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人格正在兴起:为什么越“懒”,反而越受欢迎?
2024/4/1 壹心理

    

     最近,有一种动物,火出圈了。水豚,一种拥有美好精神状态的可爱动物,每天的日常就是骑一骑别的动物,或者被别的动物骑一骑。无论是呆在什么动物身边,它都是安安静静的,总是半睁着眼皮,一副活着也行,死了也行的样子,永远都很佛系......

     水豚不卷不愁,永远怡然自得。网友们非常羡慕水豚的精神状态,大家自发组成“豚门”,一起组团向水豚看齐。加入豚门,是一种幸运。今天,壹心理也来组织一场“水豚学习会”,愿我们都能活成水豚的样子。

    

    水豚是南美洲特有的动物,一般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多以家族集群。它吃素,因为毫无威胁力,所以和周边动物都相处得不错,敦亲睦邻,是动物界的“交际花”,每天要睡15个小时,以性格温和而闻名。简单来说,水豚的生活状态就是:能吃能睡,心态好,很好养活。你看,多令人羡慕,我都不敢想象如果我有这样的生活,会有多快乐。作为动物界的新顶流,水豚还有一个英文名为“capybara”,音译过来就是“卡皮巴拉”。于是,在“豚门人”的追捧下,卡皮巴拉(KPBL)也成了水豚的新代称,一夜之间,大家都想成为稀有的“卡皮巴拉人格”拥有者。

    说实话,水豚的精神状态之所以这么令人羡慕,源于它身上的这三种“人格特质”:1、不爱计较,不争不抢水豚不像大多数兽类那样攻击性强,也不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具有霸权性和狩猎本能。面对一切事物,它永远不争不抢,保持love&peace至上的“豚生态度”。例如,水豚在觅食时,常常会等其他食草动物先走,没有争夺食物的欲望。在群体中,水豚不会惹事,也不会攻击同类。在面对冲突时,水豚会选择在一旁缓解氛围,而不是加入斗争。作为动物界的“老好人”,水豚表示:只要我不计较,没有欲望,就不存在焦虑。这种松弛感,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2、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我总觉得,水豚身上有一种难得的“钝感力”。钝感力,也可以理解为“迟钝的力量”,是一种对周遭事务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水豚就是这样,无论是面对压力还是挫折,它都能保持冷静、不动声色和无动于衷。即便是在天敌面前,水豚也是一副啥都不care的状态,静静等待自己的命运,没有半点慌张。不愧是高敏感人群极为羡慕的对象。3、允许一切发生,活在当下大部分的野生动物在被人类捕捉或养育之后,常常会有应激反应,它们一旦离开了自己的生活圈,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一些动物甚至会抑郁。但水豚不一样,它在哪都能活。就算是被人类捕捉,它也能很快适应,并讨得主人欢心。看吧,多超前的精神状态:反正都是活着,在哪活都没关系,而且我还要活得更好。如今,现代人的压力已经远超负荷。而我们所面对的烦恼大多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在这个越来越卷的时代,我们时常感到焦虑、抑郁,甚至是厌世。大部分人,都很难自洽,我们总是不断内耗,不断与自己斗争。我认为,水豚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当代年轻人的一种渴望:希望自己能轻松一点地活着,活得开心些,哪怕是笑容多一些。你看吧,动物都比我们想得开。所以呀,我们也要好好地活着。

    

    在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不良情绪时,我们大部分时候是“既看不惯,又打不倒”,十分无奈。我一直觉得,在目前这个社会,人们提高心理韧性和发展钝感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不是吗?所以,加入豚门吧!我的朋友。

    那么,什么样的人,更适合用“水豚感”来平衡自己的生活状态?1、内耗型人格内耗型人格普遍比较敏感,TA们常常会过度分析各种情况,容易自我批评,过度关注自我和自我价值,有着强烈的内省倾向。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对自己要求很高,很难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失败,总会要求任何事情都完美无缺,极度压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所以说,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就很适合学习水豚的生活方式。因为,当我们不去过度追求完美,专注地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减少内耗。2、常常感到焦虑和抑郁精神焦虑或抑郁的人,通常内心会感到不安和失落。比起常常焦虑的人类,水豚的生活态度恰恰相反,它们轻松自由,以享受当下、保持平和、相互关注为生活态度。如果你时常感到焦虑和抑郁,或许可以试着学习水豚的生活方式,致力于生活在当下,享受生命真正的意义。3、自我价值感低,过度在意外界评价自我价值感低,表现为自我认知模糊、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缺乏实现目标的主动性和倾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等。除此之外,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常常会被外界评价裹挟。而从某些方面来看,水豚的生活态度,其实十分强调自我接纳和关注内心需求,相比外界的影响,它们更注重自我感受,也更加自洽。你有没有觉得,水豚的精神状态,似乎代表了一种崇高的生活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界的好坏,而或喜或悲,这是一种平静的生活态度。从心理角度来看,这种生活态度代表着它们具有内部稳定性和心理弹性。这种内部稳定性表现为,情绪不会因为外界刺激的变化而过度反应,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而心理弹性则表现在一个人对自己的情感能够做出积极的应对,不会轻易陷入情感波动的漩涡之中。所以,我们都应该适当增加一点“水豚感”,来平衡焦虑、内耗的心理状态。

    

    很多人加入“豚门”,是想学习水豚的生活状态,让自己活得更洒脱轻松些。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养成这种生活方式呢?以下3个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1、练习“正念冥想”许多人焦虑、内耗的原因在于,TA们既活在忧思未来的恐惧中,也放不下过去的遗憾。所以,我们可以像水豚那样,只对自己当前的生活负责,过好当下的每一秒。想要减少焦虑感,活在当下,正念冥想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冥想被广泛应用于减轻压力、改善注意力和提高幸福感等方面。每天冥想5-10分钟,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怎么做呢?在闲暇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放松自己,关注呼吸;认真观察身体各处的感受,关注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思维;此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开始漫游,没关系,不用过多地去控制或否定自己的想法,保持专注和耐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注意力,广泛地注意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包括身体、情绪和思维等各个方面。感受自我,活在当下。再强调一遍:冥想可以极大地改善你的生命质量。希望每个人都能学起来,并尽可能坚持下去。2、练习“屏蔽力”水豚的生活之所以随性洒脱,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从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和看法,永远不紧不慢,保持自己的生活态度。为此,你可以练习“屏蔽力”。a.屏蔽一切无效的人和信息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些无效信息上,被动接受着各种碎片化的、贩卖焦虑的事情上。所以,屏蔽朋友圈、屏蔽躺在列表里的关系,屏蔽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屏蔽别人过得怎么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你抑制“比较心理”,减少一些焦虑感。b.屏蔽多余的外界评价书籍《被讨厌的勇气中》写道:“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如果我们一味地寻求他人的认可,就很难保全自我,从而陷入内耗。所以,我们应该寻找并保持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尊重和保持自己的个人想法和选择,不被他人的期望、压力所干扰。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可以运用“课题分离”的方法。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面对的“人生课题”也不同,当我们屏蔽掉别人的闲言碎语,懂得“谁承担直接的后果就是谁的课题”,便能从内耗中走出来。总之,“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要知道,你的体验、你的幸福才是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3、练习“爱自己”前面提到,水豚的自我价值感很高,它们很好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让我想起韩剧《cheer up》中,有一段广受网友喜爱的台词:“各位,请放肆生活吧,在不触碰法律的前提下,请放肆生活吧,不要太吝啬自己的心意,多去体验各种经历。”

    当我们老了,回首青春,能让我们不后悔的那些时刻,都是我们放肆生活、大胆爱自己的瞬间。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认真活着,认真地为自己而活。在条件允许、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想吃的东西,就马上去吃,想去的地方,就尽快去玩,想做的事,就大胆去做。当我们实现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积累了很多个小小的成就时,就能对自己和生活感到满足,激发幸福。即便我们不能完完全全像水豚那样随心所欲地活着,也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自己活得开心、轻松些。

    

    书籍《少有人走过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活着,却不知道爱自己,就如同把自己放逐到一间孤独的、被剥夺了爱的囚室。不幸的是,许多人都对自己很苛刻,都不肯赦免自己,哪怕是假释。”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希望你可以学会爱自己,做一只幸福快乐的水豚。如果无法完全、立即改变,也没关系,慢慢来,会好的。“灯会一盏一盏亮起来,路会一点一点走平坦,手中的花也会一朵接一朵地绽开。”不要急,人生的好运正在慢慢来,你只管好好地活下去。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佳霖

     编辑:一颗多肉、Jessica

     图源:pexels、网络

    

     水豚型人格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心理韧性与内在稳定性,能够更乐观地享受生活。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焦虑、内耗,想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形成松弛快乐的水豚型人格,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培养“钝感力”,学会以平常心面对挫折和挑战;可以与群友互相支持鼓励,排解焦虑情绪,建立坚定的自我价值感;还可以免费观看干货直播公开课,与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专属提升建议,助你增强心理能量,学会真正享受人生,收获快乐!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