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一个人,从夸他“乖”开始
2022/9/5 10:53:29 壹心理

     芳糖 | 主播

     你听说过幼稚型人格吗?

     这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小被父母要求听话,只要好好读书,其他事情都不用管。他们往往是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实际上却活得无比痛苦。

     前几年就有这样一条新闻。

     本科985、硕博连读的才子李明亮,被视为全村的骄傲,在他博士毕业回家的时候,父亲甚至摆了宴席,很多人都上门祝贺。

     可没想到,后来的他却终日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找工作、不出门,理直气壮地啃老。这样的日子,李明亮一过就是两年。

     父母对他寒心透了,可李明亮却咆哮着说:“你们只知道赚钱,没有人知道我内心有多苦!”

     直到一次心理咨询,李明亮才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原来在他博士期间,同宿舍的同学太吵,他每晚只能睡3、4小时。

     他没有办法表达,也不知如何处理,时间一长,就抑郁了。

     可能有人会想,学校住宿难免有冲突,为什么这点琐事会把李明亮逼成这样?咨询师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幼稚型人格”造成的。

     这样的人,通常有4个典型特征:

     1、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不合他的心意,就会激动暴怒

     2、缺乏道德感,义务感,没有同情心

     3、适应能力差,习惯于让人照顾自己,不会关心照顾别人

     4、遇到挫折,会自暴自弃,暴怒发狂,甚至伤残别人或自杀

     李明亮虽然博士学历,智力水平超出一般人,而在生活能力上,却还停留在小学生水平。

     追根溯源,还是因为那句“你只要学习好,别的都不用操心。”

     很多从小学习很好的孩子,都是“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他们是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

     但,“乖”并不是一种夸奖,而是一种驯化。

     如果一个人总是听别人的,那他自己的人生呢?如果一个人活不出自己,那他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可能也是“乖孩子们”抑郁甚至自杀的原因。

     我们说,一个人真正长大的标准就是:有健康的人格基础,有能力为自己负责。

     而健康人格,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能力,包括:能与人亲密相处、能良好地适应社会、具有稳定的自我意识、对生活保有热情、以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这5种能力和学习一样,是需要时间发展的。

     我们总以为学习改变人生,于是,将宝都压在学习上。却忘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前提是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

     会合作,能创造,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有了这些,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如果你也认同的话,点个收藏,把这篇内容分享给你身边有需要的人吧。

     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未来我们陪你一起,慢慢长大。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又「乖」又「懂事」的孩子,内心早已失去自我,只懂得按旁人的标准去做。

     长大后,绝大多数人浑噩度过一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严重时甚至会形成上文所说的“幼稚型人格”。

     路是自己的,旁人说再多也不会替你走。找到内心深层需求,才能有勇气成为自己,形成健全型人格,过上理想的生活。你呢?是否知道自己内心深处需要什么?想过哪种人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 找到你的深层心理需求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