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这一次又得罪大领导了!
2015/12/11 创新医学网

     文章作者:洪巧俊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已经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将于10日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北京时间7日晚),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用中文做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的礼物》的演讲,由翻译进行同声传译。

     呦呦这一次又闯祸了

     12月4日下午,屠呦呦乘机飞往瑞典,接受诺奖。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等前往送机,诺贝尔医药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列达勒亲临机场迎接。登机时,屠呦呦一人低调地走了普通通道,留下一堆记者和其他领导在VIP厅傻等。(2015年12月5日中国日报)。这篇新闻很短,但含的信息量却重,引来网友的高度关注。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是副部级官员,如此级别的官员前往送机,这规格、这待遇可谓之高,这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如此级别的送机,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可屠呦呦明知领导会在VIP厅等候,她老人家就是“不买帐”,硬是一人低调地走了普通通道,留下一堆记者和其他领导在VIP厅干等。这也再一次凸现了屠呦呦是独立特行的性格。

     屠呦呦无疑是独特的,所以她的这种让“领导干等”的行为,颠覆了公众对科学家的认知,同时也让人看到了独立于权力之外的科学精神。在国内这片土壤上,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非常不容易,绿色斗言其根本原因是本末倒置造成的。不知道何时起,教授和副教授不去比学术论文,只需要看办公室大小;军人不去比战术和专业素养,只需要看级别和酒量;医生不去做开发研究,只需要去看名气大小;歌手不去写歌,只顾着曝各种八卦喝丑闻……太多太多的本末倒置,绝大部分是“被逼的”。这是一份无奈,再加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各种名人效应、潜规则,蒙蔽了人才的从业之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这也导致了“小苗的时候无论多么优秀都无人问津,无论多么可贵,都会被嗤之以鼻”的现象。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冒险,愿意去做伯乐,愿意去创造一个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这样说也许有点片面,也有人愿意去做,但是太难太难,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能存活和坚持下来的人才也好,伯乐也好,才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即使功成名就,也会负担太多太多不属于他应该负担的累。科学家也是人,专业人士也是人,人无完人,更何况一些能在特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多多少少都有些“怪癖”,而这种特立独行,在成名前是铺路石,在成名后又成了致命弱点。殊不知在“火爆”和“热门”之后,又要承受多少生命不可沉受之重?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数不胜数,特别是名人届的道德绑架,毁掉了多少英雄,让人扼腕叹息。马云的“看不起看不上看不到”理论影响了多少人?“今天你对我不理不睬,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又励志了多少人?绿色君在这里说句不合时宜的话,那么高攀不起之后呢?成功路途上的异于常情的坎坷与艰辛,成功(大多数意义上的)之后又有多少异于常情的承受不起和不应负担?无论默默无闻还是功成名就,总是有那么多强加在身的“罪”,何苦来?这不是负能量的歪理邪说,而是当前而今眼目下的——国情!

     屠呦呦是独立特行的,就是到了今天她这个85岁的高龄,她也是依然如此,或许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就需要这种风格。科学家需要勇于献身的精神,需要独立思考的态度!同样,也需要团队的合作,还有资金、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如果不合群,能单独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种独特风格往往是领导不受见的,甚至是很讨厌的,在同事看来更是不可容忍的,在下属来看可能是觉得不讲情面,无比苛刻的。正是在这样的土壤下,屠呦呦成功了,莫言成功了,但这种成功伴随而来的众说纷纭,实在是不一而论。屠呦呦一生都很低调,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其实屠呦呦的名字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屠呦呦就是这样在沉默中创造奇迹。在屠呦呦的身上,看到的是不趋炎附势的秉性,是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为了科学毫无保留的付出,甚至就是一种单纯的热爱。

     我们常常看到科研经费被层层盘剥的新闻,常看到驴头不对马嘴的资金支持计划(此处省略1万字),看到各种神奇的曝光和争论让人眼花缭乱。转基因争论了那么久有结论了吗?只剩下层层的恐慌和未知。各种食品安全曝光吓得我们都不知道吃什么了,又有何用?杨振宁被打倒了,因为他“人品不好”!服装制造业曾经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就业之王,现在闲置着一台台上千万的最先进的进口设备纷纷破产倒闭……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科研队伍,每年的科研论文发表量位居世界第一,科研经费逐年递增,但科研成果乏善可陈,在世界上却很少有可以制定规则的技术和科研成果。为什么呢?秩序的混乱和浮夸之风盛行,挤爆了泡沫不仅没有真材实料,就算是剩下真材实料也用不上了!

     在这个集体主义精神主导的社会,个人主义是受到打压的,所以,独立特行,在这块土地上往往很难走出一条路来。在我看来,无论是莫言也好,还是屠呦呦也好,都是长在奇葩中的奇葩。如果你要在这块土壤中获奖,你必须与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发表获奖感言时别忘了这句话:“这是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否则你未来就要与获奖绝缘。当然,屠呦呦获得的拉斯克奖、诺贝尔奖这些外国奖项除外。

     还记得刘翔的赛后感言吗?还记得李娜不“感谢国家”的争议吗?其实怎么发言都是他们的权利,我们在各种不服和各种口水仗之后,往往忘记了矛盾的重点。国家培养又怎么了?个人奋斗又如何?实事求是就好!确实无从可考,不如多一点点鲜花,多一点点一如既往的支持,何来那么多英雄末路?不管李娜感不感谢国家,她至少感谢了她的丈夫,感谢了她的教练,感谢了他的团队。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到国家和政治的高度,似乎是中国特色,个人认为可以抛除了!毕姥爷风波才平息没多久吧?还有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巨头被外国资金控股的悲剧,探其根源,究竟又是何人之过?万事有因果,一元论的对错真的是不可取的。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把本质看的透彻一些,把规则制定得好一些,不管对错都去坚持一下再逐步完善,一起营造公平的机遇和良好的环境,就能从无序变得有序。

     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责;多一点掌声,少一点攀比;多一份从容自信,少一份盲从浮躁,明天就会有更多的诺贝尔得主,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和更多的中国专利!愿这一声沉默的惊雷不要昙花一现,愿这一份尊重于本心的精神能够激励我们,出现更多的诺贝尔得主,犹太认证得主,直至最后的中国认证得主!让我们不再盲目迷信于权利和财富,而是用那一份务实和执着,那一份份耕耘与进取,保护好生我养我的土壤和环境,生长出更多的参天大树。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