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所医学院能建成什么样子?校长揭秘了……
2019/7/1 21:11:42 医学界

    

     上周五,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的毕业致辞在朋友圈刷屏了。不少读者在惊叹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被黄钢校长成功“圈粉”。

     四年,一所医学院能建成什么样子?

     四年前,为优化整合上海医学健康类高等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上海市医教改革试点中组建成立,立志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健康人才。

     尽管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尽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要在医疗及教育资源丰富、知名医学院校林立的上海,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难度只会比想象更大。

     好在,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今年,上海健康医学院首届217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5%,高出上海市本科学历平均就业率16%;在已就业学生中,进入三级医院工作的占55%;还有不少毕业生进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医疗类企业工作。

     上海健康医学院迅速发展的秘诀何在?“医学界”与黄钢校长聊了聊。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

     怎么建?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2015年,正值上海市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将原来的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成上海健康医学院,由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担任首任校长。

     在当时,上海已经有5所研究型医学院校。

     “复旦、交大、同济、二军大及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都是全国著名院校,他们勇攀高峰、各有特色,代表上海、全国领先且国际知名,差异化发展成为我们唯一可选的道路。”

     但“差异化”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黄钢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

     “首先是找准定位,我们分析了当时其他院校的培养体系、学科设置,这些研究型医学院校主要以培养疾病诊治的高水平医学人才为主,但对于面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医学技术人员,康复专业人员的培养一直稀缺。

     其次是需求导向。由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健康发展亟待提升,健康人才的培养相较以往都更为迫切。除了上面提到的医疗技术人员,康复、护理人才之外,还有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医学影像、医疗器械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人才仍然存在很大缺口。”

    

     图:上海健康医学院主教学楼启明楼

     “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教育迫在眉睫,我们不做,谁来做?”黄钢有了底气,“社会紧缺的人才其他学校没做,我们做了;我们不仅做了而且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立身之本。”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反复考量和实践,上海健康医学院树立了“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学校开设的专业也从2015年的三大专业增至目前的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健康服务与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临床工程技术、医疗产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口腔医疗技术等14个本科和27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工程技术专业为全国首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填补上海市空白。

     “我经常跟老师讲,不要去跟人家比,追着别人跑,那是在用别人的标准虐待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能创造唯一,创造我们自己的标准?”黄钢认为,当自己的路成为唯一,而这条路恰恰又能引领健康能力的发展,这时候唯一就是第一!

     “许多人告诉我上海还要再建三到四个医学院,问我是否有压力。其实再建30个医学院也不要紧,他们攀登的是高峰,实际上山下风景独好。”黄钢笑道。

     怎么教?打造应用型人才的“尖子班”

     发展方向明确了,特色专业和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规划?

     “应用型和研究型医学院校没有水平高低之分,应用型也有高水平,而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恰恰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黄钢直言不讳,“坦率地讲,上海健康医学院要成为健康中国守门人的摇篮、医疗器械工程师的摇篮、医学影像工程师和国际化康复医师的摇篮,培养更多顶尖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为此,上海健康医学院发挥整合前院校的优势、着力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地。

     为了培养社区健康“守门人”,学校承接了上海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支援新疆的需求,推出了颇具特色的“3+2”新乡医定向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与研究中心落户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此后临床医学院的整个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临床教学建设都围绕着全科人才培养展开。

     为了强化养老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通过学科布局调整,开展《智慧医疗·健康养老》等学术研究,拓展养老服务研究新途径。学校连续多年高质量举办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创设国际护理教育论坛、海峡两岸三地健康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论坛、亚洲临床工程论坛开拓师生新视野。学校还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强化实践,建立了世界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国家集训基地。

    

     图: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护理技能大赛

     打造卓越的医学工程师,学校在医疗器械、医学影像等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中,贯彻“医工结合”、“新工科”、“产教融合”等元素,着力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目前建设企业参与率达100%,企业导师占教学团队比例超过50%,联合企业申报并获得专利69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市级教学成果奖6项,赋予了学校“新工科”发展的新内涵。

     2018年,按照新工科智慧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上海健康医学院开始培养面向健康医疗领域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开办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确立了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医疗健康行业,输送既懂医学,又懂得数据科学,掌握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管理等方面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作为学校的校长,只有对市场有清晰的了解,才能对专业细分及未来发展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对学子的将来有所交代。”

     教什么?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

     2018年10月,在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上,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大三学生石阳同学带领的团队以“指在掌握”智能手功能康复仪科技发明创造项目荣获一等奖,并一举拿下“现场最受欢迎奖”和“网络最佳人气奖”,成为全场唯一一支囊括了iCAN大赛全奖的队伍。

     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像石阳这样潜心探索,勇于创新实践的同学还有很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沈佳宜同学获得首届上海大学生创客大赛一等奖;护理学专业的刘玥同学在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邀请赛中一举斩获二等奖;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诸斌同学则在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夺得二等奖……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和鼓励创新创业的教育氛围。

     “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先了解问题,然后在理论上进行引导和指导,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得有趣,对于理论的掌握也很深刻,最后解决问题也恰到好处。”黄钢说,因为定位是应用型,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不能高举低落。

     “除了创新,我们还一直强调要找到身临其境的问题解决方案。”

     他解释道,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创造氛围,例如急诊急救,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的精神集中的状态。“当火山、地震来临时,你该怎么去抢救病人,这时候除了具备急救知识还需要配合、沟通的能力。此外,还要进行角色互换,当你躺在担架上,是不是也希望救援人员能够轻手轻脚一些?”

     今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主编《叙事医学》杂志将正式首发,黄钢担任杂志副主编。在他的心里,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核心内涵。

     如今,“叙事医学”成为上海健康医学院每位学生的必修课。临床医学院院长蔡巧玲告诉“医学界”,上海健康医学院已经将叙事医学的教育融入到实践之中,每学期学生到社区中实习,就是希望培养他们倾听、记录、讲述患者故事,与患者共情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搭建了现代化图书馆、医学长廊、医学人文名画主题馆、抗战中的白衣天使文博馆等,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

    

     “要始终记得你们是有温度的,你们面对的人也是有温度的,希望你们包含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正如黄钢校长在毕业致辞中所言,他希望每位学子带着温暖和温情去对待每一位患者。

     要突破?与国际化紧密融合

     在办公室见到黄钢校长时,他刚结束在英国和法国的访问。据悉此行收获颇丰,黄钢一行在伦敦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英国皇家全科医生学院及法国巴黎大学访问时,与这些世界顶级的一流高校签署学生交流及本硕连读项目等相关合作协议。

     为什么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黄钢认为,一所高水平的应用型医学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绝不是那种只埋头于具体事务的“井底蛙”,还必须具有高超的技能、开放的胸怀和国际化视野。

     “首先,高水平应用型的教学研究,目前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还不久。要学习最先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国外取经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其次,上海健康医学院作为新建医院,率先开展、对接国际化认证,另辟蹊径,能够更快打开局面,提升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建院4年来,上海健康医学院引进海外高校高水平的在线课程、精品教材、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圣伊丽莎白大学、克瑞顿大学、杜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德国安倍-格魏登应用技术大学、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巴斯斯巴大学东芬兰大学、芬兰Savonia大学、韩国大邱保健大学、中国台湾的义守大学及阳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近70多个高校及企业建立了校际、校企合作关系。双方通过专业认证、学分互认,采用3+1模式、4+0模式,对接有关专业的本科学士学位项目及本硕贯通项目,开展了“双学历”、“双学位”联合培养。

    

     此外,双方不仅互派交换生,进行中短期游学,还会选派教师赴海外进修、学习和实习;同时也会经常邀请海外大学高水平的教授、名师来学校进行讲学、交流及指导。

     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创立,不仅仅是一场创业,更是一场医学与教育的双项改革。

     “四年后,健康医学院是否建成了您心中的样子?”“医学界”向黄钢抛出了这个问题。

     “现在的健康医学院有了灵魂。”黄钢说,“我们在创造新概念,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都在一同成长。”

     “也许再过20年,不少医院的影像科、医疗器械科、康复医学科的医技专家多来自于上海健康医学院。也许等待他们的还有更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希望告诉他们,既已选择守护健康,便无惧风雨。”

     本文首发:医学界

     责任编辑:李兴鹏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