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节食减肥,你要注意这三点!
2022/9/20 19:00:00 生殖医学空间

    

     - 这是陪你好孕的第2554天 -

     加星标不迷路

     点击页面最上方蓝字,“生殖医学空间” >> 右上角“…” >> “设为星标

     微信改版后打开公众号不方便了,添加星标,可以更快找到我们,不错过每一篇干货推送

     肥胖,人人都不想要。减肥,真的很不容易。

     众所周知,除了某些疾病和药物的因素,导致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热量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热量转化成了脂肪。

     所以,减肥的关键就是“少吃多动”,减少摄入,增加消耗,使热量消耗大于摄入,也就是热量“负平衡”。

     热量的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和身体活动消耗,中等身材、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消耗的热量,女性在1800kcal左右,男性在2250kcal左右。

    

    图片来自诺特健康

     热量消耗的三个途径中,基础代谢和食物热效应很难增加,能增加的就是身体活动,即“多动”。

     对于减肥,“少吃”比多动更有效,所谓“七分吃、三分动”。

     “节食”是减肥绕不开的必要的手段。

    

     如何节食?

     人体的热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类、薯类和杂豆类食物(即主食),脂肪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蛋白质来自鱼、肉、蛋、奶、豆,以及谷物。平衡膳食指南建议三类营养素的供能比例是:碳水化合物55~60%、脂肪25~30%、蛋白质10~15%。

    

     当热量摄入≈消耗时,体重保持基本不变。所以,对中等身材、轻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推荐每天摄入热量女性1800kcal,男性2250kcal。

     要减肥,就要在这个推荐量的基础上再减少摄入,也就是要“少吃”。

     说到少吃,几乎每个胖的人都有过节食,或者正在节食,有人说“我不吃主食”,有人说“我不吃晚饭”。

    

     不吃主食、不吃晚饭瘦得快吗?

     在日常饮食中,减去主食,即减去了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到一半以上,如不吃主食,体重是会在短期内快速下降。

     但,不吃主食会引起低血糖,长期不吃主食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如:营养不良、肝肾功能损害、情绪抑郁、内分泌紊乱等。

    

     而且,不吃主食,机体为了满足自身的热量需要,除动用体内脂肪外,还会动用蛋白质来供能,引起蛋白质过度消耗,使肌肉减少,进而导致基础代谢下降,之后需要吃得更少才能保持减重效果,否则体重就会快速反弹。

     不吃晚饭行不行呢?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的饮食规律,不吃晚饭会导致低血糖、胃病、失眠、营养不良等问题。

    

     科学节食的要点

     第一,要节食,但不能过度节食。

     基础代谢是生命维持的基础。所以,每天基础代谢所需的热量是必须要达到的。

     基础代谢占人体总热量消耗的60~70%,即女性每天摄入热量达到1100~1200kcal,男性达到1300~1500kcal。

     简单点说,在减肥期间,每天吃原来食物量的2/3左右,即少吃1/3左右。

     第二,要节食,但不能乱节食。

     都知道减肥要节食,但如何节食各人各有自己的办法,除了不吃主食、不吃晚餐外,还有人不吃肉,有人几乎不吃油。

     其实,不吃某一类食物或某一餐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会引起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导致营养不良及其他健康问题,还不易坚持,容易引起体重反弹。

     科学的节食是只控制热量摄入,即只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而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其他营养素。

    

     医学上建议的节食包括三点:

     (1)减少1/3左右(20~40%)的热量(主食和脂肪)摄入,三餐合理分配。

     (2)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g。

     (3)保证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摄入,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制剂。

     建议:在营养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科学减肥,不要盲目、过度节食,否则不仅瘦不下来,或容易反弹,还可能搞垮身体,得不偿失。

     作者:钟璋花 | 来源:钟璋花的健康家园,授权转载

     投稿、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shengzhi012)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17600147813 - next -

     你也在备孕?也在被多种问题困扰?快进群和姐妹们聊聊吧!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生殖医学空间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