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够6000个病人后才能晋升副高?从副高升到正高 有医生用了20年
2023/3/22 12:30:00 开放科学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近日,一份“医师晋升工作量要求”表格被疯传。据表格中显示,对于门诊工作量评价来说,晋升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分别需要完成400和600个单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官方文件提及,4个小时接诊不少于15位患者为1个有效单元。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晋升副高,必须要完成6000的门诊工作量,如果在半天内接诊患者凑不够15位视为无效的话,那么门诊工作量则意味着会更多。

    

     图源:网络经过查阅,这份所谓的“医师晋升工作量要求”出自2021年人社部发布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中对卫生技术人才副高、正高等高级职称的晋升门槛工作量进行了明确,门诊、住院都有所涵盖,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需要在聘用年限达到5年以上、且工作量达成副高、正高的晋级要求后,方可报名申请职称晋升。目前,该政策已在很多省市落地执行。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个文件和原来相比,可以看出有很大的突破。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医生质疑以工作量来衡量是否合理。我们来算一笔账:如果一名医生每周出5天门诊,每半天都能达到要求的话,要想满足400个单元,那就需要连续出诊10个月。听起来比较简单,但这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比如很多边缘科室门诊量难以达标,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主治医师根本没有出门诊的“资格”,也就意味着在5年以内想要满足这一指标或许不太可能。

    

     对此,有医生称:职称晋升是医务人员职业生涯的重要进程,但晋升之路却很困难,用堪比西天取经形容其难度再贴切不过了。 一位老专家讲述了自己从副主任医师晋升主任医师整整用了20年时间。为什么晋升花这么长时间呢?这位医生表示,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不重视职称晋升。他认为职称并不能判定医生能力的高低。“治病救人”才是医生的职业本质,一个好医生应该是取决于病人的口碑、取决于医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取决于医生的沟通能力。 二、过去医院一直以医疗为重点,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而他所从事的血液病专业要想搞科研项目,需要装备良好的实验室。所以尽管自己早就申请了科研项目,但因为没有装备不过关而无法开展研究。 三、以往医生的职称晋升重论文、科研及著作,轻临床诊疗能力的考核。但是,由于临床工作繁重,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很难挤出多余的时间分配给写文章、做研究。四、坚守道德底线,拒绝学术造假,反对抄袭剽窃,不伪造数据,不找人代写。因此,没有像样的科研成果导致晋升不成功。

    

     医护人员评职称,论文科研是硬杠不能少。但是许多医护人员并不适合做论文科研,也因此造成了他们即便临床和各方面工作能力不输给其他人,但职称却落后的情况。职称晋升难,是医护人员的痛点。这不仅受到了论文科研的影响,还有其他的限制。有一位医护人员曾在网络上爆料称,他们医院评职称不是说有学历、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论文科研及手术量就可以的了,还需要看行政关系。有的院领导班子重视医院发展的,在分配名额的时候会适当权衡一下,是否是利于医院发展;不重视医院发展的领导班子,就看谁的关系硬。手术分级制度,明确的说了什么职称有哪级手术权限,医院又需要开展手术,临床科主任手术做的好,但没有副高职称,医务科授权低职高聘。

     END

     每日必看行业热文

     护士工资或将大增,国家卫健委明确成为“指定紧缺人才”

     2022年度卫生高级职称开始申报!一省卫健委发文

     重磅:以后医生看病按疗效收费?多试点开展已成趋势!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医疗行业资讯

     十万医护都在看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开放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