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当我接受自己的全部,我才能够改变
2024/4/1 壹心理

    

     作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常常有人问我:“心理学是不是可以读心、算命?”

     当我回答“不可以”,他们又会很疑惑,那学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心理学不能给你三头六臂,但可以在你陷入困难时,指引你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世界,进而能更有效解决问题。

     心理学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帮你解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答案之锁:

     负面情绪:他人的一句话能让我不开心一整天,我是怎么了?

     性格塑造:我这样内向敏感的性格,到底更擅长做些什么呢?

     职场关系:如何和领导、同事沟通,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亲密关系:和伴侣总是不能好好沟通,总陷入争吵中,怎么办?

     原生家庭:父母总对我有很多要求,我感觉很压抑,却无法与他们好好沟通,我该怎么办?......

     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说过:“奇妙的矛盾之处在于,当我接受自己的全部,我才能够改变。”

     我想和你分享,我是怎么运用心理学进行自我觉察,接纳自我,开启改变之旅的。

    

     高压工作持续了2年,有段时间,我曾怀疑自己得了“绝症”。

     那时总感觉心悸,胸闷,手脚抽筋,浑身发软发麻,喘不上气,去医院做全身检查,结果却没有问题。

     但我仍频繁发作,乃至影响了工作进度,领导不断对我施加压力,公开在会上批评我“脆弱,矫情”。

     那天我又发作了,从医院检查完回家,我给父母打电话诉苦,他们却骂我:

     “大好青春不用来奋斗、为社会做贡献,却沉迷于疑神疑鬼,你这样怎么成大器?”

     挂了电话,我在空荡荡的出租屋哭到崩溃,那一刻我觉得好孤独,没有人理解我的感受,就算亲人,也只会质疑和指责。

    

     如果有人愿意好好听我说话,无条件相信我、认同我的感受,该有多好?

     怀着这样的心情在网上寻求安慰,我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个心理倾听师。

     她不像其他人,一听检查结果就怀疑我“装病”,反而细细询问我发作时的感觉,每次“发病”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跟她沟通的过程,我第一次了解到“惊恐发作”这个词,原来不是我臆想自己有病,而是我真的生病了,只不过病的不是身体,而是心。

     因为疼爱我的奶奶离世,工作又不顺,总被领导打压,应激性事件加上压力,导致我有了“惊恐发作”的症状。

     尽管症状来势凶猛,但其实它并不可怕,许多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体验过这样的感受。

     原本让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的“绝症”,原来只是心理上的一个小问题啊。

    

     在倾听师的建议下,我离开了糟心的工作环境,入职新公司,也学会更积极看待自己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当我坦然接受了它,相信自己“只是心灵受伤,等待时间恢复即可”,而不去强迫自己“坚强抵抗”,发作的频率反而慢慢降低,直到完全消失。

     这段经历第一次让我感受到心理学的巨大能量。

     在自我疗愈的过程中,我还加入许多心理学社群,和有类似经历的小伙伴交流,倾听他人,也剖析自己。

     当聊起一些心理学知识,我发现自己听不明白,就会孜孜不倦去“啃书”学习、听课。

     遇到群友倾诉难缠的问题,还会反复琢磨思考,简直到了“魔怔”的地步。

     这段经历让我回想起大学对心理学的热爱,还特意跑去隔壁班蹭课、买书,修第二专业。

     后来毕业觉得它太过冷门而放弃了,心理学也从生活中消失,现在想想是多么可惜啊。

     我不禁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能否重新学习心理学,疗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人,还能继续探索新的行业,开启自己的副业呢?

    

    

     虽然有了想法,但真的要做,还是需要考虑现实问题:

     我对它很感兴趣,但心理学只是大学辅修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是不是不够?

     听说心理咨询师的门槛很高,前期经济投入也很重,我能撑得下去吗?

     ……

     有没有适合心理学爱好者的“入门岗位”呢?

     怀着这样的期待和热情,我搜集了许多资料,发现当初帮了我的心理倾听师,从业要求特别适合我。

     于是,我开始参加倾听师的学习培训,利用下班空闲时间学习,经历了7个多月的学习和考核,我顺利通过考核,正式开启心理倾听师的生涯。 到今天,是我成为倾听师的第269天,身份的转变,给生活带来了不少惊喜。

     我开始能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听懂弦外之音;

     我开始知道如何去沟通、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突,更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更能觉察自己的情绪,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应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来访者给我的反馈,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价值和精神满足,这种体验是在之前任何职业都没有感受过的:

     “老师很有耐心,思维逻辑很清晰,分析得也很到位!给人的感觉很温暖,受益匪浅”

     “谢谢老师帮我找出了困扰多年的思维困局,感谢老师耐心的聆听和指点,聊完之后心理明朗多了”

     ……

     除了精神上的收获,作为一份副业,它还给我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凭借主业和副业的收入,我有了人生中第一笔大额存款。 接下来,我准备在倾听师的基础上进行深造,进阶心理咨询师。可以说,倾听师对于心理学爱好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入门砖”了。

     听完我的经历,不知你是否对“心理倾听师”产生了一点好奇?

     对于心理小白来说,如果想把对心理学的兴趣发展为职业,为自己带来更多收入,真的建议你可以先尝试通往心理咨询师道路的“捷径”——心理倾听师。

     由壹心理出品的《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能帮助我们在专业的平台更系统、高效地学习。

    

     只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对心理学感兴趣,都可以加入其中。

     当然,新职业的探索需要勇气。

     我们可能有兴趣、有期待,但也肯定有犹豫或困惑,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

     所以,可以尝试——只花1.9元,获得心理倾听师学习体验礼包。

     ↓收获以下内容↓

     ↓心理学沟通技能体验营↓专业心理咨询师带领学习

     ↓戳图,1.9元即可领取↓1对1指导规划 + 学习体验包(不满意可无条件退费)

    

     原因有三:

     ① 内容专业 干货满满

     《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包含一阶+二阶的课程,是真正的师徒制的实操学习。

     一阶学习,以自我赋能为主要目标;二阶学习,以实操为主,为执业赋能。

     一阶覆盖3大模块:核心技能、生活中的实践和自我探索与成长。

     在一阶中,我们就能学到相关技能,并刻意练习应用到生活、职场中,从而也能在生活中帮助亲朋好友、赋能职场生活。

    

     二阶主攻带教实操,全程直播教学。

     由经验丰富的资深心理老师小班教学,模拟心理倾听师的工作场景、实操练习。

     只要我们学完后通过考核,毕业后去到壹心理的【即时倾诉】平台能够接得住用户,就能真正为求助者提供心理辅导。

    

     ② 资深专家坐镇授课

     这个培养计划还特邀多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资深心理专家领衔授课。

     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实操环环相扣,让学员们都能学以致用,提升自己,同时更好地帮助他人。

    

     ③ 平台专业靠谱

     壹心理作为深耕心理服务12年的专业平台,汇聚了众多业内资深的心理专业人士。

     截止2021年10月,壹心理App已聚集了2000+位优质专栏作者、主播,3万+星级答主,5万优质科普内容及3万+用户成长故事。

     在这个专业平台里,我们能收获更为专业、靠谱的资源以及知识。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也想尝试心理倾听师这个新职业,且是大专及以上学历。

     真的可以试试报名《心理倾听师培养计划》,在专业的平台更系统、高效地学习。

     如果你有些犹豫或困惑,比如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成为心理倾听师。

     可以只花1.9元,获得老师1v1专业评估。

     不仅能得到有关心理倾听师1对1指导规划,还能收获包括实战体验营、4节倾听共情心理技术体验课在内的学习体验包。

    

     每个生命,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如果你愿意,不妨给自己的人生多开拓一个选择!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开启1v1评估↓不满意可退费↓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心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