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医生被警察带走,连胡歌都发声了......
2019/4/28 16:48:41 创新医学网

    

     正在出诊的上海专家被警察拷走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我想说的是,医院同警察之间从来没有任何矛盾,真正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同医疗资源不足、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中心大城市之间的矛盾!

     近日,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专家赵晓菁主任在出专家门诊的时候,有一个患者插队进来,赵主任拒绝了他。

     过了一会儿,该患者再次插队,赵主任再次拒绝。

     不料,患者突然情绪激动,以头撞墙,同时拨打110报警。

     在等待警方到来期间,医患双方发生了摩擦,但没有肢体冲突。

     警方到达现场后,由于场面嘈杂,医生们认为自己没有错,同时又有很多患者待诊,在急迫的心情之下,矛盾被转移,医生和警察也发生了口角。

     最终,警方升级强制传唤,赵晓菁主任被警察一人一只手拷走询问。

     这起事件引发这么热烈的反响,其实反应了三方面原因。

     第一,医生们对插队现象感同身受,非常苦恼。我在仁济医院体验过,一小时的专家门诊,有三个患者突然推门就进来,医生不得不中断正在进行的问诊,去解释去沟通。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好的,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容易沟通,心情不好骂医生几句,那几乎是零成本的。医务人员苦插队之痛久矣。

     医疗秩序事关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危,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患者对插队的反感也是感同身受,这个不必多解释了。

     第三,出在了赵主任的手铐上。赵晓菁主任是我国知名的胸外科专家,是为贫困患者免费筛查早期癌症的“慈菁基金”发起人,医术人品俱佳,患者口碑极好。

    

     可以明确的是,他的动机不可能主动和患者冲突,但对于激动的患者,他也毫无办法。他也不可能故意不配合警方的指令,专家门诊的号几乎是一个萝卜一个坑,20分钟内将等待他的患者都转移给其它专家,那是很难实现的。到仁济医院看病的患者,病情基本没有太轻的,而且很多是外地来的,或是复诊,或是赵主任的老患者,只有赵主任才最了解病情。即使那个发生冲突的患者,你让他换别人给看病,他乐意吗?恐怕还得闹。

     赵主任想把剩下的几个片子看完,我仅代表个人认为,动机绝对是好的,将其理解为对抗并不恰当。戴上手铐毫无疑问是警方依法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大庭广众之下,视频中我们看到,引发了患者对警察的指责,这很令人忧心,会不会有更好的方式呢?

     法律之外,亦有人情。

     多说一句,所谓的预约加号,一般是医生考虑患者的特殊情况,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患者看病。别的不讲,那个当事患者就是中午12点50去找赵主任看病的,这明显不是正常工作时间。赵主任不仅接待了他而且还让其完善检查后三点半复诊,其医者仁心可见。

     人当有感恩之心。对这样一个辛苦而且善良的医生。患者家人不仅不感激,不配合,不遵守医疗秩序,还反复强闯占据诊室并与之发生肢体冲突。我仅代表个人对这种行为表示谴责。

     预约加号也是要排队的,每个患者的病情都不同,医生让下午三点半过来,不等于不多不少就是三点三十分整给看病。三点半只是一个留有很大提前量的大约的时间,医生至少需要处理完正在处理的和约在你前面的患者才能给你看。

     患者多次强行闯入诊室打断医生工作并拒绝离开诊室,进而和医生发生冲突。这是确凿无疑的强行插队。而医生将其推离诊室,是一种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其他就诊患者利益的行为,并非因个人矛盾和患者冲突,我仅代表个人认为,不应简单理解为“医患斗殴”。

     事后,派出所领导专程带当事民警到医院解释,我认为这样做是合适的,这也充分说明,当时现场的”正常执法”并非没有改进空间。

    

     下面是几张从网络上收集来的截图资料,从其中的信息可以还原当时的一些细节。

    

    

    

     中国的患者不容易,不想过多指责。

     中国的医生不容易,赵主任在本次事件中是无辜的。

     中国的基层民警也不容易。虽然我对戴手铐有个人不同看法,但我在唯一一次评论此事时就明确说了,我一贯的原则是,民警出现场,各方当事人要无条件配合。但同时,依据现场情况使用最恰当的执法手段,这也考验着基层公安的执法水平。

     医患警,我仅代表个人认为,在这起事件中,都不该被过度指责。应该检讨的是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医院的应急管理水平。对于突发事件,没有看到医院保安显示存在感,将专心看病的医生卷入繁杂的排队管理事务,矛盾放在了最基层,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中国的医患关系够复杂了,警方肩负着维护医疗秩序稳定的重任,医警之间,也理应有着良好的协作关系。

    

     正如赵主任所说,“要相信上海政府、警方和卫健委。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上海警方、卫健委、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都需要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衷心祝愿医者仁心的赵晓菁主任,能早日平复心境,在神圣的医务工作岗位上,努力为更多病患治愈、疗伤。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huodong@yixue360.com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创新医学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