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的“心理作用”堪比药效
2016/3/15 创新医学网

     虚假的治疗按理说是无效的,实际上却能诱发出“安慰剂效应”,给患者身体症状好转的感觉。原来,大脑意识对健康有一定作用,安慰剂效应并非幻想,而是人体里真实的生物学变化。特别是涉及疼痛、抑郁等主观症状时,安慰剂效应很明显,有时精神科医生也会借此用心理暗示技术治疗。但是,安慰剂效应也可以起到反作用,当医患双方之间产生误解,患者起疑心想歪了,以为自己没得救,反而加重病情。

     安慰剂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现在有以下两个假设:受试者期望效应和条件反射。受试者期望效应引导患者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报告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导致安慰剂效应的出现。主观的偏见亦可能使病人潜意识相信病情因为得到关注及照料而改善。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学习模式,使受训者学习到特定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反应。所以,安慰剂使病人产生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有可能是因为制约所造成。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安慰剂效应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作者简介

     清致,80后宅女,标准金牛座,药理学小硕,书迷一枚。

    

     创新医学网

     生命科学前沿报道、临床医疗技术探讨、医疗时政解读、医学资源共享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