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星空和广阔的现实 | 1月9日 一席北京
2022/1/5 21:11:00 一席

一席×别克 艾维亚特别合作场,1月9日北京,8位讲者。
活动时间:2022年1月9日(周日)13:00-19:30活动地点:北京 亦庄经济开发区演讲顺序:请以现场为准
特别提示:因疫情管控,本场将在摄影棚内录制,不对外售票;现场少量座席,以实名邀请方式招募观众;详细报名方法详见文末报名指引。
……………………………………………………
本场讲者
01.
周浩?
纪录片导演
也别太把我的片子当回事。

余秉强 摄
20年来,因为对人身上的多面性感兴趣,周浩把镜头一次次对向他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人, 拍下了形形色色的故事。
在周浩看来,纪录片背后是一个导演看世界的方法。“我们喜欢一个导演的片子,喜欢的是他看世界的方法。”
但是,他同样对带有导演视角的纪录片的“真实性”保持警觉,看到和拍下的就是真实的吗?
一旦摄像机介入,无法再假装它不存在。以往,他会耐心地等待,直到被拍摄者习惯摄像机。但在新作《孤注》的拍摄中,摄制组的每一次出现和离开都会影响两位患PTSD的被摄者的生活。拍到一半,他发现无法再把自己的介入从他们的生活中割舍出去,于是决定将摄像机对准自己和摄制组。
周浩一脚踏进镜头当中,进入这条被摄影机搅动的生活河流之中,和被拍摄者彼此牵绊、纠缠。
这是他现在对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做出的回答。
……………………………………………………
02.
吕陈生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特聘教授现在很多农药残留是洗不掉的。

2005年左右,美国很多蜂农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自己养的几千箱蜜蜂在过冬时全部消失不见了。这些蜂巢内都储藏着足够过冬的蜂蜜,而且在冬天来临前,蜂群并未显现出任何疾病现象。
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当时的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蜂群崩溃症候群”(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简称CCD)。CCD现象并非只出现在美国,至今它依然会发生在很多有明显季节变换的地区和国家。
那时吕陈生正在美国从事农药的影响研究,他注意到在CCD刚出现之前,美国开始使用新烟碱类农药处理过的种子种植玉米,这些玉米正是消失的蜜蜂的食物来源。他猜测玉米中残留的农药可能是造成CCD的元凶,为此设计并实施了一项为期14个月的实验:用添加了微量农药的玉米糖浆喂养蜜蜂。当蜂群中的蜂王经过几次生殖后,在第五代时,重新再现了当年的蜂群消失现象。
在这之后,吕陈生又进行了多项与蜜蜂相关的实验,经过分析,他认为正是长时间的低剂量的农药暴露改变了蜜蜂的能量代谢结构,导致冬天的蜂群寿命缩短、提前离巢死亡,由此揭开了蜜蜂消失的秘密。
我们经常听到“剂量决定毒性”的说法,实际上今天人们已经很少会暴露到高剂量的毒药,反而时常会接触微量的、不致命的农药,常年累积之后,这种接触可能会带来什么结果?这大概是消失的蜜蜂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03.
向帆
学者、设计师人会莫名其妙地被另一个生命故事所感动,然后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冲动,试图表达点什么,做点什么。

向帆对生命有深切的感动,也对数据保持高度敏感。她和团队了解到哈佛大学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想寻找其中的血脉关系,并用有温度的方式呈现。
“我们想能不能做成一片片森林,家族森林。” 他们通过算法找出在资料库中留下记录的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出一株株三维的家族树,并通过不同材质渲染和动态交互让这些树更有生命力。你可以在生长的森林中行走,探寻自己家族的过往。

设计中遇到意料之外的复杂关系,他们不断提问、不断回到史料中挖掘,试图理解数据中隐藏的事实。为什么有人有两个父亲?为什么有的家族树茂盛得像一棵大榕树,有的纤细得像被修剪过?为什么有的家族兴盛一时后戛然而止,有的绵延历代经久不衰?
艺术、设计与数据的结合,让模糊的关联清晰显现,让未知的事实得以还原,也让我们对真相保持清醒,对生命持续感动。
……………………………………………………
04.
刘爽
公交车爱好者
在车迷眼里,每一辆车都是独特的。

北京的公交车里,装着好几代人的记忆,是怀旧电影里少不了的元素,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这些年,公交车迷刘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公交车型消失在北京的街头,连带着承载的集体记忆。2002年,他买了第一部数码相机,赶上北京新旧公交车型快速交替的时期,他尽可能拍下每一辆公交车,为的是不留遗憾。
在他的镜头里,公交车是一座城市发展史的切片,从老北平的电车、进口车,到自主研发的国产车,到更舒适的空调车、无障碍车,再到突飞猛进的新能源车……公交车的更新换代始终与城市同频。

公交车迷们聚集在网络论坛上,交流车型和技术参数、拍摄老车照片,也会一起送别即将淘汰的老车。去年,刘爽和几十位公共交通爱好者、从业者、行业专家一起出版了一本书,整理了1949-2019年间北京的公共电、汽车车型。他们想给北京公交车历史,留下一份草稿。
……………………………………………………
05.
崔灿灿
策展人去看一棵树,去看黄昏大雨,去看一个陌生人。

2012年,崔灿灿辞掉公职来到北京黑桥,成为一名策展人。到目前为止,他策划过100多个展览,有知名艺术家在画廊或美术馆的大型个展,也有很多和北京“边缘地带”有关的实验项目。
“夜走黑桥”是对传统美术馆体系的一次出走和挑战;“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留下了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最感性的调查文本;“十夜”把艺术和展览送进了草场地的日常生活里……在可能性被淹没、复杂性被简化的时代,崔灿灿始终坚信艺术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平庸乏味的生活里面,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可能。

▲ 部分项目海报
如今,黑桥变成了一片人工湖,北京城郊的很多村庄和艺术区都已消失不在。参与这些实验项目的艺术家们,有的回了老家,有的还在继续追寻艺术理想。
这些项目,也许解决不了边缘地区的问题,但那些夜晚的星空和广阔的现实,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感中得以弥合。
……………………………………………………
06.
冯满天
中阮演奏家唯乐不可以为伪。

来到冯满天的音乐现场,下半场,是要闭上眼睛躺着听的。一片漆黑中几十盏蜡烛,古阮的音色余音绕梁。没有设定好的曲目,而是即兴表演。
冯满天将其称之为“山上”。在这里,他用阮带动听众去感受从未有过的体验。
年轻时,他用阮弹奏摇滚,在摇滚乐和民乐间切换、探索,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而后的年间里,他又开始寻找更重要的东西:从自然中,从中国哲学、宗教、艺术中,寻找“乐”,寻找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与表现手法。
每次演出完毕,冯满天会向观众鞠躬答礼,同时将手中的琴高高举起,“人可以低头,但是这把琴,不能。”
……………………………………………………
07.
金静
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居民们能聚在一起说社区的事情,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在日本学习社区设计的金静,回国后和几位朋友创办了一个组织叫“大鱼营造”。
从小区里闲置地下室的改造到和居民一起建自己的社区博物馆,从在街区举办“美好社区节”到和街坊们合办自己的刊物《新华录》,四年的时间里大鱼营造做了很多尝试。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左邻右舍们拥有可以在公共空间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中来。

▲ 闲置地下室改造
金静觉得“社区营造”可能大家还不太熟,但是人们其实很早之前就在做这样的事儿了,比如父母辈儿经常会给邻居“搭把手”。她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也参与进来,让城市里的人不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可以彼此连结。
……………………………………………………
08.
徐淼、陈欣怡
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法律总是最后出场的。

2020年12月21日,北京一位外卖骑手在送餐时猝死,外卖平台以该骑手与平台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起初只提供2000元补偿。三周后,江苏泰州一位外卖骑手向配送站讨回5000元被扣工资,多次协商无果后自焚。
这样的案例只是外卖骑手权益困境的冰山一角。无论是遇到工资、社保纠纷,还是申请工伤赔偿,第一步就是要确认骑手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自己的老板是谁看似简单,却难倒了绝大多数骑手,甚至是专业律师。
2021年夏天,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两位研究员徐淼、陈欣怡和志愿者团队进行了近三个月的调研。在北京多个外卖站点应聘骑手、电话调研灵活用工平台、分析了1907份与外卖骑手认定劳动关系相关的有效判决之后,她们揭示出外卖平台在短短十年间,如何演化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8种用工模式,如何“合法”地将人力成本和用工风险层层外移。
在虚拟平台上,大多数骑手们受到算法越发强烈而隐蔽的控制,而在现实中,他们的劳动关系却越来越难认定,被人为地推向权益保障的边缘。
……………………………………………………
报名指引
报名方法?1.点击下图进入申请页面,完整填写报名表格;
2.获得邀请的100位观众将收到短信通知,请按通知说明添加客服微信,提供本人身份信息预约入场;活动现场需持预约人有效证件以便核验;

特别说明1.务请阅读报名页面中的「活动详情」;2.本场门票不得转让或转售,已实名预约观众,如无法到场请提前告知客服取消预约,入场名额将顺延至其他排队申请者;3.请全程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和扫码登记,出示健康码、行程码;4.请不要携带食物及有色饮料入场;5.按兑票当日先后顺序派票,先到先得;
现场兑票时间1月9日12:00-13:00;
剧场地址北京市 亦庄经济开发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一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