类的……再加上性格本来就很闷,到现在都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活得很累。”

     这样的倾诉会让人释放痛苦,但你往下看就会发现,仅仅倾诉还不够

     很多人想要成功,但成功所需要具备的品质与精神,都是儿时培养起来的。性格的微调可以改,但很多大的精神品格基本上定了,所以,当有人问“如何坚持学英语?”“怎么能早起?”“下班后怎么坚持学习”,其实多半是无解的。

     成年人自我成长改变命运,是在改变内核,需要重新撕裂自己,重新自建。只要重建成功,后半生就可以活成另外的样子。这个过程是艰难而可怕的,但如果不重建,很多问题就像轮回一样,不断出现在你生命的每一个新阶段里。(引用自文章《你变成这样,其实都是父母的错》,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有所修改)

     如果你足够勇敢,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

     很典型的情况是,我们会为了童年的痛苦而持续惩罚自己。有一位咨询师在童年遭遇父母的抛弃,接受训练时,被老师问到:你觉得别人抛弃了你,可是我们没有抛弃你,到底是谁抛弃了你呢?

     这个问题打翻了她的信念:在别人抛弃我之前,我早已抛弃了自己。那么,我在报复谁,在替谁惩罚自己呢?

     现实中很多人做着类似的“傻事”,父母在我们童年时的所作所为早已过去,可我们却为了过去的经历,而惩罚今天的自己。我们把父母的角色印刻在自己的心中,变成一个束缚自己的“内在父母”的角色。如果我们不跟内在的父母和解,就很难真正爱自己。

     一个人满了25岁之后,就可以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来自于父母,但是到了25周岁之后,我们的心智足以支持自己成为一个成人,这时候就可以做一个决定——我要成为自己最好的父母。把过去期待父母对我说的话,变成内在的父母说给自己听,停止伤害自己,学习如何爱自己,为自己内在的情绪、期待、渴望负责任。在严苛或虐待的处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可能发展出大量的内在资源。(引用自壹心理文章《要如何摆脱父母家庭对你的负面影响?》,作者:普雅,有所修改)

    

     拓展阅读:点击图片或标题进入↓

     《看看这组漫画,孩子的毛病背后是家庭的毛病》

    

     《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崩溃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END-

     亲爱的学生党们,大家期待的开学季活动,终于拉开帷幕喽!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新的变化,意林陪您一起回归校园,绽放青春~

     ↓点击图片进入专营店↓

    

     · 点击右上角,进入“查看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 或者回复:

     马叛丨张芸欣丨冷亦蓝丨三毛丨胡歌丨周杰伦丨何炅丨杨绛丨汪国真丨范冰冰丨赵薇丨李静丨李健丨李光耀丨心灵丨流行丨情感丨锦囊丨趣味丨看点丨绘英语丨爱情丨职场丨搞笑丨友情丨诗歌丨视野丨成长丨2015热文1月热文丨12月热文

     特别声明 ?

     大家好,《意林》微信平台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公众平台,被刊用文章若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烦请作者告知,以便寄奉稿酬。

     原文链接可进入 意林微商城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