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抑郁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2024/4/1 壹心理

    

     真正抑郁的人,到底什么样子?

     有2个回答是这样说的:

     @大口呼吸:

     抑郁会导致人的欲望大大减退,没有食欲,没有性欲,没有学习欲望,视deadline如摆设。

     我甚至一度欲望被减退到,变成那种没有理智的丧尸般存在,但外表维持地出奇正常。

     每天早自习、晚自习一堂课不缺,还热爱清洁,按时吃饭。

     只不过一上课我就会默默移到最后一排,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突然开始狂哭:

     老师翻ppt我回忆悲惨往事开始哭;老师提个问题我就想起,以前如何美好哭得更厉害;

     吃了饭发现食堂离宿舍好远,我怎么混成这样,一到寝室就拉上帘子捂住嘴开始狂哭……

     感觉我只剩皮囊维持存活了,身体里的果肉腐烂蚕食,疼痛不堪。

     @小康社会漏网之鱼:

     我们对自己的自我感官评价真的很低:

     “我一点用都没有。”

     “我没有希望了,我什么都做不好。”

     “未来是个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

     “我好废我好废,我什么都不会。”

     有时候真用不着一些歧视抑郁症或对抑郁症有偏见误解的人,来对我嘲讽一两句。

     因为我对自己已经失望透顶到极限了。

     嘲笑人、贬低人的话我都对自己讲过,做错一件小事就会在心里被放到无限大,然后暴风责怪自己并罪恶感深重……

    

     ↑ 点击添加顾问咨询,了解课程详情 ↑

     据数据显示,抑郁症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高中生的抑郁障碍患者也明显增多,其中高三阶段的发病尤为突出,不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冲刺阶段因心理疾患而受阻,功亏一篑。

     抑郁症作为“情绪障碍”中的一种,其预防效果大于治疗效果。但我们对抑郁症的识别率是非常低的。

     大量患者直到变成重症后,自己和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酿成悲剧。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具备精神病学背景的心理健康从业者供小于求的现状。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新冠疫情后,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更加沉重,

     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万,增幅高达27.6%。

     疫情的压力,给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诊断是所有疾病治愈的前提。只有彻底弄清病因、精确诊断,才能对症施治。

     但因我国行业的特殊性,具备精神病学背景的心理健康从业者相当紧缺。

     此外,我国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社会工作者尚未进入协同工作阶段,一起预防精神类疾病的局面尚未形成,导致大量患者面对资源紧张的现状:

     患者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走向精神科,排长队开药、人均就诊时间短痛楚无法排解;

     患者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而一直放弃自己……

     为帮助更多的心理健康从业者从精神病学角度弄清抑郁症背后原理,与精神科医生真正实现通力合作,切实帮助更多抑郁症人群摆脱噩梦困扰,减少悲剧发生。

     壹心理邀请精神病学家李凌江,主任医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门诊部主任仇剑崟,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等多位老师。

     历经数月精心打磨,推出从抑郁症病症角度出发,打通多流派技能的病症类培训《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和5大实用疗法》。

     最后3天!

     最后3天!

     最后3天!

     【双11咨询师狂欢节】活动倒计时预警

     距离恢复原价还剩3天

     精打细算囤好课,低价入手高提升

     对课程感兴趣的同学

     点击下方,添加顾问老师

     回复【领双11优惠券】,先领券再购买更优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