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觉得“我不配”的你,真的不够好吗?
2022/9/9 10:57:29 壹心理
你是否也是这样的人?
一到陌生环境就束手束脚,总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够好;
明明自己能力很强,却总认为自己的成绩只是靠运气得来的;
常常听到别人的赞美都觉得坐立难安,认为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
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别人拜托的事,哪怕不想做也不会拒绝…
因为自卑,因为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我们在多少的机会面前退缩,在多少美好的结局面前怀疑。
然后又不断陷入“自卑→自我怀疑→搞砸事情→自我攻击→更加自卑”的恶性循环中,直到我们自己把自己给“耗”垮了。
更难的是,明明知道这种感觉很难受,但在面对评价时,总会自动化地把“自卑”调动出来,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以今天,想和你一起聊聊,陷入“自卑情绪”循环的我们,该怎么走出惯性,发生改变?

“自卑”是怎么形成的?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它的形成来源于两个因素:家庭和后天环境。
先来说说家庭。
在我们还是小孩时,我们的世界并没有好坏之分。那我们所“信奉”的「好」与「坏」的定义来自于哪里呢?
是的,就是养育我们的父母。
拿学习举例,一开始我们对分数都没有概念,但父母觉得我们“没考好”时,他们会念叨、批评,甚至给点儿惩罚。
时间一长,我们就形成了诸如“考不到前十就是不好的”这样的认知,因为那样会得到父母的唠叨或惩罚,感受并不好。
在家庭中,童年极少获得肯定反馈的人,长大后也很难看到自己的「好」,反而抱着怀疑,放大自己的「不好」。

再来说说后天环境。
在我们长大,进入学校、社会后,我们所遭遇的也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自我的肯定。
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成绩排名被老师、同学差别对待;又或者在职场里付出了很多却始终得不到认可……
如果我们处在一个长期受挫、被打击的环境状态,伴随而来的,就会是强烈的自卑和自我否定。
习惯了自我否定的人,不光会自卑,长期下去还会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

如何走出“自卑”的漩涡?
如果你也深陷在“自卑”的漩涡中想走出来,不妨试试这三个实用的小方法:
① 与能够被肯定、被认可的关系保持联系
回顾过去,有没有过这么一段关系,能让你感受到自己被认可,被接纳?
比如跟Ta在一起的时候,你能感觉到Ta发自内心的欣赏你,鼓励你,而Ta对你的欣赏,也能让你感受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如果有,你可以长期跟这样的关系保持互动,它是滋养你自我肯定的土壤。
你会慢慢发现,你不需要很完美,就已经在闪闪发光了。

② 给自己做一个“夸奖小本本”
带着它,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优点,并附上具体的事例。
比如:“守时”——“跟朋友约见面准时到了”。
每当我们开始自我否定时,就拿出本本看一看,从种种发生过的具体事例中,获得支持与肯定的力量。
③ 每天完成一点小目标
以往我们总容易给自己定下一个过高过难的目标,然后因为完成不了而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否定。
试着把这些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每天可实现的小目标,我们能更容易完成,重新获得掌控感,挫败感也会更少。
每完成一个小目标,我们就收获到一次「好」的反馈,这些正向反馈不断积累,我们也更容易走出自我否定。
面对自卑,我们可以选的就是两条路:
一条是就这样自卑下去,让它成为你人生一个大的阻碍;
另一条则是,从觉察它到突破它,把自卑变成我们的一个武器。
第二条路,能让我们走向更加光明和幸福的未来。
当然,这条路可能没那么容易,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

为你推荐
我们很可能会遇到暂时失败而带来的负面情绪和感受,不用沮丧,不用失望,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进行心理咨询。
如果你愿意尝试体验一次来自专业咨询师的帮助,不妨试试由此刻心理特地准备的这份——29.9元的情绪困扰专题一对一咨询(单次),相信也能有所收获:
咨询师会全心倾听你的痛苦,无条件接纳你的情绪,带你一起分析问题、背后的成因,陪你一起走出那些难受的时刻。
愿你在前行的道路上,能解开身上的“自卑”枷锁,看到另一片与众不同的闪亮风景。
情绪困扰专题咨询
限时特惠29.9元!
(每人限购1份)
活动时间:9月8日21:00—9月10日23:59
结束恢复原价,长按扫码速抢?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