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有人莫名其妙讨厌你?
2024/4/1 壹心理

    

     亲爱的陌生人,你好,我叫布谷。

     我的故事很简单,平凡地出生、长大,平凡地读书、工作。

     我明白,平凡已经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这世上,多少人遭受着比我更惨、更难的日子。

     但我依旧那么痛苦,为了每一件小事而痛,别人一句话而疼。

     当时,我以为我的痛苦是“矫情”的,甚至因为否定自己、讨厌自己的“作”。

     后来才发现,每一份疼痛,它都是真实的、值得被看见、被缝补、被治愈的,无论大小。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分享出自己的亲身经历。

     如果你也深陷痛苦的情绪难以挣脱,也许我的故事会给到一个答案。

    

     真正开始心理咨询,是大二的时候。

     起因是因为寝室卫生不合格需要扣分,因为这个,我和那名总是不搞卫生的舍友,发生了争执。

     偏巧室友是个爱耍赖、又爱耍嘴皮子的人,吵完架后,我更委屈了。

     而且,委屈的事不止这一件。想着自己平时总是一个人把事情都做了,最后还落不下什么好。

     我的眼眶开始泛红,越想越难受,越想越生气。

     生别人的气,也生自己的气,为什么我总是要这么忍着,为什么别人欺负我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怎么反抗?

     于是离开了宿舍,在学校慢慢走着,想找个人聊聊。

     一开始,我去找了辅导员。但是在我之前,也有一个高个子的男生去找辅导员,我没当回事。

     我和辅导员说我的心情很不好,将心事托底。

     他却说:“刚才那个男生的爸爸可是在监狱,那他怎么办?”

     言外之意就是说,那个男生这么惨都得受着,我就不要觉得自己惨了。

     我当时立刻感到十分难受,虽然也同情那个男生,但苦难难道也可以用来比较的吗?

     辅导员还说:“你的情绪不好,不能总是来找我,我不能成为你的精神镇定剂。”

     聊完之后,我的心情感到更加糟糕了。

     那天我记得是一个阴天,黑压压一片,就像我的心情一样。

     我低头刷了刷朋友圈,每个人都晒出自己美好的社交生活,仿佛只有我在情绪的阴沟里打转。

     我想起了高中那会儿,学校有一群女生很喜欢拉帮结派,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那时我就一直在想,是不是自己太不会说话,太内向,才会被别人这么对待。

    

     如今,被孤立、被排斥的感觉再度席卷而来。

     我当然知道和舍友争吵,不算是什么大事。

     可那些小事中的场景、细节,总是那么栩栩如生,像打一支永远扎不到血管的针。

     突然间,我抬起头,看到二楼的学校心理协会办公室。

     那瞬间,我突然有了试一试的强烈冲动,我必须要找到一个人,ta可以无条件接纳我的所有情绪,尤其是那些不被世人所理解的情绪。

     没有太多犹豫,我走进了咨询室。

     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一步,会如何改变我。

    

     在安静的咨询室里,我随便半躺在室内的沙发上。

     咨询师是一名女性,坐在我对面,脸上是淡淡的笑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很宁静的气质。

     我还记得那时内心的第一个感受是,这地方可真适合午睡。

     咨询师先是和我详细说明了心理咨询的安全设置,接着开场道:“为什么想来做咨询呢?”

     眼前的人让我感到很安全,我不停地倾诉内心的痛苦。

     她安静地听着,随后问:“你为什么和舍友吵架呢?”

     我回答:“我总是和她们相处不好。”

     咨询师:“室友只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遇到好相处的人,不是必然,而是偶然。”

     我瞬间明白,和某些人无法相处,只是说那些人和我气场不合,并不代表我是一个不能社交的人。

     咨询师还说:“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我们会主动利用外界的事情,来针对自己、否定自己?你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我:“高中时我被霸凌过,在那之后,我就更不敢和同学说话了。”

     那时,我也和我妈说过学校的事,但她的回答总是差强人意。

     大多时候是说:“嘴长在他们自己身上,你能管住他们的嘴吗?”

     有时还会把矛头指向我:“要是你外向一点,爱笑一点,别人也不会这么对你。”

     当时我没有回答,全身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量,孤立无援。

     从那时起,我仿佛一直被命运推到一个怪圈里,不管去哪,等待我的,都是被孤立、被排斥的命运。

     我变成了一个说话很小声的,完全不敢表达自己,甚至有时候会紧张到结巴的人。

     如今回想,如果被人指指点点时,哪怕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我一句话,我至少会觉得自己是被在乎的、被理解的。

     可是没有,于是我学会了让自己沉默,闭嘴。

     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不配任何辩解,任何人都可以踩我一脚。

     但是现在,通过咨询,我知道怎么反驳我妈了:“他们的嘴是嘴,我也有嘴。我也有说话的权利!”

    

     后来,我们还一起探讨了很多心理困惑与痛苦。

     通过讨论,咨询师发现我特别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

     于是,她带我一起做了个作业,让我选择一些如今依旧让我感到苦涩或愤怒的人际关系,回忆那段关系中发生的一件具体的事。

     但那必须已经结束的关系,因为此时我的愤怒不再有意义了,我也做好放下愤怒的准备了。

     我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回忆事情的细节,咨询师引导着我,去找到自己的愤怒,感受身体的情绪。

     而当我承认我的愤怒、我的痛苦、我所有的情绪后,才能慢慢剥开它们,看到这些情绪背后隐藏着什么。

     这时,咨询师的声音响起:

     “现在,你把事情的对错先放下,问问自己,我当时有哪些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被看见、被听到?是尊重、认可?是爱?”

     我哽咽着说:“我想要被关心,想要被承认,想要被一个人好好拥抱,告诉我没关系,一切都会好的。”

     说出来的那一瞬间,心中好像有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卸了下来。

     我让自己在这份感受中休息着,允许自己成为最真实的自己。

     那天走出咨询室,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接下来,我可以不用再疼了。

    

     后来,我固定每周一次去咨询室。

     并且遵循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每天泡脚、运动、记情绪日记,也会学习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

     咨询中的收获也慢慢渗透进生活。

     遇到想要认识的人,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觉得没人会喜欢我,而是主动搭话。

     后来,别人问我要不要一起吃夜宵,一起逛公园,我也会去。

     慢慢的,我交到的朋友越来越多。

     而当我主动选择自己认可的人,向善良的人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后,才发现融入群体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如今,我真的完全接纳了自己。

     以前,我特别讨厌自己内向的性格。

     并且,社会对于内向的人真的不友好,像我这种说话声音很小,性子安静的人,在职场中特别吃亏。

     而且公司HR也更倾向于招聘外向的员工,e人格的人。

     但我却是i人格。

     但现在我觉得,不需要强行去改变自己的性格,甚至越来越喜欢本来的自己。

     比如,i人格的人更加敏感细腻,更加具有艺术细胞,或许正因我是i人格,才能写下这篇文章吧。

     很多时候,当我们向他人倾诉烦恼,他们没有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专业训练,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然后凭经验给你建议。

     但是这些建议并不适用于你,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只有你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其他人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因此,如果想要寻求解决方法,找到一个无限包容你的倾听者,很重要。

     不管是你偏激的情绪,或者天真的想法,ta都可以接受,理解,并且加以分析、共情你——大概咨询师是不二人选。

     其他人面对你,身份可以是父母、姐姐、朋友。

     但是咨询师,ta是且仅是一个倾听者、分析者。

     更重要的是,不管这一周你经历什么,你知道这个人一定会等待着你,承接住你所有的困惑与痛苦,给予你最专业的剖析与治疗。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最无可替代的珍贵之处。

     作者:来访者布谷编辑:Lilith图源:pexels

    

    身体受了伤,我们会去消毒、上药、包扎、谨慎护理。而心灵,应该受到同样的对待,因为它更为隐秘,放任不管,伤口更难愈合。

     如果你也有尚未处理好的创伤,那么,相比于熬着,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可能是更好的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这位擅长解决自我认同、内心冲突的咨询师——李雪

     李老师在个人成长、情绪管理、抑郁焦虑等议题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她会以沙盘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疗法,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制定咨询方案。

     如果你有相关困扰,可以找她聊聊。

     为了让你更轻松地迈出第一步,李老师开通了3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在只需300元。

     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点击立省300元↓

     如果,你也总是一次次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涡,无法真正地认可自己,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咨询优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