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每伤害一位医生,将有六万人得不到救治
2018/11/24 21:32:13 创新医学网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常常在“刀尖”上舞蹈

     拼尽全力挽救生命

     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

     他们24小时开机

     时刻做好准备

     当所有人都进入梦乡

     他们依旧穿梭于各个病房

     他们带给了患者健康

     却常常忘了自己的健康

     病人的痊愈

     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他们总是穿着一身简单的白衣

     却肩负着生命的重担

     那些所谓的“奇迹”

     不过是他们不肯放弃

     以生命的名义相托

     以大爱的名义济世

     医者仁心

     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但他们

     却时常遭受误解

     甚至被打骂羞辱……

     近年,各地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2014年调研结果显示,医务人员中,受到过语言暴力的占59.79%,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占13.07%,未遭遇过暴力事件的仅有27.14%。

     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却要在弥漫着暴戾之气的氛围中担惊受怕地工作,这不仅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也令社会各界深深忧虑。

     近日,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卫健委、公安部、人社部、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一事,对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11月18日,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栏目,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邓利强,从构建合理就医秩序,建立机制和法律法规,如何处理伤医事件等方面,对“暴力伤医”说不!本期主持人国培源,主题是《伤医零容忍,仁心不可欺!》。

     郭树彬主任与邓利强律师都有哪些精彩言论,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被列入“黑名单”,对伤医、医闹者有何影响?

     邓利强:为了打击涉及违法犯罪行为,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个别人说:我就是打了,打了以后能把我怎么样,不就是拘留几天吗?

     在这种情况下,出台这种联合惩戒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除了负治安或刑事法律责任之外,还让他们付出失信的代价。伤医和失信的关联就在于,失信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个人一旦失信,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做高铁不能坐一等座、不能取得国家政策性贷款的扶持、考学、招录公务员等等,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通过出台联合惩戒的措施,让我们国家保护医疗秩序的决心,得以贯彻下去。因为这最终是维护的人的生命健康,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列为我们国家的长期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生命健康的呵护靠什么,就靠我们的大夫,医护人员作为健康中国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安全,他们的尊严,当然应该呵护!

     伤医、医闹事件频发,医生何其伤!

     尊医重卫是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憾的是,这些年伤医和医闹事件频频发生。

     2015年,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大夫因为制止患者插队,左眼球被打破裂。由于当时前来看病的病人较多,刘大夫便要求患者排队。可是不一会,王某和母亲走到刘大夫身前,谎称要参加高考,要求提前看病。被刘大夫拒绝后,孩子的母亲便将手上的病历摔到刘大夫的脸上,两人发生争执。随后,王某挥拳打向医生眼睛。

     被打后,刘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戳中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心!

    

     主持人:看过刘医生的这个事件,不知邓律师有没有处理过类似的比较严重的伤医案件

     邓利强:有很多,非常的令人伤心和感到痛心!有这么一位妈妈,也是医务人员,早年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含辛茹苦的将孩子抚养大,孩子大了以后选择了学医,毕业后到医院做了一名B超大夫。有一天,一名甲状腺癌患者来就医,这位B超大夫为他做检查,检查过程中病人说她手劲过重,实际上在做B超检查时要按压,防止中间有空气。但病人提出疑议,随后医生很耐心的为病人解释了原因。但过了几天后这位病人残忍的将这位即将结婚的已经照完婚纱照的女医生杀害了!杀害后自己跳楼自杀了。之后,这位妈妈长期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

     这位B超大夫叫孙明岳,这位痛苦的母亲叫王雅梅。2014年,在孙明岳医师遇害三周年之际,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邓利强主任曾写下过这样一段话:

     事情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本弑医案并未被外界了解,直到近日孙明岳医生的母亲王雅梅向中国医师协会求助。王雅梅女士的诉求主要有三点:让女儿受害的事实由所在医院公布;处理在本次事件中有责任的人员;医师协会把女儿的名字列在被害医师名单中。

     扪心自问,王雅梅女士的诉求过分吗?

     我常常想,为什么伤害医生的案件屡屡发生?为什么医生在受到伤害后其家属有时会受到二次伤害?

     原因只有二:问责不到位和冷漠!

     试想,如果哪家医院发生了伤医案院长等一干人马就地免职,还会屡屡发生伤医案吗?再试,如果医生受到伤害在处理后续事宜中的工作人员有人文关怀精神,家属还会受到二次伤害吗?

     在孙明岳医师受害事件中,我们不得不反思。

     伤医、医闹事件对其他患者危害有多大?

     郭树彬:2015年过年前几天,一位老人在抢救室抢救处理与治疗过程中,感觉医生没有尽到责任义务,因此殴打医生,而这位被打的医生是负责整个抢救室的抢救处理的主管医生,当时至少是有6-7个病人生命体征不平稳,也就是随时都可能死亡。这位伤医者的这种行为已经危害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了!

     关于伤医、医闹事件,这些年国家做了什么?

     邓利强:从2002年中国医师协会成立之初,就一直关注医师执业权益的改善,也推动医师执业权益改善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形成。

     从2012年开始,几部门发出共同通知;2014年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以及国家卫计委等等也一起发出通知,来整治涉医违法犯罪的行为;2016年国家开始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为期一年,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国家也出台一系列完善合理就医秩序的一些措施。从2015年10月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2016年出台了十方面、五十项的措施来优化就诊程序,都是为了保证整个就医过程的体验以及打击对医疗秩序的扰乱。

     健康中国,压向医生更大的责任

     邓利强:健康中国的提倡,首先,对医生来说承担的责任更重大了。本身医生责任就非常地重大,因为他们承担着治病救人的使命。经过医生的积极努力,未必能抢救病人的生命,会有更大压力和工作责任。另一方面,我们更期待医患关系的改善,其实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去关心呵护保卫人生命的这个群体,减少因为医患冲突带来的压力。

     郭树彬:现在医生很不容易,医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牺牲自我,每天的工作量很多,像所有的主管,周六周日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存在的。我们所有的急诊室,一年365天,没有哪天是急诊室休假的,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医生的奉献和职业精神,另一方面,医生的心理方面也是需要不断调整,只有医生调整好了,再加上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才能保证健康中国战略最主要的主体能更稳定的发展,保证全国人民的健康。

     尊医重卫,不仅仅是为了医生,患者终将受益。

     医生与病人共同携手对抗病魔,可以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但现在一些人认为,我到医院看病,医生就必须把疾病治好,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就迁怒于医护人员,以致引发伤医事件。

     针对不同类型的医患矛盾,法律程序是怎样的?

     邓利强:

     第一,医疗纠纷。我们国家在2018年10月1日实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给患者提供了很多投诉的机制以及答疑解惑义务。这个条例的实施,对缓解医患冲突有好处,同时也有“三调解一保险”的机制,希望我们的患者权益在这种机制保护下,能得到落实和保障。

     第二,医闹。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我们国家对打击医闹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针对医闹。医闹分两种:一种是患者自己对医疗不满,患者与患者家属闹,还有一种,专职医闹,对这类医闹与所有违反法律法规这个程序的,都应该进行严厉打击。

     第三,伤医事件。真正伤医的这类人,法律法规打击的力度还是有欠缺,因为医生是呵护生命健康的,正如郭主任所说,对医生的伤害,其实是妨碍了对其他人的救治,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伤医即入刑,也就是说,未必达到故意伤害中的轻伤,只要有伤这个行为,行为犯了(即入刑),这样这个体系才会更加完善。

     伤医、医闹事件导致的恶性循环

     邓利强:伤医、医闹事件已经不局限于影响个别人了,对整个医生群体都有影响:

     第一,有些医生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第二,我们多年追踪发现,衡量医生这个职业的一个指标——是否愿意子承父业,这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认同与享受的评价,然而,很多医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再从事医疗工作

     郭树彬:现在很多医学院校都招不满,这是一个很可悲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临床工作中还会存在一种危害——医生的防卫心理会越来越重,当医疗措施有一定风险的时候,医生就不再愿意去冒风险,最终损失的是患者,患者将失去救治的机会。因为患者不懂医,所以一定要信任医生,由医生去判断、决定该如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处理,很多医生是愿意冒风险与患者一起努力将疾病治愈的!

     媒体的话语权,对改善医患关系有多重要?

     邓利强:医患在共同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一旦失去互信,一旦医生不敢去冒险的时候,对患者的损失是很大的。伤医事件除了司法部门在执行力度上要到位,媒体真的是非常地重要。我们相信媒体的报道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是为了让社会更美好。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有些媒体传播这样的观念:你看人是站着进来(医院)的,最后从后边出去或者推着轮椅出去,其实这就误解了医生所肩负的职责,医生对患者是一个帮助的过程,医生控制不了生命的历程,所以媒体应该对得起患者对你们的信任,客观、真实、恪守职业道德地去报道每一例遇到的医疗事件,这样,才能让医患更加互信。

     医患信息对称,任重道远

     郭树彬:在临床处置过程中,一定要知道有些疾病是能治的,而有些是不能治的,有的疾病是好治的,有的是不好治的,尤其是像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是衰老的表现形式,有些衰老不是用医疗所能解决的。医疗可以再某种情况下使得疾病延缓发生,但是不能解决衰老问题相关的疾病,所以患者对医生与医疗,包括专业性的认知不足,也会产生医疗眼中的纠纷。

     曾经有个老人,进来(医院)时意识还是模糊的,进入抢救室后就越来越重,很快意识不清。当时患者的几个女儿很不理解,跟医生说:病人进来了,结果你越治越重,这是你医院的不作为!医生在看过他的CT片子后发现,他是大面积的脑梗,对于像老年人这样的情况,只是一个衰老的表现过程,尽管我们可以用药物使得不断延长,一旦发生是不可治愈的,也是不可逆的,我们把这个衰老的概念跟家属解释后,医疗纠纷就消失了。所以,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医疗环境的改善,提高他们的科普知识,都是我们解决未来预防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最主要的一些措施。

     主持人:我们今天聊的是伤医的话题。这让我想起在不久之前,在北京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神经外科专家,就是被一个不理智的患者家属用玻璃划伤了手臂,这不仅仅是这位医生受到了伤害,更受伤害的还是更多需要治疗的患者,因为这位专家没办法再做精致的脑外科手术了……

     有一个数字表明,中国的医生,平均一年要处置两千个病例,如果他能健康工作三十年,那么有六万人可以得到救治,但是,恰恰是伤医事件,造成的伤害最终让无辜的患者去买单,这其中就包括你、我。

     所以我们希望,面对伤医事件,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人不再沉默,同时,我们的零容忍,也包括我们的司法机关能够对医生给予更充分、更及时的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加速医改的步伐,铲除医闹的土壤,让患者有更好更充分的就医环境与就医质量。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huodong@yixue360.com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