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 老年人视力下降 “暴盲”须引起重视!
2023/3/29 12:30:00 开放科学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

     中老年人视力突然下降的现象,中医称之为“暴盲”。这类眼病对眼睛的伤害很大,严重者甚至突然失明,因此一旦发现就应该尽快就医。

    

     “暴盲”有哪些种类?主要有哪些表现?应该如何预防?1.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见症状:突然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有的眼前有黑影飘动。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大量浅层出血,呈火焰状或片状,如累及黄斑,则视力下降更为明显。此类患者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病史。预防建议:首先要合理饮食,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以细软、清淡、容易消化的素食为主,忌肥甘厚味及辛辣腥发食品;且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也要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2.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见症状:患者眼部无红赤疼痛等症状,唯觉视力急剧下降,在发病前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视力丧失,但多能够自行恢复。老年人往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上的粥样斑块脱落,栓子随血流到达眼底栓塞血管,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血液循环受阻,以致产生组织坏死,视细胞失去视觉功能。此病多见于原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心功能不全的中老年人,亦可见于手术中或术后的高眼压、眶内高压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视网膜组织的坏死而完全失明。预防建议:对于有短暂性视力丧失的病人,要考虑有发生本病的可能,应及时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以及颈动脉斑块等,以便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3.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常见症状:患者表现为“红视”(眼前一片红色)或“黑视”(眼前一片黑色)。若视网膜出血情况反复发生,视力减退程度更为严重,且较难得到恢复。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实际上是多种眼病或全身疾病导致的眼部病变,一旦过度疲劳或用力屏气,就很容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眼底的血管同样也会引起出血,造成视力骤然下降。出血后虽然可以逐渐被吸收,但出血多者较长时间不吸收,往往容易产生周围组织增生,并产生侧支循环,出现新生血管,又容易继发出血及视网膜脱离。预防建议:对于有可能导致眼底出血及玻璃体积血的原发疾病,要尽早积极治疗;同时合理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定期眼科门诊检查。4.视网膜脱离常见症状:发病前,患者常先有眼前闪光感及飞蚊感,然后感到眼前似有黑影挡住视线或被黑纱布遮住眼睛的感觉,视力明显减退。一旦视网膜发生脱离,即会严重损害视功能。预防建议:本病多发于高度近视或继发于其他眼病,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外伤等;且要定期检查眼底;及早发现眼部的变性区域或干性裂孔等,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见症状:人体的各组织器官都需要正常的血液供应以提供营养,视神经也不例外。供应视神经营养的血管突然灌注不足,便不能为视神经输送足够的营养物质,则造成视神经急性损伤,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有的患者眼底还出现视乳头水肿,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此病可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诱发。预防建议: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变,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适量参加一些运动;保持乐观情绪;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另外,脑出血及脑梗塞、血管畸形、中毒性弱视等原因都有可能引发视力的急剧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重预防。END每日必看行业热文

     护士工资或将大增,国家卫健委明确成为“指定紧缺人才”

     2022年度卫生高级职称开始申报!一省卫健委发文

     重磅:以后医生看病按疗效收费?多试点开展已成趋势!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医疗行业资讯

     十万医护都在看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开放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