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朱丹“娇妻言论”突然反转,冲上热搜:很多不幸的婚姻,只错了一点
2024/4/1 壹心理

    

    本文已获授权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作者:微微

     谁都没想到,上了一档综艺之后,朱丹和周一围这对夫妻的口碑竟翻转了?几年前,朱丹发表了一系列“婚姻幸福论”。

    这些言论透露出的模式只有一种:哪怕周一围简单说句话,或做件小小的事,朱丹都能轻易被感动,轻易选择原谅。也正如此,朱丹一度被认为是在“卑微”地迎合丈夫,没有任何尊严。于是,她被贴上了“娇妻”恋爱脑的标签,周一围也成了“PUA”朱丹6年的油腻男。然而,转折来了。但自从两人上了综艺《爱的修学旅行》后,许多人开始觉得,原来:朱丹是幸福的,周一围也是沉稳可靠的。是因为两人在综艺上作秀的结果吗?并不是。朱丹还是那个喜欢晒幸福的朱丹;周一围也还是那个不热衷亲密表达的周一围。大众的改观是始于发现了:这俩人属于是“什么锅配什么盖”。

    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婚姻,只有最适合的相处。朱丹在外所有关于夫妻的言论,周一围不会回应,但也从没有反驳;周一围所有的性格优劣,朱丹都能用最好的目光去欣赏。不用刻意的配合,因为两个人对对方,一直都有充分的理解和包容。他们的相处模式,也道出了一个婚姻的真谛:婚姻不可能完美。很多人的不幸,只是把“婚前”“婚后”要看重的东西,弄反了。

    

     朱丹和周一围婚姻招骂的开始,是朱丹著名的“台阶论”。在某节目上,她向周围人分享自己的夫妻相处经验。谈到跟周一围吵架,她提到对方只用了两句话就让自己“这辈子都不敢吵架”了。当所有人都好奇什么话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时。朱丹笑着解释,自己生气时喜欢冷战。而周一围会让她一直冷着,两个小时后,当做没事发生一样和她说话。没有道歉,也没有说软话,而是说:“我现在是在给你台阶,如果你不走下来的话,等会儿这个台阶就没有了。”

    这话一出,朱丹顿时怒气全消。旁边所有人都直呼不理解,朱丹却郑重表示:“我们也是有智慧的女人,他要是再不给我台阶,我怎么下来呢!”她本意是觉得双方和好,必定要有人先退一步。周一围递了这个机会,她想和好,就必须顺应这次机会。否则就只能自己退让。但被她转述后,这样的处理方式却“一时激起千层浪”。因为大多数人的“理想和好范本”,一定是温言软语先道歉,再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周一围和朱丹平息问题的方式,却犯了一个大忌:双方姿态并不平等。只有周一围“傲慢”的退步,和朱丹“低姿态”的“原谅”。毫无正常沟通可言。而这也是此前两人婚姻一直饱受诟病的原因。在外,周一围的从不回应,让朱丹的秀恩爱,成了“独角戏”;对内,朱丹低姿态的应合,没有得到对方平等的尊重。但的,如果你反过来看:如果周一围一无是处,那他如何吸引到朱丹呢?仅仅靠PUA吗?这个问题,在综艺《爱的修学旅行》里,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周一围极为稳定可靠。朱丹曾经被最好的朋友骗光了积蓄,是周一围站出来,要替她还清债务。整整2000万。当时朋友以资金周转为借口,让她在一张白纸上签字,声称自己会填好信息。对朋友完全不设防的朱丹傻乎乎签了字,成了欠款担保人。结果朋友直接宣告破产,朱丹就这样突然背了上千万的债务。而这也成为了梗在她跟周一围之间的一道考验。彼时两个人刚交往一年多,周一围本可以分手走人,划清界限。但他选择和朱丹熬过这一段最艰难的时间,一起还钱,然后结婚生子。

    多年之后,再次提起这件事,周一围对于朱丹也没有抱怨。只是希望她早点放下这件事,过好自己的生活。很难想象,“台阶论”到“还钱事件”,是同一个男人所为。是周一围变了吗?并没有。事实上,不论对待什么事,他一向都是情绪稳定。只是放到大事上,是稳定可靠;而放到感情事上,就变成了“过度冷漠”。对朱丹来说,她更在意前者。年幼丧父的朱丹一直缺少安全感,渴望稳定长久的爱。因此,情绪敏感的朱丹,更需要内核稳定的周一围。比起浪漫的风花雪月,朱丹更需要脆弱的时候,能有人坚定地站在她的面前保护她。而对婚姻缺少表达的周一围而言,也需要朱丹不断“表象化”两人的爱,以此来链接彼此。两个人的“缺点”形成互补,进而变成对方眼中的优点。不是朱丹变聪明了,也不是周一围变好了。而是他们一直都清楚对方是什么人。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婚姻。至于其他,并不重要。

    

     看完朱丹和周一围的婚姻,再拉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其实,舆论前后的巨大反差,反映出了一个很隐蔽的问题:我们对婚姻的要求,向来是高标准、高期待的。除了家境条件、工资收入等外在物质条件外。

     还要求对方的行为处事、情绪价值、家庭服务功能都能满足需求。

     行为处事上,得果决,得有同理心,事业规划还要满足彼此期望;情绪价值上,能充分满足伴侣的需求和索取,不随便抱怨,不经常逃避;家庭服务上,能随叫随到,不缺席,不落后。

     而这样“完美婚姻”的高标准下,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完美伴侣”。朱丹早前在上综艺时,曾经提到自己在下雨天会给周一围送伞。她无数次预想了两人在雨天中散步的浪漫情景。没想到却遭到了李诞和傅首尔的一致抨击。李诞对浪漫过敏,考虑很实际,认为叫车就够了。而傅首尔则提出一个理论:男人就该淋雨。“男人要淋雨才能够成长,才知道淋雨对女生不好,他才会积极给你送,他一滴雨都不淋,他怎么知道你淋雨有多难受?”

    朱丹强调爱是对等的,不分男女。傅首尔则更看重伴侣的换位感受和付出。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网友对于两人的婚姻状态也是一捧一贬。认为傅首尔的婚姻是“美满”的,朱丹的婚姻则是“卑微”的。傅首尔之所以能得到更多的赞誉,是因为她在婚姻里得到的更多。虽然是一段女强男弱式的婚姻,但丈夫老刘全力顾家,儿子有趣懂事,自己也事业有成。相比之下,朱丹的幸福,更像是“自说自话”。但如今,4年过去了。傅首尔和丈夫老刘,宣告离婚。实际上,支撑傅首尔“美满婚姻”的底色,是“不知足”。一旦这种“不知足”不能被持续满足,“美满”的泡沫就破碎了。同样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傅首尔,在结婚时一样看重了老刘的稳定。老刘也说,见到傅首尔的第一眼,就觉得她闪闪发光。所以哪怕刚结婚的头几年,两人清贫如洗。老刘和同事聚餐时吃到好吃的,都要带回来一些给傅首尔尝尝。傅首尔也总是在节目上“大秀恩爱”。但后来,当两人生活发生变化时,对于对方的“欲望”也开始转变。老刘做个烛光晚餐,傅首尔吐槽作秀,全然没有最初的欣喜与感动。“我只希望你能有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此时,老刘一如既往的稳定,成了傅首尔眼里的“不思进取”。在后来夫妻的36问里:老刘说傅首尔太急躁、太焦虑了;傅首尔则马上反驳老刘没有上进心,太安逸。

    要知道,这些被他们数落的缺点,最开始,都是他们彼此眼中的优点啊。实际上,在婚姻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彼此的需求都会改变。而当需求和实际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下意识要求对方来付出与牺牲。就像前文傅首尔提出的“男人淋雨论”。本质就是在要求伴侣不断付出,强调对伴侣的持续索取。所以,每次提出的要求,都只是她的“阶段性需求”,而不是终极目标。当她一穷二白时,她看重老刘身上的现世安稳;而当她已经成为一个事业女强人时,她要求老刘事业有成,同时要顾家爱妻。对方没有,就成了“残次品”。相比之下,朱丹的需求,则一直很“单一”。她一开始就只图周一围的稳定内核,所以她也能接受这种性格的附加缺点。不会要求对方不断修剪自己的个性,来迎合自己不断变化的标准。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做一定程度的让步,却很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委屈求全也好,刻意逢迎也好,都走不远。选择婚姻,实质也是在选择对方的生活模式。两个人因为优点在一起,但最后,都是跟缺点在相处。

    

    说到这,也许你会好奇:既然做不到完美,那到底什么样的婚姻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我们可能很难达到朱丹的状态,也可能多少会有些傅首尔这样的抱怨。其实,大可不必避讳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期待更好的婚姻模式。但首先,要明确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跟着别人走。不要今天觉得事业有成的伴侣更优秀;明天又觉得安于顾家的伴侣更好。而是重点看两人是否合拍,能不能磨合。其次,去摆正婚姻内的优先级,婚前多看缺点,婚后多看优点。在婚前,从缺点中看出这个人的真实模样;在婚后,在优点里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事事计较。然后,去容纳缺点的存在。没有人会是完美的,这适用于伴侣,也适用于我们自己。

    

     正如卡耐基所说:“绝对完美的婚姻是不存在的,尽管现实生活中也有理想的婚姻,但是必须明白,它是夫妻双方多年坚持不懈、努力完善的结果”。每一段婚姻能走到最后,不是因为双方本来就是最好的人。而是因为婚姻的结合,让双方变成了更优秀的人,也成了最适合彼此的人。从日常摩擦中,彼此妥协,不断完善。在完成婚姻的幸福状态的同时,也留有了自我的空间。在访谈节目《100对幸福婚姻的打开方式》中,有一对年过花甲的夫妻。他们相知相伴35年。丈夫一向以事业为重,曾任全球著名酒店集团的首席财务官。这也是妻子当时看重对方的优点,踏实,有责任心。然而,两人婚后过得并不顺利。丈夫常年出差,生孩子、买房办手续,都是妻子一个人。生大儿子时,要剖腹产,因为丈夫不在,她只能自己亲自签字。但是,她早在结婚前就知道了会有这样的风险。“爱一个人,是爱他的长处,也是爱他的短处。要清楚自己的想法,清楚自己的定位,能不能承受这个压力,适应这个环境。”

    

     既然选择了这段婚姻,就需要代入到他的身份立场。这是对夫妻双方处境的通透,也领悟了夫妻相处最重要的东西:钝感力。好的婚姻,一定要“迟钝”一点。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作品《钝感力》中指出:“钝感力就是要对眼前事情钝感一点,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其实,钝感力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对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不纠缠夫妻矛盾,不在乎眼前的小事。而是着眼于两眼长远的未来。以终为始。因为,婚姻的真相就是如此:不论和谁过,其实都是和自己过。把自己过顺了,婚姻才能顺下去。点个【在看】,愿每一段婚姻,都能顺利、长久。你们觉得自己的伴侣缺点多吗?怎么看待他们的优缺点?是否会影响夫妻感情?又是怎么给婚姻保鲜的?欢迎来留言区和我们聊聊,一起分享你们的故事。

     作者:微微。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著名作家莫言曾说过:“婚姻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与一个不完美的人相处,创造出完美的生活。”

     如果你也渴望拥有一段幸福的亲密关系,想学会如何经营爱情与婚姻,不妨加入壹心理疗愈互助群——【情绪加油站】。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学习《470个心理学疗愈小妙招》,学会接纳与包容伴侣的不完美,与伴侣携手共进;可以与群友交流互助,探讨爱情的保鲜技巧;还可以免费观看干货直播公开课,与心理咨询师0距离互动,获得专属提升建议,在婚姻中找到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立即点击海报,免费进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