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41岁男子公园自缢,留下扎心遗书:人到中年,小心这4个心理误区
2022/3/17 11:57:44 壹心理

    

     朴素的树、秋里、星星 | 编辑

     Unsplash | 图源

     正月十六早8点,海口某警察局接到一个电话后,立即前往报警地点。

     闯入他们视野的,是一具悬挂在树上的遗体。

     身着西装,男性,看上去是个体面人。

     地上有一张纸条,是他的遗书。

     “感谢你们的辛苦,不用浪费任何资源调查,是我心理出了问题。请不要打电话给我父母。”

    

     旁边还放着一部手机,停留在了备忘录的界面,上面有八个字:

     “不要救我,我是自杀。”

    

     经过调查后,警方确认死者为自杀。

     一个人内心要有多么绝望,才能在幸福喜悦的正月,在春暖花开的地方,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世界?

     家属称,他生前就有抑郁症状。

     41岁的他,正处于压力巨大的中年。

     张爱玲说:人到中年,每天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可以依靠的人。

     更孤独的是,这些压力无人可诉,无人能帮。

     在这种情况下,识别自己的压力与情绪,自我关怀,拉着自己走出泥潭漩涡,变得尤为重要。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一聊:我们应该如何跨过人生的难关

    

    


     承受着极大压力的人

     一定不会幸福吗?

     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让自己倍感压力的事情:

     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

     工作的KPI、同事间的竞争;

     家人的健康、伴侣的情绪等。

     但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压力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状态。

     引起压力的往往不是情境本身,而是我们面对这种情境的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破除四个关于压力的误解:

     a.让人感受到压力的事,都是负面的

     凡是让我们觉得“以我的能力和资源还不足以应对”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压力源。

     既包括缺钱、生病等负面状况,也包括世俗意义上的正面事件,如工作晋升、准备结婚、即将成为新手父母等。

     所以,不管我们拥有什么背景或条件,都无法永远逃离压力。

     b.压力等于焦虑

     压力是我们对“实际存在的压力源”的应激反应,而焦虑是对“想象中的威胁”所产生的恐惧感,即使没有压力源,焦虑依然会持续存在。

     比如,在结婚前感到紧张,就是一种压力反应,因为“结婚”意味着关系状态的改变,你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应对改变后的状况。

     但如果你连对象都还没有,就已经开始担心婚姻问题,这就不是压力,而是焦虑。

    

     c.压力一定会让人不幸福

     没有人喜欢压力,我们都觉得压力是坏的,会让我们心情不好,甚至导致身体疾病。

     但对于压力的负面认知,其实会导致更大的压力。

     斯坦福心理学教授 Kelly McGonigal 做过一项调查:

     跟踪3万美国成年人整整8年,分析这些人经受的各种生活压力和健康状况。

     8 年后,Kelly 发现:

     那些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的人,会经常失眠、内分泌失调,并且诱发癌症或心脏病,最终使得死亡的风险增加了 43%,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相反,同样承受着极大压力、但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死亡风险非但没有升高。

     甚至比起那些压力更小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更低,生活幸福感更高。

     所以,真正有害的,从来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我们认为 “压力有害” 的想法。

    

     d.“直面压力”是处理压力最好的办法

     在面对压力时,我们可能呈现出的状态,可以分为四种:战斗、逃跑、木僵和服从。

     大多数人会认为“战斗”才是唯一正确的,如果自己做不到,那就是软弱无能。

     但这四种应对方式,本质上都是人类的生存策略,并无好坏之分。

     压力的情境复杂多样,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当有希望战胜压力时,可以采取战斗模式,全力以赴完成挑战。

     当坚持可能带来更大的伤害时,可以采取逃跑模式。比如辞掉一份每天猝死风险极大的工作。

     当压力过大时,可以采取木僵模式。比如蒙起头来睡大觉,多给自己一些休息缓冲时间。

     当不知所措时,可以采取服从模式。比如面对困难的工作任务,可以和领导沟通,寻求建议。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能够灵活选择不同方式管理压力的前提,是我们要对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反应有觉察,包括对想法、情绪、行为的觉察。

     正念,是个不错的入口。

    

    


     压力袭来的“至暗时刻”

     三个技巧帮你恢复元气

     正念,是以一种接受的心态,去觉察当下的体验。

     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觉察,一个是接受。

     比如说,你对自己目前身心正在发生什么,可能会感觉有些好奇。

     这时,可以试着采取一种不评判的态度,不去说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而是用一种更加的中立的态度去面对它。

     经心理学研究发现,正念不仅会缓解压力,促进积极情绪,还会增强我们的同理心,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

     它能够让我们的心智换一个慢速档,从那个只注重效率和目标的高速运转的模式里抽离出来。

     a.有意识有选择地生活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

     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自觉地把手机掏出来玩,吃下去的东西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而有意识地生活,就是要求我们从“每次只做一件事”开始。

     吃饭的时候只能吃饭,旅游的时候只能看风景,工作的时候只能对着工作材料。

     你会发现,在你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在做什么后,就不会觉得单调乏味,反而更容易沉浸进去。

     久而久之,你也就越来越能觉察到自己所面临的压力本质是什么,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b.允许事物如其所是

     允许事物如其所是,就是在此时此刻对当下的自己说yes。

     不再想“还要再好一些”,而是把当下当成最好的情境,去接纳。

     这种接纳就不会再产生内在的对抗,很多压力都是因为对抗不接受所产生的。

     c.建造心灵后花园

     培养一个你愿意投入时间去做、跟主业区分开来的兴趣爱好,把它作为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

     这些爱好,一定是“创造型”而不仅仅是“享受型”的。

     如果你喜欢花花草草,不妨试着在阳台种一些盆栽;

     如果你喜欢品尝美食,不妨每天给自己做一日三餐;

     如果你喜欢买装饰品,不妨自己学习手工做些产品;

     如果你喜欢看电视剧,不妨试着自己创造一个故事;

     如果你想不出做什么,不妨都试试……

     为什么强调一定要“创造”些什么呢?因为只有具备一定门槛、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才能让你进入心流状态,降低应激反应,获得幸福感。

     简单来说就是,你获取的幸福感,可以有效抵消你面临的压力。

     天才如谷爱凌,在压力巨大的时候,也会选择弹钢琴来放松。

    

     如果我们常常在社会的目标导向下,每天只为了目标而奔忙,可能会忽略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细节,和真正可以增加福祉的事情。

     而正念就是让我们更多的觉察到,我们不只有一个个目标,我们是有着更宽广需求的生命体。

     通过正念,把生活当作体验,而不是任务,很多压力也就自然消解了。

    

     用自我关怀的力量

     打造你的“强抗压体质”

     当正念的训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就可以更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包括正念觉察、共通人性和善待自我。

     其中,正念觉察是自我关怀的基础,只有意识到你此时此刻在痛苦之中,你才能安慰自己。

     而共通人性,是说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每个人也不完美。你经历的这些事情,可能别人也在经历,当这样想的时候可能就会与周围有更多的连接。这时,压力不会那么让人难以承受,你也不再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最后,善待自我就是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自己,不再拼命苛责,而是给予理解、接纳和支持。

     这里,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善待自我不是软弱无能,因为当你对自己有更多关怀理解的时候,你更容易从挫折中恢复,拥有更大的心理弹性;

     不是自私自利,爱人先爱己,对自我有更多关怀的人,才能生出更多的能量去爱别人;

     也不是逃避责任,因为我们安慰自己,其实是给自己一份安全感。当我们更有安全感的时候,就更容易处理压力,管理情绪;

     更不是丧失斗志,而是去发展出更多的潜能,因此不会再害怕失败,也不害怕被指责后感觉伤自尊。

    

     如果你一直无法做到善待自我,可以试着走入咨询室去获得咨询师的帮助,他们是引导你关注自我的最好的老师。

     希望你能够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对自己好一点。

     在不安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当你在咨询室里真正地体验过关怀的感受,你也就能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不再受困于压力和情绪,而能够真正地去享受生活,享受成为自己的过程。

     如果你想体验咨询,但对咨询可能有着以下诸多疑问与不解:

     我能对着一个陌生人说出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吗?

     咨询师是否可以有效帮到我?

     咨询是怎么做的?

     我能和咨询师聊什么?等等

     那么,你可以尝试咨询预沟通,与咨询师进行20分钟的一对一交谈。

     咨询师会与你讨论你目前遇到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倾听你的困扰,帮助你梳理问题,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会评估你的问题是否需要咨询,如有需要,会帮助你提前了解咨询的基本设置和作用。

     原价29.9元的咨询预沟通

     今天可0元领取

     长按扫码即可获得?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曾说:

     最幸福的人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有意义的人生,也是有压力的人生。

     愿你能够学会驾驭压力,充实、幸福、有意义地度过这一生。

    

    

    女性职场 | 婚姻危机孩子绝境 | 儿童丛林法则 | 抑郁儿童PUA高学历 | 年下恋 | 抑郁妈妈

    

    点个“在看”,释放压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