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和细节搏斗 | 12月12日 一席上海
2021/12/5 22:09:30 一席

一席×别克 艾维亚特别合作场,12月12日上海,9位讲者。
活动时间:12月12日(周日)
13:00-19:30
活动地点: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购票时间:12月6日 14:00
购票指引:见文末
演讲顺序:请以现场为准
根据剧场及防疫要求,入场请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和扫码登记。
……………………………………………………
本场讲者
01.
汪剑超?
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扔垃圾本来就是件麻烦的事。

2019年,由上海带头,中国进入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政策风向带来了行业大爆发。“互联网+旧物/垃圾回收”创业热潮中,流行过地推获客、APP预约上门回收、智能回收箱……看似提升了扔垃圾的用户体验,然而客单价微薄,获客、运营成本高,活下来的企业寥寥无几。
“一方面,各地政府力推垃圾分类,投入了大量经费和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却因为解决方案不科学,这些投入无法沉淀下来,白白流走了。”汪剑超做垃圾分类做了十年,做到第六年时,他反思了以前的经验,创立了奥北环保,从头开始。
奥北设计了可多次循环使用的回收袋。用户实名注册后,领取一个空袋,装满可回收物,送到就近的回收站,再领走一个新袋,如此循环。通过小程序,他们可以跟踪自己扔出的每一袋垃圾,查看收益并提现。
这一模式看似简单,背后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软硬件支持。这是五年来每天和大量的具体细节搏斗,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奥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所不为。与政府合作,不是政府出了钱就可以想怎样就怎样做。它也放弃了讨好用户,不仅没有上门回收服务,用户想要参与,还要先花10元买回收袋。这一门槛筛选出了真正有意愿做垃圾分类的人,让少数人先做起来,再影响更多的人。
他想告诉大家,扔垃圾本来就是件麻烦的事。
……………………………………………………
02.
Jacob Walker
景观设计师、BAM 百安木设计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在种种限制中寻找平衡。

在三里屯太古里十字路口等红灯的你,忍受着身边的极度混乱和自己的烦躁情绪—— 为什么不像其他路口一样造天桥或地下通道呢?为什么一定要有护栏和桩子?街上各种各样的杆子不能合而为一吗?我们对这些问题可能时不时地抱怨,却也似乎习以为常。
Jake 和 BAM 设计工作室的同事们曾经通勤经过“这个星球上最可怕的地方”——国贸桥十字路口,于是他们自发地花六年时间调研和设计,将国贸作为一种景观来改善。2018年,Jake 在一席和大家分享了这个项目。这次,他带来 BAM 近几年来的新进展,包括三里屯十字路口和北京 CBD 的景观设计。

▲ BAM设计作品
BAM 不想让人们走在街上紧紧张张,而是能够享受开开心心的闲逛;他们的设计不仅解决安全和效率问题,更保留了地区特有的文化活力;他们没有让努力停留在图纸上,而是推动着不同城市管理部门的合作。
他们关心的不是城市天际线,而是公共空间以及在空间中生活的人。
……………………………………………………
03.
宋欣欣
《悠悠视界》导演、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教师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艺术家美不只有一个样子,舞蹈里的人味儿比舞蹈重要。

宋欣欣从小学习跳舞,也从小就习惯了舞蹈这个行业里各式各样的评判,高了矮了胖了瘦了,转得够不够多、笑得够不够好看。
后来她意识到,艺术不是竞技体育,真实世界对艺术的要求要复杂得多,一次标准化的胜利意味不了什么。她也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舞蹈,舞蹈一定要有高超的技巧和整齐划一的动作吗?到底什么是美,只有年轻的瘦削的拥有完美比例的身体才是美的吗?
《悠悠视界》给了宋欣欣一次探索这些问题的机会。
▲《悠悠视界》宣传片 视频制作:邱绎夫
她和团队被悠悠在疫情期间的舞蹈触动,决定去寻找更多像他一样热忱、生动、热爱舞蹈和生活的人,来共同创作一部作品。通过网络招募,最终确定了13位演员,年龄跨度从8岁到66岁,有画家、博士、程序员、商业分析师、自由职业者、小学生、舞蹈从业者。
他们一起站在舞台上,像悠悠一样用不够“美丽”但足够赤诚的舞蹈,诚实地回应自我,回应生活。

▲《悠悠视界》剧照摄影:胡一帆 冯跃红 董天晔 杨建华
……………………………………………………
04.
冯果川
建筑师
建筑不是建筑师的专利,而是人类的本能。

作为建筑师,冯果川有很多代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南宁规划展览馆。连绵起伏的山体延伸到了建筑顶部,为游览公园的市民提供了漫游屋顶的渠道和权利,真正赋予了它“公共”的内涵。
这座没有正立面的展览馆被冯果川称为“不要脸的建筑”,它打破了建筑中常见的静态的膜拜权力的逻辑,这也是冯果川的建筑的一个突出特征——它们是漫游的空间,是自由的土壤。
虽然已经有了非常多设计作品,但冯果川常说他对做建筑师的兴趣不太大。从大概十年前开始,他就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儿童建筑教育中。他认为建筑是一个开放的、分散的学科,含括了历史、科技、艺术等多元的知识,是一个让小朋友熟悉人类文明的窗口,也是把他们重新带回现实的媒介。
在深圳、广州、西安等多个城市,冯果川组织了很多场工作坊,带着孩子们探索使用多种材料搭建,包括砖头、纸箱、竹子等,甚至还有游泳圈、快递气垫。孩子们服务的对象可能是一只宠物,创造一个“宠物之家”;也可能是自己的脑袋,建造一个“头宅”。
在搭建活动中,孩子们用身体丈量和体验了空间,在建筑中,也在心中埋下了自由生长的种子。
……………………………………………………
05.
寇克让
书法家、书法史研究者书法是审美的,更是历史的。

说到书法,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王羲之。但除了中学课本里的《兰亭序》,我们对他究竟了解多少?
二十年前,寇克让开始学王羲之的草书,接着又去读了古典文献专业的博士。经过多年的反复书写和研究,他认为王羲之的字固然好看,但他能被称为“书圣”,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字写得“好看”。
学王羲之近十年后,寇克让才逐渐认识到王献之的价值。作为“书圣”的儿子,王献之想要有所建树是很难的,但他并没有重复父亲的老路,而是成功地另辟蹊径,最终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王羲之的字寓刚于柔,不激不厉,举手投足都合乎法度。而王献之的字,则汪洋恣肆,杀伐之气呼之欲出。他们共同造就了晋派书法这座巅峰,但这不仅是审美意义上的,只有回归历史语境,才能真正认识他们对整个书法史的价值。
……………………………………………………
06.
于晓丹
内衣设计师、内衣品牌EMILYYU创始人越是柔软、轻薄的东西,越有超越一般的力量。

根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发布的数据,乳腺癌首次超越肺癌,成为全球新诊断人数最多的癌症,在中国,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是42万。对没有更好治疗方案的女性患者来说,为了活下去,她们不得不接受乳房切除术。
这些乳房被切除的女性,穿什么内衣?
即使做了二十多年内衣设计,于晓丹也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两年前,一位专做乳腺癌手术的美国医生找到她,希望她可以为这些女性设计一款在术后日常穿着的内衣。她由此踏上了和从前完全不同的设计之路。
当时市面上的选择不多,在找不到合适的内衣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会把以前的文胸拿出来,自己DIY,缝一个夹层,放菜籽、绿豆、草纸、纱布、纱巾、手绢这样的填充物进去。“术后女性实际上是被现代工艺和审美忽略的一群人。”
她决定做一些改变。
……………………………………………………
07.
刘妍
建筑历史学者、昆明理工大学教师图层越多,时空越丰富,世界就越有意思。

假设你站在16世纪的三宝寺,中轴线的尽头是收藏佛教经典的藏经阁。你的任务是穿过重重殿宇院落深入藏经楼,找到并盗出镇寺珍宝——玄奘法师手抄经卷。
除了要掩人耳目、战胜对手,你在寺院内扶持的“代理人”也在一场竞争中——老住持即将涅槃,夺位大战暗流涌动。
财富与权力,乱臣与贼子,俗世与信仰,人类文明经久不衰的主题俱已齐备,承托它们的背景是这座东亚寺院:门阁、廊院、大殿、寮室——建筑空间的烘托把层层交锋推向极致。
你可能觉得这出剧情似曾相识,没错,这是胡金铨电影《空山灵雨》的两条主线,也是我们要讲述的“权力、信仰与空间艺术”的重要内容。所以,来到现场前,请提前观影,否则“剧透带来的一切苦果,请自行承担”。
▲《空山灵雨》预告片
……………………………………………………
08.
马炜梁
植物学家
除了感叹植物的精细安排之外,无话可说。

马炜梁已经和植物打了半个多世纪的交道。
在大学的课堂上,他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领进植物学的世界。在实际的教学中,他苦恼于教科书上缺少精细的花、果图,书上那些简单的示意图和概念组成的冷冰冰的知识无法展示植物本身的活力。1982年,他尝试拍下几种植物及其不同结构的解剖显微图,发现这些被细致拍下的图片激发了学生对于植物的兴趣,他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做下去的事。
在接下来的30余年间,他抓住每一次野外考察的机会,和同仁拍摄完成1088属植物的7500余幅照片。
▼ 马炜梁拍摄的植物图片(左右滑动)




在镜头下细微而长久地观察,马炜梁发现,在花朵精巧的结构、植物和昆虫传粉的完美配合中藏着植物进化的秘密:腊梅花接受花粉后把花柱“保护”起来可以避免近亲繁殖;日本小檗通过“拍打”小虫增加传粉的机率……
而在观察一朵马兜铃的花如何“引诱”小蝇进入花朵并在它完成传粉任务前将它关在里面时,他忍不住感慨:“对于马兜铃花朵精巧的形态、结构,开花过程中时间、空间调节的基因调控,不是任何一名科学家现在能解答的问题。”
……………………………………………………
09.
乔小刀
音乐人、设计师在土地上种房子。

乔小刀觉得,不管一个人多有钱,住在多大的房子里,内心都希望有一座自己的小房子,那是小时候的“秘密基地”。所以和专业建筑师不同,他只专注于修建古灵精怪的小房子。
2013年,他离开北京,在丽江租了一片荒地,设计建造了100多栋小房子,这些房子被卖到了全国各个城市。2020年,随着女儿的出生,他想用小房子来做一个礼物,一个奇幻游乐园,于是就有了“荒野之国”。





▲ 乔小刀的房子们(左右滑动)
“荒野之国”仿佛是一个结界,门外是冰冷的钢铁城市,门内是漂浮着的童话世界。这是他铸造的“心灵医院”,用童话去治愈每一个生活中奔波疲惫的灵魂。这里有上百栋奇怪的小屋,有开在树上的咖啡馆,有能飞向天空的房子,有天真动漫里的机车,有造型奇特的怪物。他用看似笨拙又坚持的精神,守护所有奇妙又荒诞的童真。
……………………………………………………
购票指引
购票方法?点击下图进入小程序购买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购票时间12月6日 14:00;
购票说明务请阅读购买页面中的「购票须知」;门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请不要携带食物及有色饮料入场;请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和扫码登记;按兑票当日先后顺序派票,对号入座,先到先得;
兑票时间12月12日12:00-13:00;
剧场地址上海市虹桥路1650号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大剧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一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