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的5个有效方法,送给很累很累的你
2024/4/1 壹心理

    

     作家席慕容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

     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我们每个人,也许都在人生的某段路途中,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从竞争和比较中,一次次确认自己的定位。

     然后在追逐的过程中,逐渐被焦虑统摄,最终失去了自我。

     今天的来访者阿敦,也曾堕入焦虑的深渊,最终影响了学业和生活。

     所幸,她在心理咨询中挖掘到了这份“对比和焦虑”背后的原因,深深地改变了自己接下来的人生。

    

     从小学到高中,我在班上一直是没人注意的边缘角色。我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过得很开心。

     学习上也一样非常乐观,没有任何考试压力。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

     刚进入高中时,我的成绩其实在班级排名只属于中后段,那时除了作业之外,所有的心思都花在玩耍上。

     后来,一次意外骨折,开启了我的逆袭人生。

     因为耽误一了个月,回到教室后的我,感到了自己与同学们的差距,于是开始玩了命的学习。

     之后每次考试成绩排名都有提高,最后稳定在班级前十。

     最高光时,高考前的最后四次模拟考试中,有三次是班级第一,甚至到了年级一百。

     要知道,当时整个年级有1500名同学。

     一开始,看到成绩提高,我很开心,感觉付出有了收获。

     可随着同学和老师的赞美和追捧越来越频繁,我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开始担心:

     自己不能保持这个成绩;

     临近高考,如果失常怎么办?

     焦虑之下,我越来越难以专心复习,状态越来越差。

     到后来,甚至对考试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开始害怕考试。

     我尝试通过跑步来缓解这种焦虑心态。

     可只要一停下脚步,回到日常生活之中,注意力又会被焦虑和恐惧统摄了。

    

     我还记得高考之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在理综考试时,因为几道题不会做,我连续跳过好几道题,心里面也开始慌张,感觉这次考不好了。

     接着,便是焦虑,坐立难安,冒着冷汗,做不了题。

     最后,我只能向监考老师申请中止了考试。

     走出考场后,我四肢无力,和班主任交谈了一会儿,耽误半小时之后,调整心态又回到了考场,强撑着把题做完了。

     最后我的成绩跌倒了班级十几名,在其他同学看来可能还算不错,班主任也拿我去调侃同学:

     比你们少花半小时,最后还比你们考的高。

     可在这之后,我更加不自信了,开始自我怀疑,觉得之前考得好只是运气。

     我开始强烈担心高考发挥会失常。

     可当我越担心、越焦虑,我就越害怕,不敢去面对。

     迫于紧张的复习,我没有停下来总结和反思。最终,硬着头皮度过了高考,还好,结局不算太差。

     本来以为上大学就会好,可事实证明,那不是过去式。

     那种焦虑、不安、失控的感觉,开始在我心里播种、疯涨,逐步成为了一种日常。

     本来想着上了大学,除了学习之外,会有更大的舞台展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然而,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完全适应不了。

     首先是竞选班长不成。

     后来加入其他社团,刚开始,我很多东西都不会做,也缺乏能力去组织策划活动,在一些事情面前举步维艰。但反观周围的同学,对于这些事好像都手到擒来。

     这时,高三那种逼仄、恐慌的焦虑感,再次席卷而来。

     我因为同学们的出彩而焦虑,也会因为自己的不够优秀而焦虑。

     这让我无法专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

     到后来,它甚至成为我唯一关注的问题,越是抗争,就越难以摆脱,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我处在抓狂的边缘时,有要好的同学推荐我加入学校心理协会。

     慢慢地,我对心理学产生了一些兴趣,也了解到心理咨询会是一种解决困扰的有效方法。

     于是,我开始走进了心理咨询室的门。

    

     坦白说,我刚刚预约完心理咨询,就已经感到了焦虑。焦虑心理咨询本身,焦虑不能正常地面对心理咨询师,焦虑我可能真的患了心理疾病。

     但从一开始,咨询师的所言所行,就让我慢慢放下了心来。

     他先是向我保证咨询过程的所有东西都会保密。

     “所有交流内容都是保密的,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你的同学家人等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 “你可以说出所有心里话,你在这里是安全的。”

     他的开场温柔而坦诚,让我渐渐放下了心理防备。

     而当我和他诉说所有的事,与我那几乎难以启齿的焦虑感后,咨询师并没有站在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分析,没有把我当成病人,甚至没有直接告诉我解决办法。

     而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带我玩游戏,并引导着,让我自己说出了原因。

     他先是让我环视一下四周,说出房间里面有哪些红色的东西,我非常仔细地把房间里几乎所有的红色都指出来了。

     接着,他让我闭上眼睛,说出房间里面有哪些绿色的东西,我在脑海里努力地回忆,但是什么都想不起来。

     后来他向我解释,我刚开始的注意力全都在红色的事物上,越是注意红色就越容易忽略绿色。

     红色,是别人的优点;而绿色,是自己的优点。

     在关注别人的优点时,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优点,而当你专注于自己的绿色时,也就不那么注意别人的红色了。

     这游戏让我一下子顿悟了,也找到了焦虑的原因。

     在随后的咨询中,他更像是一位人生导师。

     他看出了我的不自信,以及我对于未知的恐惧。告诉我一些人生哲学,让我明白了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

     以及我们面对未知的事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在这之后,我不再过度关注别人的优点,可以学习借鉴这种优点,但是没有必要为此忽略自己的优点,并因此贬低自己。

     我一直记得咨询师说的:

     “羡慕,是看到别人过得好,你心里面希望和他一样好;嫉妒,是看到别人过得好,就感觉自己过得不好。” “而恨,则是希望别人过得不好。” “这三种不同态度,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如果对自己很自信,感觉自己过得很好,就不会去羡慕或是嫉妒他人。”

     除此之外,她还帮我更深地了解幸福和自由:

     “幸福有两个决定因素,外部因素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内部因素是他的思想,而内部因素是幸福的决定因素。” “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记得有一次,当我和咨询师说到:“别人夸我,总让我觉得不自在。”

     他反问:“如果是你独处时,欣赏自己的优点让你感到舒服还是不舒服?”

     “如果不舒服,是为什么呢?担心自己跌下神坛、变得傲慢、与别人产生隔阂,还是其他原因呢?”

     我仔细想了一下,是压力。

     几乎条件反射般,我将自己的价值感投射于成绩与排名,只能通过与他人对比来实现。

     而我对此,并不舒服。

     现在,我开始试着关注自己。

     做任何事,只是想着这是我想要的吗,我喜欢吗,我能从中得到快乐和成长吗?

     如果答案为“是”,我可以比任何人都卷,但只为了自己。

     如果答案为“否”,即便我的选择被他人视为非主流、躺平、不够积极,我也无所谓。

     因为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心理咨询后,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

    

    

     后来,我们的咨询重点,落在了“如何有效应对焦虑”。

     咨询师告诉我:“走出焦虑的关键,是完全接受它,保持原状。”

     在这里,我也想分享给也许被焦虑困扰、甚至影响身心健康的你们。

     第一步,接受焦虑。

     每当它出现,不要第一时间抗拒,而是同意、欢迎它,也许说一句“你好”。试着用接受来替换你的拒绝、愤怒和讨厌。

     因为抵抗,只会延长它带来的痛苦,从而影响我们的思考、情绪和行为。

     而接受,可以让焦虑顺其自然地流逝。第二步,监视焦虑。

     将自己和焦虑这个体验分离开来,客观地审视它。

     比如从0到100给它打分,看它是如何起伏的。带着自我观察来看它,观察焦虑的顶峰和低谷。观察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行动。

     像一个不会过度关心的旁观者,将基本的自我与焦虑分离开来。请记住,你只是处于焦虑状态,而非焦虑本身。第三步,带着焦虑行动。

     像根本不焦虑那样行动,正常工作,必要时放慢速度,但是一定要继续。

     调整好呼吸频率,放松、深深地呼吸,然后正常行动。

     第四步,重复以上这些步骤,直到焦虑降低到一个合适位置。

     第五步,保持期待。

     只要我们活着,就必定会存在不同阶段的烦恼和焦虑。没有人是全能的、无坚不摧的。

     因此,大可以期待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焦虑,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接受它。

    

     最后,我想聊聊心理咨询对我对我而言的意义:

     它引导我去思考、去沉淀,从而认清心理问题背后的本质。

     当然,也有很多其它可以调解情绪、解决困扰的方法。

     但心理咨询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咨询师是专业的,他们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经过了专业的培训,拥有合适的咨询技巧方法以及丰富的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

     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更专业、准确、及时地发现并解决我们的问题。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剥洋葱”。

     心理咨询像剥洋葱一样,为我层层拆解焦虑发生、发展的内核,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战胜焦虑的工具。

     这一趟心灵之旅,让我终生受益。

     希望有一天,有需要的你,也可以踏上这段旅程。

     作者:来访者阿敦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许多让人们困扰的心理感冒,都是由内心某些“尚未放下、尚未完善”的部分造成的。

     在改变发生之前,我们往往需要先厘清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有时候因为面对和正视实在太痛苦,我们会下意识选择逃避。就像身上长了一根刺,暂时拔不出来,所以故意忽略它,但它会一直在。

     不必责怪自己。面对和接纳,都需要强大的心智能力,如果你渴望治愈创伤,成长成一个更好的人,可以尝试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也许,短短的咨询,就足以拨开你积攒多年的迷雾。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王幼惠

     为了鼓励更多人迈出第一步,王老师在今日开通了5个半价咨询名额,即原价600元/次的正式咨询,现在只需300元。

     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点击即可预约↓

    

     如果,你也存在抑郁焦虑、兴趣减退、压力过大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咨询优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