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卫生计生改革,共有6大亮点!
2017/3/11 医学界

     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医学界》从中挑选以下6大问题,覆盖今年即将全面推进的医联体建设、如何"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大病保险如何发挥作用等等,以飨诸位界友。(文后附精剪视频干活)

     来源 | 中国网

    

     1

     卫计委如何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

    

     问题阐述: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

     提问者:新华网记者

     回答者:李斌

    

     健康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康幸福,是重大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定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大政方针,这是一个长久的任务,接下来重在贯彻落实。

     今年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路线图、时间表细化为施工图,围绕“1、5、3”这三方面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工作。

     “1”是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条主线。

     “5”是深化改革。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五项制度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我们今年要把深化医改的立柱架梁任务做好。当然改革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要在改革的推进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本身也是一个事物发展的逻辑,制度和政策的自我完善总是在路上。

     “3”是改善民生。

     我们要开展好三个行动:

     一是推进健康扶贫工程,要精准施策,着力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是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围绕患者的需求,从挂号、护理、日间手术、日间诊疗、急诊急救、服务态度入手,从细节上改进我们的服务,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

     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今年是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要把握这个契机,进一步深入宣传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深入开展改水改厕、城乡环境整治、重大疾病的防治等工作,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

     “健康中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涉及到很多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共建共享。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这项工作,让13亿多人民能够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2

     全面启动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问题阐述: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今年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请问,目前医联体的试点形式有哪些?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开展哪些工作落实相关的要求?

     提问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记者

     回答者:李斌

     众所周知,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分布也不均衡。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不够适应,不匹配,所以就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如何缓解这种矛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重心下移?首要就是要通过改革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制度是我们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种制度创新,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把我们现在相对比较固定的格局纵横上下联通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布局,这样就可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使得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够看好病。通过医联体建设,使大的医院能够舍得放,基层机构能够接得住,老百姓能够愿意到基层去看病。

     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中,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形式:

     第一,城市的医联体,有的是紧密型,有的相对松散。主要是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这样,从内在的机制上,就使得我们这些优质资源能够及时下基层,向基层延伸。比如,北京市月坛社区服务中心,它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复兴医院是一个医联体,它周边的老百姓非常信得过,愿意到那里接受服务,甚至有的居民都搬走了,还回来租房子,住在服务中心附近来接受服务。还有其他很多地方也都创造了好的形式。

     第二,在县域的范围内,现在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叫做“医共体”。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有了医共体,居民在基层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那么不仅群众花费少,医联体、医共体也会得到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比如安徽省的天长市,他们一个县里组织了两个医共体,效果是比较好的。2016年,安徽天长市医共体内部下转的患者比上转的患者要多,也就是说很多群众都留在了基层看病。大病到县里去,小病或者康复就留在基层。

     第三,作为专科就搞专科的联盟。专科联盟往往是跨区域的,比如说有一些眼科、儿科、妇产科这样的专科联盟。像北京儿童医院就是儿童专科联盟的一个龙头单位,他们通过人员培训、疑难重症的会诊,通过对口支援,儿童医院的一些医生也可以到联盟内部的其他医院去服务。

     第四,针对边远地区,我们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这个形式也是非常好的。2016年,我们安排了地方和军队的889家三级医院,来对口帮扶贫困县的1149家县医院,实现了对口帮扶国家贫困县的全覆盖。远程医疗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举一个例子,去年8月,某一个省发生矿山火灾事故,当时有30多人呼吸道受到损伤,其中有5个人伤势危重。中日友好医院在呼吸科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当时通过应急系统提出请中日友好医院派专家前往支援,中日友好医院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开通了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组织重症专家、呼吸科专家全程指导当地的医院进行抢救。三天以后,所有的伤员都脱离了危险,而且没有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果用传统的办法,我们的专家从北京赶过去,这个时间就相对长一些,就可能贻误最佳的抢救时机。

     通过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我们主动地、有效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这也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总理政府报告的要求,今年我们所有的三级医院都要带头参与医联体的建设,相信我们解决看病就医问题的办法会越来越多。

     3

     怎样实现"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问题阐述:“以药补医”在我国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今年总理提出要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我想问的是,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有什么背景,在我国整个医改的版图中处在怎样的位置,我们应该怎样实现呢?

     提问者:中国人口报记者

     回答者:王贺胜

    

     首先,我要感谢媒体朋友对医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的时代。

     改革前,公立医院是通过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贴这三个补助渠道。改革后,我们就取消了药品加成,变成了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目标是人民得实惠、医务工作者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应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改变以前的运行机制,还是很难的。因为它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所以,我们说取消“以药补医”这个机制,是我们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今年最难啃的“硬骨头”。

     “药品加成”政策是我国50年代困难时期实行的一个政策,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药补医”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逐利机制,大处方、大输液、滥用抗菌素等问题日益严重,推高了医疗费用,削弱了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我们一直把取消“药品加成”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11年在所有政府办的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取消了药品加成。2015年在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2016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应该说,我们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每年降低药品费用,公立医院的药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40%,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据今年不完全统计,预计将再次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700亿元。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毫不动摇地把公益性写在卫生事业发展的旗帜上。第二,必须坚持“三医联动”打出“组合拳”,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第三,必须坚持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

     刚才问到怎么去实现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我想,重点是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还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把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实践经验,福建的三明和安徽的天长等地都已经趟出这样一条路子,走出这样的一条路径,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不同于一般行业。针对当前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等问题,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试点。还要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切断医务人员与药品、耗材等利益联系,保证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还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医务人员的培训培养制度,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另外,还要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

     大病保险是否能真正的保得了大病呢?

    

     问题阐述:过去我们在凤凰媒体上看到一些民众得了大病没有钱医治的消息,请问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另外,大病保险是否能真正的保得了大病呢?

     提问者: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

     回答者:李斌

    

     大病保险是在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的高额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现灾难性支出。我们从2012年启动这项试点,现在已经全面推开。去年,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0亿多城乡居民,可以说是应保尽保,当年累计赔付资金已经超过300亿元。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的比例,全国平均是70%左右,有的省更高一些,像青海等地达到了80%,受益的人群大概是1010万人次,这个数字比2015年增加了近400万人次,可以说效果是很明显的。通过大病保险的实施,一些家庭患大病的负担明显减轻了。比如像白血病儿童,有的费用还是很高的。通过大病保险报销之后,这个负担就明显减轻了。

     今年,我们还要在全国的贫困地区,特别是对农村持卡登记在册的贫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险工作力度,凡是患大病的,都可以享受大病保险的报销。随着基本医保筹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在确保基本医保报销比例不降低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大病保险的筹资,这样使得大病保险的受益人数和受益程度都有新的提高。

     一是降低起付线。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的起付线,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出院的时候,只要交自己应该负担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二是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应急救助“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三是提高精准性。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工作。我也多次讲过,今年主要新集中在九种大病,对农村的因病致贫户、因病致贫的人员进行集中救治。

     总的来说,就是不断地提高大病保险的效用,在基本医保普惠的基础上,再精准施策,对患了大病的这部分人给予特殊的照顾。这是我国现有水平上的一个好办法,筑牢全民医保的底线,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因大病致贫返贫的问题。

     5

     如何完善基本医保制度?

    

     问题阐述:“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老百姓吐槽的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到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包括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等等。请问李主任,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如何落实,有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

     提问者:现代快报记者

     回答者:李斌

    

     基本医保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压舱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制度的建设,我们这几年来经过努力,已经织起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覆盖了13亿多人口,这样就为人人病有所医提供了有效保障。

     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明确提出,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进一步增加资金的投入,不断地增进人们的健康福祉。我们要很好的用好这笔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主要是采取以下几项举措:

     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2017年版的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已经印发,新目录比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品种,其中儿童用药新增了91个品种。我去年在这里讲过,国家要通过对一些临床急需、疗效比较好、群众负担又比较重的药品进行国家谈判,要降价在50%以上。可以说,去年是说到做到,确实把这些药品的价格降到50%以上,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利好。在这里,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去年国家谈判的降价药品,今年已经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群众可以按照比例进行报销了。

     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通过药品流通的改革减少流通环节,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空间,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同时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特别是对一些专利药、独家品种包括一些高值耗材鼓励进行联合采购、带量采购,降低价格。今年,还要通过多种办法,包括对一些高值医用耗材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降低虚高价格。刚才王贺胜同志也讲到,今年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在使用药品环节上利益驱动这样的内在关系。这样在使用环节上,没有这种利益的驱动,药品今后就要成为医院运行的一个成本,医院就会有主动控制医药费用的内在动力。

     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方式改革是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一个有效形式,也是国际惯例。今年,主要是推行以病种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DRGs的改革试点,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办法。通过这样的改革,首先要有一个基础,就是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治疗。我们制定了1000多种临床路径,这是保证医疗质量的规范和标准,看病要按照这个来。今年已经在7000多家医疗机构实行,我们还要继续重点推进这项工作。

     关于记者朋友提到的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的问题,这也是本届政府的一个承诺,相关部门、各地也是立了军令状的。去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进行结算,这就是去年的既定目标,我们任务完成了。今年还要加大力度,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加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的工作,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的协作机制。现在有八个省已经开展了这样的试点。我国人口众多,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全国统筹,目前各地目录、报销的政策有的是不一样的。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今年还要细化工作落实,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这就是总理在报告里面讲到的,一些应该办好的实事,我们应该竭力办好。

     6

     卫计委如何保障人人享有健康的权利?

    

     问题阐述:“家庭医生”这个词在2016年特别热,大家都特别关注,但是又觉得离我们比较远。我想请问一下,什么时候老百姓都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能够为我们提供哪些服务,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提问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记者

     回答者:王贺胜

    

     刚才李主任在回答问题时说到医保异地就医报销结算,如果能够实现分级诊疗的话,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抓手就是应该有家庭医生,要有医联体。在这些方面,如果我们家庭医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基层医疗水平提升不上来,分级诊疗也就不容易实现。所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地各部门按照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现在已经有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了这项工作,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经达到了22.2%,重点人群覆盖面达到了38.8%。应该说已经圆满完成了预定的2016年的任务指标。

     从现在实施情况来看,群众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也在不断提高。今年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已经开始享受到家庭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而且还有很多地区优化了这些服务内容,满足了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经验。比如说福建省厦门市创设了“三师共管”的模式,这“三师”是,大医院的专科医师负责诊断,家庭医生负责跟踪治疗,健康管理师进行健康教育,“三师共管”共同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针对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等不同人群,遴选了针对性强、认可度高、实施效果好的“个性化服务包”。这些服务包提供给群众,由群众自行选择,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健康需求。再比如,浙江省杭州市也出台了政策,签约居民在社区首诊时,门诊医保的起付标准下调了300元,通过家庭医生转诊到上级医院产生的治疗费用,按基层报销比例报销,这也是一条很有特色的经验。

     上海市提出“1+1+1”的签约政策设计,居民在选择基层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还选择一家二级医院,就是区级医院,再选择一家市级的三级医院组合签约,提供给老百姓去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都让家庭医生深受签约居民的信任。

     刚才问下一步的工作,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广这些典型经验,加大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各地将优先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入手,做细、做实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达到签约一个、服务好一个。还要建立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让我们的家庭医生多管少管不一样,管好和管不好不一样,调动服务的积极性,发挥好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更多精彩文章:

     李克强:2017继续提高公卫补助!

     政协委员炮轰医生职称制度,呼吁解放医生!

     霍勇两会提案:请提高专培医生待遇!

     版权声明:本文为“医学界”改编文章,转载需授权,欢迎转发朋友圈

     责任编辑:Alice

    

     投稿邮箱:yxjtougao@126.com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