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表达,和说话一样(2023年意林订阅)
2022/11/24 17:00:00 意林

    

    

     “意林树洞”是一个温暖的倾诉平台。在这里,每位中学生都可以敞开心扉诉说内心的故事以及困惑。《意林》将一直陪伴在大家身边,守望中国青少年的心灵和梦想。“意林树洞”等你来倾诉!

     1980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学语文教师、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已发表小说、散文200万字。

     意林树洞

     shudfong

     意粉来问:

     树洞,你好!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比较喜欢读书也比较喜欢语文,但是一写作文我就发愁,觉得脑袋空空,不知道写什么,挤出来一篇也干瘪乏味,自己看着都厌烦。你说我该怎么办?我还能写出好作文吗?

     乔洪涛:

     你好!说到写作文,我也有过同样的感受。记得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老师让写一个小动物,我对着作文本发呆到半夜,一句话也写不出来,后来还是我父亲帮我写了草稿,我才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作文《我家的猫》。后来,一上作文课就犯愁,一直持续好多年。我是怎么完成从害怕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的呢?有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记得读初二时,暑假开学我们班换了个语文老师——他卷舌音翘舌音分不太清,但是他说普通话,说起来还很夸张。他让我们写作文,说是要让我们“露一小手”“看看我们的小才华”“咋写都行,好玩就行”,这下班里炸了锅,我们以前一直在写有意义的事——扶老奶奶过马路啊,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啊……如今让写有趣的事,还“可以放开写”,那不是太自由了?我写的是《喝风比赛》,说的是我们几个小伙伴在雷雨到来前的大风天里,站在山岗上比赛喝风的事。这本来是件糗事,没什么意义,但是我真实经历的,结果一下笔,就像打开了水龙头,哗啦哗啦流淌不已。不光这样,遣词造句也生动起来了,口语俚语都写进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写作文是件幸福的事。后来,这篇作文成了范文,张老师在他教的两个班里都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下了课同学都来和我闹着玩,我羞得满脸通红,但内心汹涌澎湃,感到非常骄傲。从那之后,我似乎打开了写作的开关,每次写作文,经过的事、读过的书,一起奔涌而来,我再也不为写作文犯愁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就算是写作文的好的经验。先别管能得多少分,只需放开手脚,大胆地写,先别想着升华意义。文章的意义在作者心中,在眼里,并不在手上,也不在词句上。读书多了,素养高了,文章立意自带光芒,不需刻意,而首要的事是打开那扇门,享受一次写作的“自由”和“快乐”。我一直以为,写作这种表达,和说话一样,是每个人的天赋,有的人不能写作,只是没有激发出来。不识字的乡村老人,聊天拉呱,用他自己的语言,都可以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人陶醉,那难道不是一次作文吗?有时候我们害怕写作文,就是写之前人为地给了它太多的禁锢——主题、结构、意义等,那当然都很重要,但首先是“打开自己”,“敞开自己”,写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事,就可以像说话一样,“下笔千言”。这段经历讲给你,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期待你能这样“潇洒”一回,期待看到你放飞心灵的作品。

     本期回复

     乔洪涛:1980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学语文教师、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已发表小说、散文200万字。

     大家有什么生活或者学习中的困惑,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给小意留言呀

    

    

    

    为什么订阅《意林》

    看《意林》,作文好,上名校

    意林体=励志体=中高考作文题

    2022年,《意林》再次问鼎中高考作文“命题王”+“素材王”

    范文多!角度新!素材全!观点强!

    为中高考现代文阅读、作文高分提供双保险

    硬核:连续12年被全国各地中高考作文、阅读题原文刊用

    
方法:数十位中高考热考作家独家专访,分享阅读写作宝典

    丰富:三尺讲台,我爱我师,多栏目刊登校园来稿

    权威: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的百种优秀报刊

    意林树洞:守望成长中的心灵,我们一起勇敢追梦

    

     订阅信息

     适读人群:初高中生及以上出版刊期:半月刊单本定价:9.00元邮发代号:16-288

    

    

    扫码订阅意林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