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白白胖胖才好生养?你可能因此错过好孕!
2022/8/28 19:00:00 生殖医学空间

- 这是陪你好孕的第2532天 -
加星标不迷路
点击页面最上方蓝字,“生殖医学空间”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微信改版后打开公众号不方便了,添加星标,可以更快找到我们,不错过每一篇干货推送
当一位女性开始实施自己的“宝贝计划”,就意味着一场备孕大作战随即拉开,孕前体检、补充叶酸、戒除烟酒、调整作息统统提上日程。但是很多姐妹已经做到“面面俱到”,依然很久都没能怀上宝宝。
或许你忽略了怀孕中一个很重要的point,那就是肥胖,传统观念里,通常丰乳肥臀、白白胖胖才是易于受孕的身材,甚至有的女性受此观念影响在备孕期间大补特补,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但这里说的肥胖,并非体重超标那么简单,先往下看。

什么是真正的肥胖?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BMI=体重(kg)/身高(m)2。对于我国女性,BMI正常范围是18.5~23.9,≥24为超重,≥28为肥胖。权威科学研究报道,超重或肥胖是女性不孕不育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越高生育能力越差,超重会导致生育力降低8%,肥胖则会导致生育力降低18%[1]。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女性的体重和BMI处于正常水平,但是体脂肪都集中在腰腹部,腰围超标(≥85cm),呈现“苹果型身材”。这种体重正常的腹型肥胖,对于生育也存在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供精人工授精治疗周期中,腰围/臀围比值每增加0.1,可使周期妊娠率下降30%。

所以白白胖胖可能反而是不孕不育的元凶。

肥胖是如何影响生育力的呢?
答案是多维度多方面的。
干扰生殖内分泌稳态
脂肪组织除了是脂质储存库以外,还是功能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女性机体中存在复杂的性激素调节系统维持着周期性卵子发育、排卵以及子宫内膜的正常发育、脱落。脂肪组织可通过分泌脂性细胞因子,干扰性激素的分泌及生物活性,扰乱女性的生殖内分泌稳态。
卵子发育障碍以及排卵异常
与正常体重女性相比,肥胖女性卵母细胞的平均数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其质量却明显降低[2]。其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的改变,一方面,肥胖女性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引起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改变,另一方面,肥胖患者易合并代谢性炎症,炎症趋化因子可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卵泡发育不良与闭锁[3]。

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
研究表明,肥胖女性在自然受孕或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后,其流产率均高于正常体重女性[4]。目前认为肥胖引起的流产率增加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蜕膜化受阻、胚胎着床失败相关。
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以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以雄激素过高、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其所引起的卵巢多囊样改变以及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性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肥胖女性中约30%的人同时患有多囊。
肥胖是女性备孕过程中极易被忽略的拦路虎,门诊中瘦身后成功怀孕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是减肥道路也是异常艰辛的,肥胖患者也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学减重,采取个性化的减重策略。
参考文献:
[1] Sugimura, R., 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with Perinatal Outcomes in Japanese Obese Pregnant Women: A retrospective study at a single cen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020. 17(13): p. 2002-2012.
[2] P, M., et al., Does different BMI influence oocyte and embryo quality by inducing fatty acid in follicular fluid? Taiwan J Obstet Gynecol. 2017 Apr;56(2):159-164. doi: 10.1016/j.tjog.2016.11.005., (- 1875-6263 (Electronic)): p. - 159-164.
[3] Xie, F., et al., Obesity-Dependent Increases in Oocyte mRNA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Proinflammatory Signaling and Gut Microbial Abundance of Lachnospiraceae in Female Mice. Endocrinology, 2016. 157(4): p. 1630-1643.
[4] Only, G.A., Obesity and reproduction: a committee opin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21. 116(5): p. 1266-1285
作者:王露露 |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授权转载
投稿、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shengzhi012)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17600147813 - next -
你也在备孕?也在被多种问题困扰?快进群和姐妹们聊聊吧!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殖医学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