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我开始经历恐慌、焦虑、人生危机……”
2024/4/1 壹心理

    

     三十岁,对所有人来说都仿佛是一个坎。 而跨过三十岁后的我,一夜之间,也好像突然把所有的快乐都弄没了。 虽然有了同龄人眼里的一切,稳定的工作,有了房子,有了车子,还准备要孩子。 看似生活稳定,波澜不惊;但背地里,我却终日惶恐不安—— 每天混乱的情绪,伴随着焦虑和失眠向我袭来; 根本没办法专注于工作学习,哪怕休息时也心神不宁; 总是在努力维持着情绪不至于崩溃... 只因为我很清楚,我根本没有任何安稳的底气。

    

     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看似工作稳定,在外人面前也有面子。可只有自己才知道,这份工作到底有多折磨。 每天都是加不完的班,整不完的病历,收不完的病人,接不完的投诉,各种擦不完的屁股。 工作上,各种指标也卡得极严,每天都是战战兢兢,生怕一言不合就被罚款。 波澜不惊的表皮之下,担惊受怕才是我日常生活的真实底色。 害怕病人有个三长两短,害怕被人投诉,害怕月底绩效被扣光,更害怕晋升受阻前途无望。 也不是没考虑过更换工作,但一想到自己背负的三座大山——父母、子女、贷款,所有的念头也只能强压下去。 更何况现在到处都是裁员降薪大潮,谁的日子又好过? 于是,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我利用业余时间,考了核保师和理赔师。 别人搞副业是为了大富大贵,只有我是因为担惊受怕,为了可进可退。 自从有了第二职业,我的生活就开始被塞得满满当当。 我要参加各种写作培训,演讲俱乐部,去学习演讲写作沟通表达;每天除了要继续学习本就熟悉的医学,还要额外学习法律金融精算等等。 一开始,面对这浩瀚的知识和繁忙的工作,我还能做到大快朵颐。 直到最近,科室要开展新业务和新技术,新开立了一个门诊,从零到一从无到有,困难重重,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 需要其它部门配合时,各个部门却推三阻四,互相甩锅,还要面临其它医院的竞争。 本职工作接连受挫,副业的发展也并不顺利。 明明需要体检报告,客户却总是找借口不提供,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期截止,辛辛苦苦谈的单子就黄了。 那段时间,内忧外困的现状让我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心力交瘁。 就像是一瓶被打翻了的墨水,仿佛陷入了泥浆一般,周遭的空气都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过得实在太累,生活里似乎也没有一点值得欢欣雀跃的事情。 老公看我这状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不给我更大压力,结婚前还主动跟家公家婆打预防针,让他们不要催生,我们自己调节节奏。 但调节说起来容易,实际尝试后就会发现,要么放下手里的,要么吐掉嘴里的。 老公说,“你放下手头的烂摊子吧,转移一下注意力,你以前还唱歌弹琴的啊,好久没看你做这些了。” 但讲真,我真的是既拿不起也放不下。 拿不起曾经的爱好,总觉得时间要用在事业的正道上,不能不务正业;也做不到放下工作,毕竟已经坚持这么久了,现在放弃就等于前功尽弃,实在太可惜。 再这么下去我非要疯了! 最终,在老公的建议下,我决定去做心理咨询。

    

     可能是那段时间实在太压抑了,第一次咨询见面,我就滔滔不绝地对咨询师吐露着内心。 对于我的咨询问题,一开始,我们试图厘清,我的焦虑有哪些,我为什么会焦虑,我要如何面对我的焦虑。 我对他陈述了一系列具体的担心——如工作受挫,未来发展、爱好问题等等。 但渐渐地,他发现,上述的这些问题,显然是我焦虑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我大部分的恐惧,与其说是一些具体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在恐惧未知的将来。 在一次对话中,我和咨询师聊到,我对于焦虑的最早记忆,是二十多年前,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那时的我和现在一样惶恐,害怕上学,于是每次走到校门口就装病来逃避。 然后妈妈就会指着垃圾桶捡垃圾的流浪汉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成为这样的人。 那句话吓得我惊慌失措,拎着书包一路狂奔踩着上课铃声跑进教室。但惊魂未定的我有哪里有心思上课听讲?所以学习成绩总是垫底。 直到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了音乐课,那是我第一次觉得上学竟然是如此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自从爱上音乐课以后,来自学业的压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 后来更是因为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出众,我被选拔去了参加市艺术节的作曲大赛。 从此以后,我每天就盼着早早做完功课,可以全身心投入创作。也正是因为喜欢上了音乐,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咨询师问我。 我沉思了一小会儿,试图回忆起那样的感觉。 “那是一种心流的状态吧。 大中午的,别人都在睡觉,我一个人在琴房,因为怕打扰别人,就把门窗紧闭,小声弹琴,感觉很安静,感受不到时间的流淌。 我甚至不是为了获奖拿名次去创作,那是一种纯粹的热爱,没有功利的杂音。” “那么你最近一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时候?” “最近...就像看到昨天下午的夕阳,很温暖很清新很淡定,全身有种酥酥暖暖的感觉,脚底板麻麻的。” “好的,想象此刻有一轮夕阳在照耀着你。” 咨询师开始用一种很轻柔地声音,引导我去做正念冥想。 我闭上了双眼,这个声音是如此平静却有力量,我仿佛能感受到五脏六腑正在和这个声音共鸣,就像唱歌时我能感受到胸腔的共鸣。 我突然感觉到,内心的某些执念似乎「咯噔」地松动了一下。 就像是溺水的人浮出水面时疯狂吸进了一口空气,在重压下偶尔卸下重担的一瞬间,一束光照定期照进了地牢。 那是一种久违的平静感。 良久,冥想完毕,我睁开了眼睛,咨询师跟我说:“其实,我们每天都可以找一找类似的状态,用熟悉的方式,可以是唱歌,或者是你熟悉的太极。” 必须承认的是,听到这句话的瞬间,我那颗刚松动了一丝的内心,就再次裹紧了起来。 唱歌?太极?也太不务正业了吧。 我下意识应付了一句:“我有时间就去试试。” 下一秒,咨询师似乎感受到了我言语中的敷衍,他认真地看着我,用很坚定的声音对我说: “不是有时间,是每天都要固定一个时间。 就像吃药那样规律,我现在是在给你开处方。来盘点一下,每天早中晚,你自己说都有时间是吧?那就早上站桩半个小时,中午和晚上分别录一首歌。 接下来的一周,每天都记得打卡发作品给我。” 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这是我此生听过的最特殊的一副药,这么有仪式感,也充满了意义,甚至听起来有些无厘头。 但是转念一想,音乐的「樂」和药品的「藥」本来发音同源,音乐就是可以和药品一样治愈的啊。 还记得在咨询的最后,咨询师对我说,“唱歌站桩打太极这些事,或许确实和你内心渴望的赚钱养家没什么关系。 但是,我们做这些事情,是为了培养我们内心的能量。这种能量就像一颗小树苗,现在我们好好呵护好它,等它长成参天大树,它就可以庇护我们。 那时候,再来看当下的难题,或许就早已迎刃而解。”

    

     现在的我真的非常庆幸,能在自己最沮丧的时候,遇见了心理咨询,遇见了这位咨询师。 也非常感激,这段咨询经历让我的内心逐渐有了力量。 走出咨询室后,我开始每天严格遵守与咨询师的约定,早上站桩,中午打坐,晚上练练太极或者唱歌。焦虑不安的时候,就不断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尝试放空自己。 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内心,由原来的一片干枯的茶叶,在这或动或静之间,慢慢泡发开来,随着水流轻轻摇摆,或沉或浮。 而生活,也渐渐有了原来不曾有过的味道——我开始主动约老公去看荷花,去外面走走,对太极的兴趣也更浓厚了。

    

     如果是曾经的我,肯定会暗暗咒骂自己不务正业;但如今,我能开始慢慢品味这些念头,因为这才是我生命本来的味道。 而随着内心力量的充盈,那些曾为之焦虑不安的难题,也早在不知不觉中跨过去了。 现在回想,这或许就是我在咨询过后有进步的一个标志。 如今的我越来越明白,焦虑、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本就是我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它们并不会因为咨询过后就能消失,而是会始终和我相伴。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可能感到焦虑,它无法被消除,却可以学会去管理。 所以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烦恼这么多,事实就是—— 大家其实都一样害怕,事情也总要一件件去解决,所以适当停下来缓一缓也好,试着活在当下,而不是永远害怕,永远焦虑。 追求梦想和热爱生活并不冲突,努力追求也不应该是我们放弃心中宁静与热爱的借口。 抬头看看,你会发现夜很静谧,风也很温柔,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值得热爱的东西。 所以三十而立,就暂且让我摇摇晃晃地前行吧。

     作者:来访者欢宝编辑:正义责编:Lilith

    

     人这一辈子总们习惯于满足世俗的成功标准,却很少为“自己”这个身份做点什么。

     但努力从来无法解决焦虑,因为焦虑是内在的匮乏,希望能够抓住点什么。越疏于自我照顾,越焦虑,越向外求,就陷入了不良循环。

     如果你也常常感到焦虑痛苦,走不出过去,也担忧未来,那么也许是时候向内看看了。选择一位可靠的咨询师,能够给你提供有效的帮助。

     如果你想踏出这一步,但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可以了解以下这位擅长情绪管理议题的咨询师——李菊红

     李菊红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壹心理2021年度优质咨询师,从业已经超8年,服务时长超过2600小时,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

     李老师尤其擅长疏导解决抑郁、焦虑、羞耻感、无价值感、情绪失控/冲动等问题。在心理健康方面,如果你发现社交恐惧、场所恐惧、强迫、失眠多梦已经严重影响生活,也可以向她寻求帮助。

     为了鼓励求助意愿,李菊红老师特地了开设5个半价咨询名额,原价700元/次的咨询,现价仅350元,让你的求助之路,迈得更轻松一些。

     原价700元/次点击立省350元↓

     如果,你也存在抑郁焦虑、兴趣减退、压力过大等心理困扰,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半价咨询」,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点击查看更多半价咨询优惠↓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