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得贵气的人,有“三不争”
2022/12/1 17:00:00 意林

    

    

    来源:紫翘书桌(ID: jxylsy3377)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

     太过精明的算计与较真,只会徒增许多烦恼。

     生活本就不易,偶尔难得的糊涂既是对身边人的宽容,也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白瑾湖在《如果巴黎不快乐》中说:

     人不怕糊涂,最怕过于清醒。

     一个真正的聪明人,都是小事糊涂,大事睿智,不会和身边人过于较真。不和父母争对错、不和爱人争输赢、不和朋友争得失;清醒活一世,贵气过一生,才是大智慧。

    父母面前,不争对错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和家人有牙齿磕碰,发生矛盾的时候。不和父母争对错,适时装一点糊涂,才能把日子过得有爱有温暖。热播剧《大考》里的高中生吴家俊喜欢画画,想报艺考;他的妈妈则认为,高考是人生重大转折点,专心备考才是最正确的事情。有一次,吴家俊又因为偷摸练习画画被妈妈逮个正着。当他兴高采烈的把画拿给妈妈看时,妈妈眼里只有愤怒,还亲手毁了吴家俊准备参赛的作品。为此,吴家俊和妈妈大吵起来,最后甩门而出。

    天寒夜冻,当家人一起出门寻找吴家俊时,妈妈因为急火攻心高血压病犯了,晕倒在路边。虽然,最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吴家俊;但因为这件事情,也再次加深了他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裂痕。缺乏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非要在父母面前争个你对我错,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家人的感情。就像三毛所说:父母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而青少年的一代,都仍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面对父母,少一些要求改变,多装些糊涂,也是另一种维护亲情的方式。学会示弱,懂得装糊涂,才能更好的维护家庭关系;父母面前不争对错,是大智若愚的抉择。马东曾讲述过他和母亲的一件事。老母亲在家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关灯,只要屋里没太多人,就第一时间把灯关掉。刚开始,马东会给母亲讲解,一会儿开了又关,并不能节约点电,还会影响灯的使用寿命。每次说完,母亲这边答应着“好”,那边又去关灯。

    后来马东也想明白了,几十年的生活习惯让母亲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现在很难再改变,不如顺着母亲的心意。如果凡事都要和父母争个对错,只会加速分裂和父母的关系。很认同一句话:不和父母争对错,就是最好的孝顺。不要嫌弃父母的墨守成规,多一点糊涂,少一点较真。父母面前不争对错,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石。

    爱人面前,不争输赢爱情不是每个人的必需品,但一定是俩人共同走进婚姻的基础。想要在婚姻中让爱情天长地久,切忌不要在爱人面前争输赢。杨绛先生曾在《我们仨》一书中讲述过一件事。有一次,她和钱钟书因为一个法文语音的问题在出国的轮船上吵架的事。钱钟书自认为自己的发音没有任何问题,而杨绛则认为他的发音带有乡音,并不标准。激动之处,钱钟书说了很多伤感情的话,杨绛也反击了许多了中伤他的话。为了证明谁的说法更正确,杨绛就请一位同船的法国人来公断这件事。最后杨绛赢了,可她却没有喜悦之情,反而有一种失落感。杨绛意识到,俩人完全没有争执的必要,不但改变不了发音问题,还破坏了夫妻感情。

    这世上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在爱人面前更要学会装“糊涂”。因为一时的争强好胜,影响夫妻和谐,伤害感情,得不偿失。犹如周国平说的那句:人要有不较劲的智慧。不处处争辩,不事事较劲,是一种豁达,也是大智若愚的能力。越在意结果,越计较得失,也越容易伤害双方感情。一个愿意在爱人面前装糊涂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饶平如曾在《平如海棠》里记录说:妻子美棠经常挑自己的毛病。埋怨他饭做的不好,菜也烧的不好吃,啥生活技能都不会,就是一个书呆子。就连平如给孙女买的书,美棠也要顺带吐槽一下:“你书也不晓得买,舒舒要买的是牛康,你买的是新概念。”平如虽然听着不顺耳,但也不和美棠争论。有一回,俩人因为某一件琐事吵架,平如生气地摔了一个热水壶,把美棠吓哭了。平如知道,如果再继续争吵下去,一定会伤害夫妻感情,不如糊涂点,就当是恩爱的小互动,停止争吵。

    如一句话所说:懂爱的人不争输赢,才能被更多幸福包围。生活中,懂得适时让步,不事事争辩,是一种高情商。爱人面前一半清醒,一半糊涂,是一种生活智慧。聪明人,懂都得在爱人面前揣着明白装糊涂。

    朋友面前,不争得失爱情需要经营,友情也需要用心维护。维护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懂得装“糊涂”,不斤斤计较。鲁 迅和林语堂曾同住一个院子,又都喜欢文学,所以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有一次,俩人又坐在一起一边喝茶抽烟,一边聊天。期间,鲁迅扔刚吸完的烟头时,正好不小心落在了林语堂的蚊帐上,烧了个窟窿。林语堂看到后非常气愤,还毫不留情地当面斥责了鲁迅。鲁迅认为自己只是无心之举,觉得林语堂小题大做,完全不顾及俩人之间的情谊。当即直言不讳地反驳道:“就算完全烧了又怎样,一共也不过5块钱罢了!”林语堂一听更加怒火中烧,俩人为此争吵起来;友谊也因此生了间隙。本来是很一对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一时的斤斤计较,断送了友情。如果在这件事中,有一方糊涂点,不那么较真,也许会是另一种和睦的结果。

    就像有一句话说的那样:难得糊涂,方能之至。该“糊涂”的时候糊涂,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朋友面前,糊涂相处,才能避免友情分裂。北宋文学家苏轼为人洒脱,结交过很多朋友。其中有个叫韩宗儒的人,之前和苏轼有过书信来往。韩宗儒平时喜欢吃羊肉,可又苦于囊中羞涩。得知名将姚麟很喜欢苏轼的书法,韩宗儒便拿着苏轼写的回信去换肉吃。因为这件事,苏轼经常被身边人取笑。苏轼却总是一笑了之。有一回,韩宗儒为了解馋,又特意给苏轼写了两封信,最后苏轼只回了六个字:“今日寒食,断屠。”意思是,今天寒食,不能吃肉。苏轼用装糊涂又幽默的方式提醒对方,既保住了朋友的面子,又延续了友谊。朋友之间相处,会有人偶尔占便宜,也有人偶尔吃亏;糊涂一点,包容一点,友情才能更长久。恰如梁晓声老师说的那句:友情是从人心通向人心的虹桥。朋友之间有时也难免互生矛盾,少一点计较,多一分宽恕。人生在世,遇到不计较、又包容自己的朋友是一种幸运。面对友情,除了信任,偶尔的糊涂相待也是一种宽容和大度。

    

    人生路上拥有清醒的能力,是自知自明,帮助人规避险恶。拥有糊涂的智慧,更容易立身处世,帮助人结交善缘。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在清醒和糊涂之间做好平衡。有时看似清醒的做法,会让身边感觉过于较劲。季羡林曾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装三分糊涂,留七分清醒,既保留了他人的颜面,也彰显自己的格局。人生有起伏,道路有高低,不必太在意来去得失;人间最清醒的活法,就是糊涂。父母面前不争对错,亲情更融洽;爱人面前不争输赢,感情更长久;同事面前不斤斤计较,相处更愉快。希望你也能在清醒的人间,做一个糊涂的人,活的更睿智通透。文末点亮【在看】,与君共勉。

    

    END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