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仑:那些年,我带领过的团体......
2024/4/1 壹心理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李仑团体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是以部落形式存在的时候。

     有一些成员因为受到大自然的创伤(火山、地震、海啸等),本能地关闭了一部分功能(躯体障碍),于是失去了劳动能力,日日被灾难化的情绪闪回囚禁。

     部落里的“能人”把他们组织起来。

     围着篝火又蹦又跳,嘴里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然后找一些植物煮成汤剂灌下去,他们的痛苦散去,又恢复了劳动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团体治疗的起源。

    

     六到十二人聚集在一起,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主题,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这种充分自由的空间里,除了时间的边界(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固定)、空间的边界(每次见面固定的房间)、关系的边界(组员之间无血缘与利益关系)之外,组员之间可以发生任何他们想发生的互动与对话。

     当这一切具备了的时候,治疗便开始了。

     这样的团体有时候像是一个微型家庭:

     有人会在里面扮演焦虑的妈妈、严苛冷漠的爸爸;

     还有人会扮演家里排行老大的牺牲者、排行老二的自恋者、排行老三的透明人和老幺(承受家族死亡焦虑的人)。

     组员们陆续登场,重现过去在家庭或家族中不同的角色属性。

     点击下方,添加顾问咨询一起加入团体温暖大家庭!仅限48人!

    

     这些角色有一部分是被历史和生活雕刻成这个样子,另一部分则是自身无法突破的、局限了他们一切的盲区。

     重现过去,交织当下,彼此掣肘又深深共鸣。

     在这一系列复杂丰富的体验矩阵中,带领者方有机会点燃希望照亮成员们来时路的黑暗。

     并为组员提供整理过去、安顿当下、超越过去的可能。

     这是爱与恨冲突的集合,也是超越家庭、家族的良机。

    

    这样的团体有时候又像是一个微型社会。有人会在里面扮演唠唠叨叨的说教者、回避掩埋冲突的和事佬、表达空洞内容的旁观者.....

     大量沉默的组员就像是囤积团体秘密的“保险柜”,谁也不需要的“表演者”、讨好权威的“哨兵”等组员“粉墨登场”,展示自己的社会角色属性。

     同时大量的竞争充斥在他们的关系中,那就是:「影响」有影响力的团体。

     如果一个人去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基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个来访者和一个咨询师在一起工作,简称“个体咨询”;

     另一种是去找一群人做咨询,一个咨询师和一群人在一起工作,简称“团体咨询”。

     那么,一个人选择来到一个团体本身就彰显了某种野心——在人们的目光中完成自我的蜕变。

     在团体中,只要有人说话,他一定是在讲给一群人听,影响有影响力的团体,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的展示。

    

     家庭与社会,或者说爱与工作,是人生的两大支点。

     哪一个更重要,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然而这两个部分的能力却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

     没有比团体更好的空间可以体验这两个部分了。

     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人类的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普遍使人感到痛苦的一些终极议题——死亡、孤独、自由与责任、意义感,在每一个人心里形成了或深或浅的旋涡,这个部分当然也会呈现在团体里。

     还记得我曾经带领过一个临终关怀的团体。

     这是一个由晚期癌症患者组成的团体,他们都清楚自己在世的时间不长了。

     组员们在一起交流的是:此生爱过谁、被谁爱过、人生还有哪些遗憾——人类临终的三大议题。

     带领这样的小组并不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因为你的对手是死亡,而且你注定会一败涂地。

     我艰难地与组员们在一起工作。

     我问组员们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组员们说不如讲个笑话吧,现在气氛挺压抑的。我就讲了几个冷笑话。

     然后一位组员说,原来健康人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那一刻,组员们凝视着彼此,死亡焦虑不再使他们退缩。

     无力感也不再继续淹没他们——死亡本身变成了使者,引领组员们看到生命的尽头并不是毁灭。

    

     还记得我带领过一个都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唐宝宝”团体,他们很难用语言描述自己,很难与别人交流。

     我带着他们做游戏,带着他们学习如何识别和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和需要。于是孩子们自己发展了不同语调、不同音节的属于自己团体的语言。

     他们穿越了一个没有回应、没有镜映的世界。

     孤独感不再像山一样压着孩子们。

     参加李仑的团体咨询师培训项目

     ?让你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议题双重成长?

    

     还记得我带领过警察和教师的团体。

     他们的工作责任使得他们无暇在家庭里享受与亲人交流的自由,一种牺牲感模糊了自由和责任的边界。

     我试着倾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在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寻找新的平衡,创造性地、艺术性地在国家的需要和家庭的需要之间重新为自己赋能。

     还记得我带领过的那些青少年团体。

     这个人生阶段正是意义感体验不稳定的时期。

     这些“七八点钟的太阳”并不知道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人的价值,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充满着各种可能性的,并不知道勇气和活力是一种生命的绽放。

     这些青少年中的一部分人因恐惧和滥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地破坏自己的天赋与才华。

     我走进他们,既不深情地说教,也不机械地鼓励,只是进入他们的世界邀请他们为自己的存在探求意义。

     就好像他们要在自己的领地上学会主宰一样,这是一场宏大又细腻的“成人礼”。

    

     还记得我曾经带领过十二位女性成员组成的团体。

     一周见面一次,进行了五年的团体治疗,最后一轮团体治疗要结束的时候。

     其中一位组员说:

     “我很舍不得和大家说再见,谢谢大家五年以来的陪伴,在大家的目光中,我感觉自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

     另一位说:“有意思,我感觉自己像玛瑙一样色彩斑斓。”

     另一位说:“我是珍珠。”

     “我是沉香。”

     “我是琥珀。”

     .........

     团体治疗结束后,她们就真去定做了十二条由这些材料连接而成的项链,她们把戴着项链聚会举杯的照片发到我的邮箱里。

     我看到这张照片,心里有一个念头生出:

     团体就是一条项链,美得不可胜收。

     想了解、学习和掌握团体咨询,欢迎报名

     李仑老师授课的《团体咨询师认证系统培训》

     ▼

    

     4节录播导学+34h直播互动授课+2次90h地面集训+6节技术带练▼

    

    (*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

     师资阵容▼

    

     适合人群▼

    

     撰文 | 李仑

     2021年11月17日于武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