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危重病人”,北京急诊科看病规则正式变更!
2019/5/2 21:00:00陈朝阳 医学界

    

     “以患者为中心”这句话在急诊医学领域正在转变成“以患者病情为中心”。

     作者 | 陈朝阳

     来源 | 医学界

     5月1日起,北京市属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三甲医院,统一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简称“急诊分级”),将会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就诊优先级,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省市以政府文件推动“急诊分级”。

     根据《市属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施行)》,按照“急重优先”的原则,对就诊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区分“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拥有“插队权”

     患者是否接受、分诊如何做到科学,真正为需要的患者“争分夺秒”……这些都是北京“急诊分级”需要回答的问题。

     实施医院:诊疗秩序平稳

     根据北京市医管局统计数据显示,市属20家开设急诊的医院中2012-2013年急诊量为年均200万人次,2014-2015年为年均210万人次,2016-2018年达到了年均235万人次。有调查显示,在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非急症患者比例大约占30%到50%,甚至有个别的医疗机构高达80%。大量非急诊患者占用了急诊资源,造成急诊就医人数攀升、环境拥挤,影响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图为朝阳医院急诊科分诊台

     虽然是“五一”假期,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区域内依旧人头攒动,以三级、四级患者居多,候诊区域大屏幕除了显示患者姓名之外还显示分级等级。

     作为20家实施医院之一,朝阳医院是最早进行预检分诊的医院, 2015年开始信息化电子预检分诊。

     在朝阳医院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告知书摆放在显眼位置,患者宣教栏上也张贴着关于“急诊分级”的介绍材料。

     患者在分诊台进行分科之后挂号,完成挂号之后分诊人员通过询问病史,将血压、心率、脉动等数据输入电脑之后,急诊电脑系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级。

     “医学界”在现场观察到,虽然急诊患者众多,不过诊疗有序,并没有出现患者要求提高分级等级。

     在急诊内科候诊区,二十多位三、四级患者等待就诊,一名四级患者等待约20分钟之后走进诊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三、四级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不能确定,这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数量而定。濒危患者要求立刻进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危重患者10分钟内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这些患者将优先使用有限的急诊资源。

     政府发文:推动急诊均质化

     “急诊不急”曾是业内的老问题,北京此举除了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在北京市属医院急诊工作专家组成员、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看来也是对急诊价值功能的回归,将会推动北京急诊医疗服务均质化

     “先来后到”作为医疗行业常见的秩序规范,在急诊领域并不适用,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几分钟之差也许就是生死之别,推行急诊分级提升抢救的及时性迫在眉睫。

    

     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分诊大屏幕

     对大医院来说,“急诊分级”更显迫切,以朝阳医院为例,该院日急诊量在500—600人次,高峰时高达700人次

     “与基层医院相比,大医院急诊量一直在高位运行,必须保证运行效率、诊疗秩序和安全质量,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推行患者预检分级。”

     从医疗机构的“自选动作”到政府发文成为“规定动作”,郭树彬主任表示,北京此举很有意义开了个“好头”。

     “从专业角度来说急诊分级越早越好,以前北京市属20家三级医院也没有实现急诊分诊都全覆盖。现在政府牵头制定标准推广实施,可以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实现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预检分诊:精准识别出危重患者

     急诊预检分诊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特征,区分病情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过程。如何对患者科学合理分级,识别出危重症患者至关重要。

     主客观结合、动态调整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对于如何做好患者识别工作,郭树彬主任给出这样的答案。

     “预检分级是急诊科专业水平能力的体现,要保证分级的科学、公平和安全。信息化预检分诊系统虽然客观也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医务工作者丰富的急诊经验也很有参考价值,二者要结合。”

     除了主客观合二为一之外,郭树彬主任表示,预检分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固化和僵化,对于患者分级要动态调整,科学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患者的病情是变化的,评估之后要再评估,对候诊区域的患者我们也会密切观察和跟踪,会根据病情的发展再次调整分级。对于极少数需要特殊照顾的患者,也要给予人文关怀适度提升就诊顺序。”

     郭树彬主任认为,很多人认为急诊的功能是救命,实际上救命是急诊最基本功能,当下急诊要从救命到最大可能缩短患者病情发展减少器官功能损伤,必须通过快速、精准分诊阻断病情发展,让患者有更好预后。

     对话郭树彬:急诊要从高效率到高质量

     医学界:“急诊分级”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郭树彬:

     院方的能力和水平,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提升医务人员甄别能力,减少分诊误差提高精准度,保证患者安全。另一方面是患者的教育。

     我觉得行业需要“急诊分级”,患者教育不难做,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医学界:除了“急诊分级”之外,急诊领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变革?

     郭树彬:

     中国急诊的效率非常高,未来要从效率高到质量高,预检分诊之后下一步要分级诊疗。

     现在很多患者不应该出现在急诊科,三级医院急诊科也收治了与急危重症功能定位不相符的患者。预检分诊只是保证了门诊流水效率,急诊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分级诊疗。

     朝阳医院从简单预检到深层次分级诊疗做了好多年,效率效益提升很多。非急诊病人、慢性病患者应向下分流,三级医院不应该大包大揽,走廊加床的现象不应该出现在三级医院急诊科。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2018有多少医生选择跳槽?”

     “跳槽之后加薪多少?”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加调研

     更有奖品赠送!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