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会安慰人?
2024/4/1 壹心理

    

     Shelly加班回家,非常累,加上来例假,忍不住和爱人吐槽。

     “今天太累了,老板干嘛那么挑剔,哪有那么完美的东西,完全不顾下面人的承受力,我真有点不想干了。”

     爱人说,“是啊,我也觉得你那工作,确实没什么好干的,又辛苦工资又不高。早就该换了。” Shelly一听,气不打一处来,“那房贷怎么办,孩子教育费用怎么办……哎呀,肚子痛死了……” 爱人不知道说什么好,“要喝热水吗?”。他搞不懂她怎么比刚才还要生气。 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种经历,试图在信任的人面前寻求安慰,结果发现,听完对方的话,比一开始还要生气了。又或者,你试图安慰别人,却发现很无力,除了说“没事的,都会过去的”,竟然找不到缓解对方情绪的合适方法。

    

     a.“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那么糟糕”“你不要这么想” 倾听者以为自己在安慰对方,然而,听者的感觉却可能非常糟糕! “你不要这么想”暗含的意思是,“这是你自己太敏感,你不对”。 于是对方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受被你的话生生地堵回去了。 跟处于痛苦中的人说一切其实没那么糟,你不要这么想,相当于是在贬低和轻视他所受到的折磨。

     你在第一时间,否认了他的感受。 往严重的情况说,其实是一种强迫和暴力。

    

     b.“我比你更惨”;居高临下的同情 如果谈话处于倾诉阶段,匆忙地诉说自己的经历,轻易地比惨是不妥的。

     这种安慰人的方式,其暗含的风险在于: ?否认了对方情绪的合理性

     否认了其经历的独特性

     把对话的焦点从对方转向了自己 与比惨相比,居高临下的同情也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其看问题的角度没有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去看待,跟共情有很大的不同。 c. 过早说“我完全理解你”、“我懂你” 许多人为了表示自己跟对方站在一条战线上,就匆匆说,“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懂你”。 可是,就算是十分有经验的咨询师,要做到完全地理解另外一个人,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你永远只能做到"如同",无法完全变成对方。 每一个人的经历却是如此独特,精确地理解他人是一件笨重,而且很花功夫的事。 所以,别脱口说出"我完全能理解你",那无异于抹杀了一个个体存在的独特性。 d. 跟对方讲道理;口头提供帮助 人们在沟通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寻求答案,也包含了内容信息层面和情绪情感层面两部分。 其实,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接纳。 所以,别拿那么多生硬的道理来应对,更别只是口头上说要帮助对方。

    

     a. 接受ta,看见ta 换一句话说,即,我不加评判地接受并看见他人的情绪。 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曾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去翻阅罗杰斯的咨询案例集,一个简简单单的“嗯”大量地出现在他对来访者的回应中。 在他看来,他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倾听并有所回应,适当的时候,肯定对方的情绪是真切的。

     这种不加批判的回应,会使得倾诉的人情绪输出的管道是畅通的,痛苦会得到缓解。

    

     b. 陪着Ta,我们在一起 高中时,同学的爸爸突然去世,她处理完后事仍然每晚坐在操场上落泪。

     后来班长在操场上找到了她,他默默地坐在她的旁边,什么都没有说,就递纸巾给她,就这样两个人一直坐到天亮。

     从那个夜晚开始,失去父亲的同学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当中。这一晚,也成为她记忆中很温暖的一幕。

     仅仅是握紧你的手,告诉你,“我们在一起”,你的内心就感觉到了力量。 所以,当你试图安慰一个人,有时候只要呆在ta身边,告诉ta并非一个人。 c. 抱抱ta,温暖ta

     除了口头语言之外,不要犹豫,走到他们身边,用肢体接触对方。

     你可以根据关系的远近和对方的习惯,握着对方的手,鼓励倾诉时候的哭泣,甚至推动它的发生。 当基本的共情已经达成,你可以注视着对方,对ta说:"太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吧。没关系的,我会陪着你。" 而拥抱则可以传递出热度与温情。 有的时候,我们早已经忘记了事情发生的时候别人说过什么,可是却清晰地记得那双有力的大手,记得拥抱时候的温度,那往往是我们在黑暗里最温暖的阳光。

    

     d. 为TA做点什么吧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没有什么比实际行动更能安慰一个痛苦无助的人了。 如果一个人陷入离婚财产纠纷中,你能够为她找来合适的律师,这种安慰效果是非常直接的。 当然,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做不了这么多。 但直接去倒一杯热水比说“喝点热水吧”更有效果。直接去陪着ta度过漫漫长夜再送点吃的比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更有力量。

     总之,人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看似熬不过去的坎,而恰当的安慰和情绪纾解,就是度过茫茫黑夜的光。

     如果你也遭遇挫折或者情绪崩溃时,记住,向别人倾诉和寻求安慰不是怯弱,而是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和朋友家人倾诉之外,更好的方式是选择向专业的咨询师倾诉来纾解情绪。 壹心理咨询推出「即时倾诉」服务,至今超过10万人得到情绪的安抚,给你温暖接纳的倾听,给你坚定有力的支持。 首单超低价:19.9元(原价58元)点击小程序了解详情↓↓

     为什么倾诉能疗愈内心? 倾诉,是一个梳理内心、回归平静的过程,让我们自身拥有思考和找到答案的能力。 就像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的: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我珍惜那些真正被倾听和理解的时刻。 为什么要找专业的倾听师倾诉? 倾听师均受过专业培训,经过壹心理三轮筛选后入驻;倾听师入驻后持续接受壹心理培训与督导。 倾听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如共情、倾听等,为你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 倾听师会站在中立的位置,不评判、不评价,你会感受到自己落入一个十分坚实的怀抱,咨询师稳稳地接住你,可以放心地发泄情绪,你是安全的。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