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叛逆,或许是在替父母生病
2024/4/1 壹心理

    

     家庭关系中,你的父母是否也曾过度干涉和控制你的生活?

     你是否也曾疑惑:

     为什么我的父母总对我事无巨细地过问?

     例如,他们坚持要指导你如何做某事。还有,他们会随意动你的东西,甚至在你收到网购快递时,他们总是要凑过来看你买了什么。

     总之,他们想知道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同身受。父母的干涉让你感到烦恼,甚至与他们之间爆发了一些冲突。

     当你成为父母后,你回想起过去的那些“痛苦”。这时,你默默地发誓不会再限制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然而,结果怎么样呢?

     你发现自己开始有控制的倾向,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对孩子加以限制!

     那么该怎么办呢?

     深知控制欲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你如何摆脱过去的影响,处理好目前的家庭关系呢?

     你渴望改变,那么应该如何打破这个循环呢?

    

     家庭治疗又叫家庭心理咨询,与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及人本主义治疗并称为国际四大主要的心理流派。

     给大家举个刘亮老师说过的例子:

     家庭出了问题和多处故障的汽车是一样的道理,车坏了,光修理发动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辆车可能轮胎瘪了,排气管堵了,变速箱也出了毛病。

     同样的,一个有酗酒问题的养育者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一个满身怨气的伴侣也不是孤立的问题…他们(她)的挣扎都会影响到配偶和孩子。

     因此,家庭治疗,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方式的探索,它的着眼点在于:

     运用「系统思维」创造性地将家庭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挖掘循环的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作用,进而从成员情感冲突的根源上改变问题。

     从家庭治疗师的角度看,个体出现了心理问题,仅仅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进行个体咨询,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家庭治疗应当打破个体的角度,从整体系统出发,对家庭系统做出调整和改变,促进家庭关系的良性互动,从而改善个体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父母权威的动摇、婚姻家庭模式的多样化、代际互动变化等,让深受家庭羁绊的个体无所适从。

     家庭治疗针对个体心理问题和家庭关系难题有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你的来访者遇到这样的问题:

     a.面对亲子话题、亲密话题、成长话题等教育问题难以启齿,没有办法与孩子/伴侣顺畅沟通;

     b.面对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厌学、厌食等问题时手足无措,孩子得不到健康的成长;

     c.抗拒与伴侣之间的亲密行为,夫妻关系不和谐,进而破坏整体家庭氛围;

     d.出现婆婆越位、丈夫缺位、妻子错位等家庭问题,常上演婆媳”大战“、丧偶式育儿;

     e.父母离婚,孩子面临单亲家庭困境,担心孩子接受不了,出现心理问题;

     ......

     以上这些场景,都可以尝试进行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很实用,从全局观的角度,深入剖析家庭关系、促进家庭沟通的改善。

    

     a.1套系统的家庭治疗思路:掌握核心技术和咨询流程,开始进行家庭治疗;

     b.12个常见家庭议题的应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特殊人群、职业规划等;

     c.5类实际工作应用拓展:如何介入家庭、谈话技巧、家庭文化、性别与平等问题、禁忌与秘密;

     d.11种核心技术:家谱图、循环提问、家庭雕塑、格盘技术、外化等;

     通过家庭治疗专业的视角可以更系统了解自我、家庭和亲密关系,学习改善亲子关系和伴侣关系的方法。

     想入门家庭治疗,该怎么学?

     为此,我们联合陈发展、刘亮老师推出了

     《一年制家庭治疗实务培训》

     ?开营倒计时2天(11月23日) 仅剩3个名额?

     点击下方添加顾问,报名学习?

    

     授课老师

    

    

     适合谁学

    

    

     课程内容

    

    

     《一年制家庭治疗实务培训》

     开营倒计时2天,点击咨询课程详情?

    

     (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距)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