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真正的疼痛来源于青春期的自卑。”
2022/12/13 17:00:00 意林


来源:时差小姐的信箱:(ID:gh_471fcdcd2222)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来,青春疼痛根本不是浮夸的三角恋、乐队和街头黑道。
真正的疼痛是青春期的肥胖、体育课腋下的汗水、找不到伴的午餐、不敢递给父母的试卷、班主任无意间的羞辱,就连青春都是自卑。”?
我打开微信,看到挚友发来这样一段文字。我回复“对”。
我是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孩,孩童时期在村里玩泥巴,小学时期每天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去镇子里的小学上课。
因为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接触不到什么新鲜的事物,对家里的黑白老电视我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一心就在学习上。
人总说你的时间放在哪,你的收获就在哪,此话一点不假,那时,我的成绩在那个小镇子里排第一。
初中,父母为了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城市里咬着牙买了学区房。我的初中也由直升的乡镇中学转到了城市里一所还不错的初中。
还清楚记得当时那所初中刚刚建成不到三年的样子,号称拥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最雄厚的师资力量,校长也好像蛮有雄心,时常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扬要打造全市最优秀的初中。
当我身着校服站在学生方队里抬头看鲜艳的国旗,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太过陌生和恐惧。


转学后许久,我还是融入不了班级,成为了一个边缘人。
也有同学向我示好,但我始终不明白同学们谈论的SHE乐队,《快乐大本营》,更不懂郭敬明和小四原来是一个人,于是这类同学也对我慢慢疏远。
这类信息对我来说太过于庞大,消化起来颇为困难,学业的繁重更让我无暇顾及这些。
紧接着就是考试,周考,月考,季度考。好在每场考试我都名列前茅,不会让人觉得我某镇第一是徒有其名。
每次因为成绩站在讲台上接受掌声的时候,我内心的虚荣心便极度膨胀,美滋滋地臆想:不懂那些时尚又何妨,你们还不是要给我鼓掌。
但我那时还不知道,我所得到的掌声在后来的时光里受尽了嘲讽。
“农村来的”“没见过世面”“土老帽儿”“不懂时尚”“不和人交流,像个疯子”这些词汇慢慢充斥我的生活。
好像这所城市学校的第一就不该被我一个农村来的夺冠,而我站在讲台上接受老师的表扬更是一场闹剧那般。


我变得厌学,开始多余地装扮自己,研究郭敬明和韩寒,在家也愈发沉默寡言,常常自己一个人落泪。
急性子的父母发现我的反常,开始逼问我一切,而我不懂得怎么告诉他们我经历的一切,或许是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说出自己的窘迫处境,他们只说我青春期到了并痛斥我不争气没出息等等。
无助的父母找到班主任,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优秀文艺男青年,看人眼睛里总是带笑,或许是没太沾染世俗烟火气,亦或许他带着对教学的一腔热忱。
听我父母控诉完我的巨变后,他找到我促膝长谈,我促膝,他长谈。最后他说:跟你聊天很舒服,你总是在倾听,但是你也要诉说。
后来我真的找到一个可以诉说的对象,是坐在我前桌的男生,戴黑框眼镜,讲话的时候眼睛里闪光。
他热爱文学,格外痴迷韩寒的小说,也喜欢鲁迅先生。
当时我的文章写的很好,班级有个本子专门用来写班级日志,我是那个模块的负责人。
前桌男生每每看到我写的日志,总是惊叹,他笑说我是可以超越韩寒的女人。
了解到苏轼和怀民的时候,他说如果我是苏轼,他便是那个半夜被叫醒还没脾气的怀民。
和“怀民”相处的时光好像比之前的日子更加轻快。
我也跟随他渐渐融入班级,当那些向利剑一般的词汇再次刺向我的时候,“怀民”大声反驳那些持剑的女孩,但我仍旧软弱得不敢吱声。
不过有了庇护,刺耳的声音逐渐少了很多。
但是山赶着山,人赶着人,我总觉得像他那样优秀的人应该到更大的舞台去,就像我走出镇子来到城市。


不久后,我的想法成真,他站在讲台上向同学们告别,要去国外上学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个夏天的午后,教室外的蝉鸣显得异常聒噪,树尖儿的枝桠疯长,却挡不住烈阳。
故事的最后他说:你应该勇敢点,你很厉害的,能超越韩寒的女人。
我笑笑不说话,我深知自己超越不了韩寒,也做不到像鲁迅先生那般坚硬。
他走后我开始摒弃那些所谓时尚,不理睬所有冷嘲热讽,继续一心扑在学习上,忍无可忍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学着他的样子大声反驳对我不利的一切。
时隔多年回想他那句“你很厉害的”,我不禁笑出声,千千万万个女孩子里,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
我的青春里没有很浮夸的桥段,不似电影情节般曲折,可这样平铺直叙般的青春也依然是很厉害的。
END 作者介绍:竹秋。废话很多的资深猫奴。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意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