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离开后,我也不想活了”:遭遇亲人去世,如何才能重新站起来?
2022/9/4 10:55:06 壹心理

     来访者Sakura | 作者

     秋里、星星 | 编辑

    

     父母相继离开后

     我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有句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没想到,还没到30岁,我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滋味。

     22岁那年,妈妈突然生病,从住院到去世,只有短短两周。

     从那以后,爸爸放弃了升职加薪,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我。

     有爸爸相依为命,我依然是幸福的。我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希望让爸爸更轻松一些,也可以陪我更久一些。

     但小鸟羽翼未丰,却再次迎来狂风暴雨。

     28岁这一年,爸爸也病倒了。

     我慌张、恐惧、心痛,辞了职,一心照顾爸爸,希望他赶快好起来。

     但是上帝没有感召到我的心意,依然带走了爸爸。

     那时,我的躯壳仍然活在这世上,但我的灵魂,却好像已经随爸爸而去。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都没了,我的人生支柱也坍塌了。

     我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也不想出门。

     无数个半夜惊醒、默默流泪的夜晚,我设想着离开人世的方法,这种愿望如此强烈,我无力驱散。

     但是心底仍有个微弱的声音,告诉我“要活下去”。

     我知道,爸爸妈妈,一定也希望我能活得好好的。

     于是,我告诉自己不能再低靡,我要学会从伤痛中振作起来。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短途旅行、购物,买一些以前不舍得买的“奢侈品”……但不管怎么尝试,悲伤依旧汹涌而来。

     似乎,我再也走不出这种伤痛。

     我感觉更加绝望了,即将沉入谷底的时候,我想起,之前有朋友曾经通过心理咨询,重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走出了负面情绪。

     于是,我心想,那我也试试吧。

     这一试,我终于见到了光。

    

     原来我也有力量

     走出丧失,坚强生活

     我是一个很怕麻烦别人、给别人带来困扰的人。父亲去世后,天昏地暗的那段日子,我都不敢去找朋友宣泄情绪。

     但是当我迈出咨询的第一步,我突然就变得“理直气壮”了,我敢表达那些巨大深邃的伤痛了。

     一方面,是因为我花了钱,购买了咨询师的时间;另一方面,面对专业的咨询师,我感觉自己是会被允许、被接纳的,我也不用担心我的情绪会对她有不好的影响。

     第一次咨询,我嚎啕大哭了30分钟。咨询师温柔专注地看着我,她的眼里只有我,随时准备倾听,我感觉我重新被看见和理解了。

     而且,她能从本质上去分析解决问题,比起朋友的关心开导,这些分析更能让我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现实世界。

     我之前不明白为什么爸爸的离开会给我带来如此大的打击,她说:

     因为你对爸爸和爸爸对你的依赖都太高了。你始终觉得,有爸爸在,你就永远都是小女孩,你不愿意长大。而爸爸呢,因为心疼你,依赖你,所以对你百般照顾,也没有让你独立,而是给你做饭、搞卫生、纵容你当月光族。

     在此之前你已经安然的享受了生活的赠予,不会去考虑太多,对于家庭的参与和付出都很少,生活中柴米油盐的烟火气离你很远,你就像一个被保护很好的小公主,只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不食人间烟火。而现在的你需要穿着漂亮的公主裙去“劈柴”、去“战场”。

     所以爸爸离开后,你不仅是心灵上变得孤独,生活中的不适应也时时在提醒你,'你不再有爸爸了,你的父母都离开了,剩下你一个人孤零零在这世上'。你将直面死神。

     这些依赖,来自于我对爸爸的信任;而信任,来自于平等的父女关系。

     我一直认为,我的爸爸就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啊。

     爸爸从来不会因为我是女孩,或者因为我是年纪小,而对一些话题避而不谈;从来不会用大人高高在上的语气对我说“你懂什么”;就连我初中的时候问爸爸怎么打麻将,他都会很耐心地教我,但同时也会提醒我,要适度,不能影响学习;我无意中提到想吃什么,爸爸都会记住,然后买食材做给我吃……

     爸爸这么好,我怎么愿意长大呢?可是他离开了,妈妈也不在了,我必须独立了。

     咨询师冷静地帮我分析,又温柔地鼓励我,从简单的事情开始,培养自己的能力。

     比如学做饭,她很细心,会拆解做饭的步骤,说:”你先去买食材(有时还会具体到买什么),买完回家自己找菜谱做,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叫外卖。“

     我学会做饭后,在咨询师的鼓励下,我邀请朋友一起到家里做饭,一起动手一起吃。我还学会了用照片、视频、文字等来记录这些自主生活的点点滴滴。

    

     咨询师还鼓励我,重新找工作。我辞职之前做的都是运营,对外的接触比较少,在她的鼓励和朋友的介绍下,我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挑战了一份从未想过的工作:销售运营。

     这份工作以销售为主,我每天都要去拜访客户,而且因为都是一对一的关系,非常独立,我逼着自己打开自己,也学会独立对客户负责、对工作负责。

     刚开始时,我感觉无法融入团队,躲避跟人接触,但又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能帮则帮,就连同事身体不好,我都去托朋友帮忙找专家。

     咨询师说:

     “你的讨好型人格太显著了,一定要适当说不,因为这本身就不是你该做的,如果你有能力可以,但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

     人很难做到被所有人喜欢,即便是自己的爱人家人,可能也会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有打你或骂你的冲动,并且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为你没有帮她而讨厌你,同理你做太多可能也无法感化那些不喜欢你的人,他们甚至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情商高并不是让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满意、觉得你很好,而是你要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做到协调自我,了解自己的需要也要了解别人的需要,在这中间找到平衡点,不能单方面放弃自己的需求,而是尽力让自己和他人都获益。

     自私和无私对立而统一,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先满足自我的需求之上,所谓的渡人先渡己,如果你现在没有能力给别人想要的,那不妨先让自己变得强大,当自己有雨伞的时候在给别人撑伞。”

     听完,我才深深地感受到,我真的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了,我一味地去讨好所有人,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和好评,想要成为人群中的亮点。

     觉察到这些,改变也就随之而来,我顿悟了:我就是我,我不可能做到讨每个人喜欢,这样会很累,而且也不是真实的我了。

     一个月后,改变就神奇地发生了,在我的生活中清晰可见。

     我不再惧怕跟同事交流,可以主动交流分享生活,不再“不合群”;夜晚即便在睡梦中惊醒,我也能再次入睡,没有很大的无助和寂寞感,也没有了要“跳降落伞”的想法。

     学会独立生活、独立工作之后,我发现我的精神也独立了,我走出了伤痛,不再认为”没有父母的世界,我无法生存下去“,我可以靠自己,在世上独立精彩地活着。

    

    

     生命的意义,就是好好生活

     以前我想不明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心存善良的人,在路边看到流浪小狗,如果包里有吃的我都会给它,为什么我的人生还是如此多灾?

     其实这种怨天尤人的质问,就是对境遇的不接纳。当一个人不接纳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时候,又怎能好好生活在其中呢。

     现在的我,依然觉得人生并不容易,但是心里却再次变得柔软。因为我接纳了人生无常,并且相信人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力。

     在我看来,努力做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不留遗憾就是一种幸福。

     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取悦自己比取悦他人更为重要,不再过分在乎旁人的目光,不再被别人的议论纷扰自己的内心,善良乐观的生活。

     而且,拥有健康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幸运,相比失明失聪的人,我还可以看见世界的阳光、听到悦耳的声音,我依然拥有来自生命的馈赠啊。

     我现在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研究厨艺、烘焙、健身,丰富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更加的多元精彩,最近还想去报名舞蹈课,给自己的生活更多的尝试和不同。

     另外我也准备进行眼角膜的捐献登记,因为大家都说我的眼睛很好看。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意外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的眼睛可以继续看下去。

     对我而言“人间一趟,看过太阳”就好,可以坦然面对生死,也是一种成长。

     最后,我想说:

     我们对待心理咨询不该像“谈癌色变”,并不是抑郁到有自杀倾向或严重到药物控制的时候才想起咨询。

     而是当你觉得迷茫无助,周围人“无力”帮你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个聊愈你的过程。

     如果你像我一样遭遇过丧失,留下了创伤,我建议你进行咨询,虽说求人不如求己,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人把我们拉出泥潭,如果我们不去进行正向、正确的心理疏解,自我有时候会陷入自我认知的泥沼,越陷越深的。

     无论生命多难,都不要放弃自己,世界万物都是美好的,对自己要有期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The End -

    

     丧亲之痛,之所以会让人难以承受和面对,是因为涉及不可取代的「爱与依恋」的断裂和丧失,同时往往伴随着遗憾、内疚、自责、悔恨等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心不甘,意难平......

     但离世之人肯定不愿生者一直哀伤地活下去。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人,面对都是唯一的出路。要相信,你仍然可以拥有幸福和快乐。

     如果你遭遇了丧亲之痛,并且难以走出,那么,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一个现阶段非常有效的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匹配咨询师,可以看看这两位擅长处理丧失、哀伤议题的咨询师——

     金俐延

    

     金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指导师,拥有充分的心理咨询理论基础;且从业11年,积累个案时长3500小时+。

     她擅长用经典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心理动力学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进行咨询,以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心理情结所在,修通匮乏、创伤的部分。

     擅长领域除丧失之痛外,还有情绪管理、创伤修复及亲密关系议题。如果你有这几个方面的需求,都可以找金老师聊聊。

     为了鼓励求助意愿,金老师特意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让你的求助第一步,迈得更轻松一些。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仅需300元/次。

     ↓扫码即可预约↓

    

    

     刘妍

    

     刘妍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咨询师,从业超18年,在心理健康、个人成长、情绪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刘老师擅长以经典精神分析、萨提亚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深度分析探究来访者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动机和信念,从根本之处带领来访者解决问题,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为了帮助更多人勇敢迈出求助的第一步,刘老师特意开通了3个壹心理买一送一新人优惠名额。原价1400元/2次,现仅700元/2次。

     ↓扫码立省700元↓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老师资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