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自己犯点小错的人,还挺可爱的!
2022/9/17 10:59:07 壹心理

     Helen Yan | 作者

     烨磊 | 主播

     大量的来访者告诉我很焦虑:

     凌晨三点还在修改第二天演讲的PPT

     精心策划两年的项目没有踏出过一步

     花半年时间分析所有品牌的手机,买下性价比最高的又马上后悔……

     总结起来,几乎所有焦虑都出自一个根源:

     绝不允许自己出半点差错。

     社会心理学家 Shalom H. Schwartz 发现两种价值观截然不同的人。

     最佳选择者和知足者。

     前者会花较长时间去选择,结果看起来比后者要好得多,可前者反而会对选择不满意。

     而且总体而言,前者比后者感觉更不幸福,心态更悲观、自卑,生活满意度更低,并且更容易抑郁、后悔和自责。

     大量心理学研究已证实,完美主义心态导致抑郁和焦虑,降低生活质量。

     这种消极影响如此严重,以至于完美主义作为抑郁症状的一部分,并成为造成抑郁自杀事件的一个重要诱因。

     是时候改变对“出错”这件事的态度了。

     积极心理学家 Ellen Langer 做过研究:对出错的开放态度如何影响公众演讲焦虑。

     实验将参与者随机分成三组,让他们做演讲:A 组是完美主义,被告知“出错是不好的”B 组是自我原谅,被告知“出错是难免的”C 组是好奇开放,被告知“请在演讲中出一个错误,甚至更多的错误”

     结果,C 组参与者把完美抛在了脑后,只是专注地去表达,好奇地去探索这次经历所带来的可能性。在演讲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虑,并且得到了观众的最高评分。

     这个实验表明:

     出错并非是躲之不及的丑事

     错误发生,也不是只能自我安慰

     错误可以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甚至能让我们表现得更出色

     2017年,《吐槽大会》火了。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偶像,在节目里都变成了被众人奚落和调侃的对象。

     冯绍刚、唐国强、王刚、史航、郑凯,没有一个不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它让我们知道,出错很OK,出错很可爱。越是有影响力的人,错起来越是有魅力。

     当他当众出纰漏或揭自己的短时,你会戏剧性地被一种满满的正能量所包裹。

     这对完美主义癌晚期患者,有着绝对的治愈效果。

     这也和心理学家 Todd Kashdan 发现的现象类似:

     比起听完美无瑕的 CD ,人们更愿意花 10 倍的高价去听乐队的现场表演。

     因为即兴的、不完美的表现,才是最神奇、最出彩的部分。

     因为不完美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可以试着:

     在某件事情上出个错。

     像去完成一个优雅的任务一样,去完成这次出错,同时带着孩子般的好奇心,去观察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出现?结果如何?你学到了什么?

     糟糕的,不是你出了错,而是你居然没有出错的勇气。

     - The End -

    

     作者:Helen Yan,心理学硕士、积极心理学者目前在美国加州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福流之父契克森米哈教授。

    

    

     长期缺爱的人,都有这些表现

     抑郁症难以启齿的痛,是这3个字

     常见的7种梦境,透露了什么讯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