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女孩患手汗症:手像被水洗过,这种病年轻人高发
2021/11/8 19:02:14 医学界

    

    “我这是五行缺水”

     撰文 | 汪航

     “我怕有一天,我的手机会淹死在我手里”。

     近日,19岁女孩静静(化名)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求助,她双手多汗,像被水洗过一样,常常是“上课时还没写字呢,纸就先湿了”,手机屏幕也无法解锁,每天都需要拿卫生纸不停擦手里的汗水。

    

     患者手汗呈水滴状 受访者供图

     主治医师贺海奇告诉“医学界”,这是典型的原发性手汗症。因为双手出汗太多,此类患者形容自己是“水手”,对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不敢与人握手、不敢触碰别人的东西,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手汗多也是病,与神经异常有关

     从12岁起,静静就开始出现双手多汗的现象,尤其是紧张和天热时,出汗就更严重。

     起初,她并未在意,随着出汗量的增加,给她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手机屏幕无法进行指纹解锁;考试时还没写多少字,试卷就先湿了;指缝间常常形成“汗疱疹”,瘙痒、疼痛后又开始脱皮;不敢与他人接触交往,怕被歧视和嘲笑……

     贺海奇医生表示,静静的情况不在少数,“但大多数人并未认识到这种病,甚至更多的误以为是体虚”。

     他介绍,多汗症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手汗症是原发性多汗症的一种局部表现形式。临床中,原发性多汗较常见,属于体表外分泌腺过度分泌的功能性疾病,目前认为是由于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功能过度亢奋导致。该病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具体发病机理并不十分清楚。

     贺海奇医生解释称,人体大约有400万个汗腺,主要分布于手掌、脚底、腋下和脸部等区域,它们受到交感神经的控制,手汗症病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就如同电线中的电流过强,受其支配的汗腺(如同灯泡)就会分泌过多汗液。

     “造成的后果就是出汗比普通人严重,同时往往手掌冰凉。遇到天热或者密闭的环境,或者在紧张、焦虑情绪下,出汗会更加严重。症状严重的即使在冬天仍然手掌出汗,冰冷潮湿。除了手上多汗外,脚上、腋窝往往也爱出汗,有的患者头面部、腹股沟也出汗。”

     此外,手汗症患者每次发作多汗的时间长短不一,程度不同,但两侧对称,睡眠时不发作。依据症状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者表现为手掌潮湿;中度为手掌多汗形成小水珠,可浸透一条手帕;重度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的水滴。

    

    手汗症患者长期手掌湿润

     2015 年,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手汗症专家组统计了全国七大区(华东、华北、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共 73256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手汗症发病率为2.08%,东南沿海最高,将近3%。

     考虑到许多轻症患者的观念等客观因素,贺海奇医生认为实际患病人数可能被低估了。

     门诊中,他发现前来就诊的患者正在逐渐增加,仅去年一年就接诊了近120例手汗症患者,最小的4岁,最大的60多岁。

     “年轻人是手汗症的主要发病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会降低,自身产生的热量会减少,一般40岁以后症状会减轻。但这个病不会自愈,大部分年龄偏大的患者也是在年轻时就出现了症状,一直拖着没治疗。”

     如何告别“水手”生活?

     贺海奇医生介绍,如果轻度手汗症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不需要治疗,15岁以下的儿童可以酌情使用外用药物。

    

     贺海奇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针对中、重度手汗症患者,目前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含外用止汗剂、口服药、局部注射肉毒碱和离子电渗透疗法。

     外用药物是轻、中度手汗症患者的首选治疗,但长期坚持用药是一种挑战。其中,最常用的是铝盐制剂。铝盐的作用是堵塞汗腺腺管,从而以物理方式阻止出汗。可用于腋窝、手掌、脚底等区域。主要缺陷在于出现皮肤刺激、瘙痒、烧灼感。但新型水杨酸制剂已大大降低了这方面的副作用。

     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因其全身副作用而不作为常规使用。目前国外已研发出抗胆碱能外用制剂,并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离子电渗透疗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电离疗法)是手汗症人群可供选择的另一个治疗办法。可以使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但目前仍未完全了解清其作用机理。其主要缺陷在于需要长期坚持方能维持效果。

    

    离子电渗透疗法

     “注射肉毒杆菌毒素起到抑制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减少汗腺分泌,但需多点、反复注射,疼痛感明显。且费用高昂,疗效不会超过半年。”

     手术治疗方面,最新发布的《中国手汗症微创治疗临床指南(2021 年版)》中明确指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是当前治疗手汗症最有效且值得推广的方法,治愈率几乎百分之百。”

     据悉,这一手术是通过患者身体两侧的微小切口,置入胸腔镜定位后,用电勾切断相关胸交感神经链,阻断交感神经传导,从而减少手部出汗。对患者来说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主要副作用在于术后代偿性多汗(手掌出汗在手术获得解除后,躯干如胸背部、大腿等部位的流汗现象增加)的发生率较高,极重度患者因每日需多次更换内衣裤而后悔手术。”上述指南同时指出,虽然国内多中心万例手汗症患者术后治愈率达100%,但代偿性出汗的比例高达74.7%。

     正因如此,ETS也给临床诊疗留下了悬念和思考:在发病率方面,为何我国手汗症患者南方多于北方、内地少于沿海?为何有部分患者术后不发生代偿性出汗?手汗症是一种不影响健康的病理状态,用手术干预是否合理?

     贺海奇医生认为,随着研究认识的提高,新的手术模式下,严重副作用已很少见,更多见的是轻度代偿,在可接受范围。

     “要正确认识手术,不必太过担心,也不能啥都不管,做完后悔,现阶段只要合理选择患者和手术方案、防止手术适应证的扩大化,ETS 仍是治疗手汗症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来源:医学界责编:田栋梁校对:臧恒佳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狐臭有了“绿色疗法”,抹点别人的腋汗试试

     医生为救人成了被告,二审判了

     美国儿童开打新冠疫苗,和国内有啥不一样?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