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种难以发现的抑郁症,骗过了所有人
2024/4/1 壹心理

    

     临床心理学家Margaret Rutherford博士,在2014年时创造了“隐匿型抑郁症”这个名词。

     这并非是正式的病理诊断,而是一种综合征。

     完美主义、过度的责任感、不让任何人接触真正的你——

     是隐匿型抑郁症(perfectly hidden depression)通常伴随的三种特征。

     多年的临床工作,我遇到过很多这种表现的人群。

     Ta们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可自己却深陷抑郁的泥潭,难以逃脱。

     梅子,就是我的一名隐匿型抑郁症来访。

     她没有听从我的建议,假期还是和家人出行。

     只因老公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她不参加,大家会失望。

     她也没有辞职或请假,没推掉她无法应付的工作,因为她害怕老板失望。

     我怎么可能抑郁呢?

     她封闭自己,不向他人求助,不允许自己出问题。

     这一点,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我只见过梅子一次。

     那一次,她还是被她闺蜜带到我工作室的,因为梅子老公认为她没多大事。

     一贯听老公话的梅子再也没来。

     虽然她觉得聊一下好很多了,但还是不敢违背老公的意见,没有预约下一次的见面。

     两个月后,她的闺蜜告诉我,梅子用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她在自己家中,从28楼纵身跳下!

     她的朋友很自责,后悔没劝她继续接受心理治疗。

     我也深感遗憾,和她短暂的一面又浮现在眼前:

     三十岁的年纪,看着就像二十出头,肤白貌美,说的就是梅子这样的女性。

     她和闺蜜一起来咨询室,闺蜜帮她预约的,进门后她一直在说:

     “我的生活不错,老公是大学教授,女儿5岁,公婆帮着带,自己在单位管财务,我的生活不该有问题呀!”

     她不能接受自己的生活出问题,即便这一年来,她每天都打不起精神。

     直到有一天开车,她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撞向人群!

     这个念头控制着她,直到最后时刻,她才掉转方向躲开人群,撞向了一棵树......

     所有人都认为她没病,连去几家医院,医生们也说她作——

     身体没问题、自己没下岗、老公没出轨、年轻貌美还不缺钱,怎么会抑郁?!

    

     梅子每天都很自责——

     打不起精神送孩子上幼儿园要麻烦公婆;

     老公带自己出去散心可就是不想出门;

     完不成老板给的工作;

     医生都说自己没病了还好不起来......

     就连见我,也是闺蜜觉得她不能再这样下去,硬拽着她来的。

     因为她老公说她并不需要见心理咨询师,他说国庆节安排了全家出游,出去散散心她就会好了!

     梅子不敢反对,可我知道,这时的她并不适合和家人旅行。

     就连吃饭聊天这些很简单的事,对梅子来说都很困难。

     因为这时的她,深陷抑郁。

    

     我在企事业单位做EAP服务多年,也做临床咨询,听过无数个符合隐匿型抑郁症的人讲的故事。

     Ta们都说,感觉自己不对劲,也曾去网上检索抑郁的症状,但似乎并不符合自己的感受。

     “我的生活很圆满,我爱我的家人,我的事业发展不错,也有健康的社交生活。我真的每天都觉得自己运气还不错。”

     Ta们觉得自己太作,感到羞愧。

     但当他们知道抑郁症的另一种表现时,一下子轻松了。

     隐匿型抑郁症,是真实存在且十分危险的。

     这些被隐藏起来的疼痛,和为了保持完美生活而持续累积的压力,逐渐使人心生绝望,孤独感难以忍受,进而萌生出自杀的想法。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估计——

     截止2022年,全球有逾3.5亿人患有抑郁症,中国有5400万,相当于每100人里至少有3个抑郁症患者,但就诊率仅有8.7%。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患者没有选择求助?

     也许,Ta们没有发现自己抑郁了。

     也许,是完美主义和过度的责任感让Ta们无法承认:我抑郁了!

     也许从童年开始,他们就习惯面对痛苦和困境。

     从小,Ta们就希望当一个乖孩子,这样父母就能满意,家庭就会和睦。

     父母不开心,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好,只有更好!

     乖巧、听话、成绩好成为Ta们的标签,违背父母会引发Ta们强烈的内疚感。

     带着这样的认知和行为模式,Ta们进入成年。

     被领导批评、被同事误解、被爱人分手,一个人强忍眼泪、一遍遍说服自己要坚强。

     一直加班保持高压工作状态时,会为自己而骄傲——为什么要好好休息?谁有时间休息?

     对孩子严格要求,不允许配偶有异议。

     可这一切也许都在掩饰你的抑郁,以一种过于完美的方式。

    

     梅子的生活看似完美,实则千疮百孔:

     老公忙工作带学生,天天不在家,和公婆孩子一起的生活压抑不堪,职场灰色地带潜规则让她不堪重负。

     而这一切,梅子都归结为自己不够好。

     老公挣钱是有压力的,自己还多事,没法为老公分担;

     和公公婆婆一起住,没有照顾好大家的饮食起居,自己还生病了让他们担心。

     梅子自杀前一直在服药。

     但其实,她婚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更多和错误认知相关。

     这时,也许需要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她一起梳理,看她的生活被哪些错误认知搞乱。

     梅子的生活完全被老公控制了,她一直在牺牲自己听从老公。

     工作中也不敢违抗上司的命令,哪怕是违反职业规则的。

     生病了看哪个医生也是老公决定,她把自己生死的决定权交给了他人。

     抛下年幼的女儿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时,她的内心该是多么绝望!

     要想改变这种状态,精神分析治疗也许可以帮梅子找到根源,找到错误认知的来源。

     抑郁发作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你感到不堪重负,无法集中注意力。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你后退一步,看看是什么导致了你的抑郁情绪,并对此做出改变。

    

     有的人说,心理治疗不就是“话疗”吗?当然是通过谈话来起作用的!

     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

     如果只是谈话就可以起作用,为什么有时当你心情苦闷,找朋友聊天,却没办法解决真正的困扰?

     实际上,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说得最多的是患者,而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倾听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引导来访者去了解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潜意识,探索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发现自己身上不断重复的反应模式。

     最终,通过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达到自我疗愈。

     我的一位来访,找到我时已经抑郁十年。

     她也曾住院治疗。重度抑郁让她每天都思考怎样离开这个世界,她尝试过自杀、割腕。

     在我们一起工作的日子中,我见证了她从深陷抑郁中一点点爬出来的过程。

     她是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家人的保护让她把自己关在家中。

     在她以往的经验中,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家人以外的人也都是不安全的,就连接受心理咨询也不断遭受母亲的质疑。

     幸运的是,她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我们才有了持续的咨询。

     虽然她的情绪还是有反复,但定期的咨询让她能够和他人保持边界。

     这个过程很艰难,因为边界一旦建立就很难修正。

     况且我们的亲人,都是打着“爱”的名义入侵我们的边界。

     但一个人的成长,更多是思想、精神的构建。

     我们需要的爱,真正的内涵应该是尊重、理解和相信。

     谈话治疗,是我们在话语中编织自我。

     一次又一次的谈话治疗,就是一次又一次在构建我们的自我。

     她不再允许家人随意干预她的生活,可以对Ta们说“不”,虽然这很难。

     她也更努力工作,已经可以在职场中独当一面。

     她像一只折翼的黑天鹅,不断修复自己,获得重新飞翔的力量!

     重新构建自我的过程虽然很漫长,但这种构建让她重新获得成长的力量。

    

     我们不仅是别人的女儿、妻子,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我们来咨询,探索自我,更多的是获得一个名字,我们自己的名字。

     到今天,我很确信,她不会成为第二个梅子。

     抑郁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隐藏了你的抑郁。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更多有隐匿性抑郁症的人,梅子的悲剧不应该继续上演。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在黑暗中漂流,当你可以紧握一个人的手时,一定会没有那么绝望。

     你会坚信:穿过黑暗,我们终将迎接光明。

     作者:心理咨询师金瑜编辑:Lilith图源:Pexels

    

    金瑜老师是国家二级咨询师、拉康派精神分析师。

     她的咨询非常有特色,并不拘泥于谈话疗法,而是用谈话疗法和经典精神分析为咨询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青年人的人格发展、自我认识与成长、亲密关系与性、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议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

     2008年入行至今,她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儿童青少年问题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你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可以扫码和咨询师聊聊。

     为了鼓励更多人勇于求助,金瑜老师特地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600元/次的咨询,现在只需300元。

     ↓点击即可省下300元↓↓给自己一次发生改变的机会↓

     金瑜咨询师写给来访者的话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关系中产生的的痛苦与不适也终将在关系中得到认识与缓解。

     作为心灵的旅行者,我等?待、邀约与陪伴勇敢的你,在我们共同建构的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以最贴近自己心灵的方式,觉察症状的意义,聆听无意识的声音,让自己能够少付出一些生命的代价,多打开一些心灵的空间。

     让自己不仅活着,而且还能活得更好。

     如果,你也有抑郁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老师详细资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