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标准大变:“13项代表作”更偏向临床吗?
2023/4/3 12:30:00 开放科学

    

    01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3月31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下称《办法》),面向全市卫生专技人才,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制度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机制、结果运用、管理服务等,实施“大卫生、大健康”职称改革对不同岗位的卫生人才制定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办法》着力于破除“唯学历”“唯论文”掣肘,引导医生回归临床;建立适用不同场景的分类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中注重医风医德考核。改革后,北京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首次申报

    

     评审标准更多元化

     在此次新版职称改革颁布之前,北京卫生人员实行的职称管理办法还是2002年出台的《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2〕101 号)。2002年版的职称管理办法,分为个人自主申请和单位推荐,申报条件也较为简单,除了工作年限要求外,硬性要求就是论文数量以及国家科研奖项或省级科研奖。而这次的卫生人员职称改革方案所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更加细化,分别制定医疗专业、护理专业、药学专业、医学技术专业、中医专业、预防医学、基层卫生专业、卫生科研专业、卫生管理研究、9类高级职称基本评价标准,实现全部卫生专技人员职称评价全覆盖。新版职称办法有多个亮点,一是将高中初职称评价方式进行区分,对于初、中级职称,列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的专业,全部实行以考代评,全国统一组织考试,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对于未列入全国卫生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的专业,以及全部高级职称专业,采取北京市组织的考试或考评结合的方式开展。

    

     针对医疗专业高级职称基本标准条件,正副主任评选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从业年限外,还新增了破格申报的条件,除在科研、论文、发明技术外,在国内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置、重大灾害应急处置及在国际卫生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专业技术贡献的人员也可申报。医疗专业高级职称基本评价标准分为专业能力要求和工作业绩要求,遵循卫生人才成长规律,破除过往学历、论文一刀切倾向,将临床工作质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建立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代表作包括论文论著、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专利、专著、病案分析资料、医疗卫生新技术推广使用报告、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报告、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等13项内容。申报人应提交聘任主治医师以来代表个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代表作4项及以上,三级医院人员提交5项及以上。

    

     同时,《办法》明确,强化对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科研要求;适当降低对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科研要求;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做科研硬性要求,作为加分项对于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临床为主和科研为主分类评价:以临床为主的,重点评价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以科研为主的,重点评价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新技术推广应用等能力和专业贡献。医改研究专家徐毓才分析,13项工作业绩要求总体上能代表三级医院的水平,虽然13项里更多针对的仍是科研论文,但总体下来仍有不少体现临床服务能力的内容。“13项选4或5项,对参选人的宽容度较大。不像过去非要论文要发表到什么水平,学历、年限要达到什么水平,现在是更贴合实际,更多元化、更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联体医保支付研究中心研究员仲崇明分析,新规的评选标准没有降低,但条件放宽后医生评职称是更容易了。END每日必看行业热文

     护士工资或将大增,国家卫健委明确成为“指定紧缺人才”

     2022年度卫生高级职称开始申报!一省卫健委发文

     重磅:以后医生看病按疗效收费?多试点开展已成趋势!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医疗行业资讯

     十万医护都在看

    

    

     欢迎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征稿】一个粉丝十万微信公众号向您抛出橄榄枝

     所有转载仅做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开放科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