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医院跳槽基层社康中心,这位主任怎么想的?
2021/11/17 19:07:30 医学界

    

     我是一名平凡的医生,但我想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陈医生,您来啦,快帮我看看,今天一大早醒来人就不舒服。”

     “大爷,不要紧张,只要坚持服药,定期随访,这个高血压不可怕,一定能够控制的。”

     “大妈,你的腹围都95cm啦,也该减肥、运动啦。”……陈义泉一边为慢性病患者量着血压、一边亲切地宣教着。扎根基层12年,陈义泉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守护百姓健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做百姓身边的“健康守门人”。今年8·19医师节,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长坑社康中心主任陈义泉获“2021年广东优秀基层医师奖”称号,是深圳唯一获此荣誉医师。

    

     儿时愿望成一生坚守

     早上7点30分,长坑社康中心已经开门接诊社区的病人。陈义泉一如既往的提早半小时到达长坑社康中心,穿上白大褂,打开电脑,召集各科室召开短会,多方了解各科室工作情况,安排布置每日工作任务。

     提早上班已经成了陈义泉的生活常态。出诊看病、量血压、做心电图、随访,替病人预约双向转诊……办公室狭小的空间里,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忙碌。不管是首次挂号的病人还是来复诊的病人,他都耐心细致地为病人讲解病情。

    

     干净整洁的长坑社康中心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不仅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妇科诊室、康复理疗室、预防接种室、检验室等,还配备了彩超、全科诊疗仪等一大批先进设备,让就诊者无需跑到区级公立医院,就可以进行检查和治疗。

     “你好!”陈义泉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给人的印象是干练、亲和,没有任何繁文缛节。谈起来到社康中心的原因,他告诉记者,“在社康中心工作很接地气,能零距离地服务居民。小时候看见村子里的赤脚医生,带着一个小红十字的医药箱,穿梭在田间地头、农舍村院,给村里人治病,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安康。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当年的场景,或许就是那时,我心里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真正成为一名医生后,陈义泉才发现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2009年在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他,经常看到急诊科有社康中心和私人诊所送来的急救病人,基层社区薄弱的抢救能力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恰逢国家发展基层卫生事业的政策在深圳大力推进,陈义泉二话没说主动要求到社康中心工作,将全副身心投入到发展基层医疗事业中来。

    

     “你一个研究生下去,你不觉得可惜吗?”当陈义泉把去社康中心的申请递交上去时,领导还挺惊讶,陈义泉说,“在大医院,我或许可以解除一位位患者的病痛。而在社区医院,我将开启更多人的健康生活。我喜欢社区里那种人们与医生之间类似朋友、邻居甚至是家人的感觉。在社区医院,我想我能成为这样一位医生,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身为骨科医生的陈义泉,刚到社康中心也会水土不服,但是他积极转变观念,查漏补缺全面提升,迅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参加各种形式的全科医师培训及岗位学习,从一名专科医生变成了全科医生;带领社康中心大力发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各级机构的公卫评估检查中均名列前茅,获得“国家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圳市十佳群众满意社康”、龙岗区“最具人气”“最具特色”“最具颜值”社康中心等称号。

     早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的陈义泉,回过头来看,觉得全科医学是很有技术挑战性的。

     “首先,我原来在骨科时,我可能只要知道骨科知识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作为全科医生,我的知识面必须很广。为什么?因为在社康,一会一个病人告诉我,感冒了吃了很多药还不见好,一会又过来一个病人告诉我便秘了,用了开塞露和通便药还是不见好。可以说,这些问题在专科上都不叫病,但是,现在我是全科医生,我就必须要不断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从而处理这些问题。”

     在他看来,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区别更多的可能是一种人文的关怀,这是全科医学独特的魅力。全科和专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把病人当成一个生物体、器官还是一个人。因为专科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可能最多只能把病人当成一个器官看。“专科必然会把病人当成一个分割体,而全科医学,则会把病人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这也是它最大的魅力。一个人不是因为病而病,而是跟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有关,他是有感情的,他所患的病跟他所处的环境、家庭是有关系的。我们需要随时了解患者的需要,全力保障他们的健康。”

     在被问到自己的工作经验时,他抓了抓头发、摸摸后脑勺,转身把书柜里的工作台帐放上桌面,而这十二本厚重的台账,份量可谓是“砸桌有声”,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工作的“助手”。“早上要干什么,下午要去哪里,晚上要总结哪些……我习惯每天把要做的工作分门别类的写清楚,进行系统有序的归纳整理,后面想查找的时候就一目了然。”

    

     在“H1N1”流感流行期间,带领科室成为全市首批甲流接种点;半夜和同事们成功救治一批食物中毒的患者;疫情期间上门随访时,不放过任何一个从疫区返乡人员;入户为老年人体检,走访大病患者……陈义泉觉得,这些工作虽比不上大医院医生做一台成功的手术那样让人惊心动魄,但成就感是一样的。“这就是医生的成长。”他说。

     自2009年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以来,陈义泉一个人带着团队数十人服务3万多名群众,在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患者解除病痛,排忧解难,用满腔热情服务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如今,居民和来深建设者选择到社康中心就诊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医疗业务水平要扎实、询问病情要仔细、查体技能要熟练、沟通要有耐心。选择经济的治疗方式、坚持电话及上门随访,也是我和就医群众建立信任的法宝。”

    

     做好群众基层医疗的守护神

     一直以来,陈义泉从软件、硬件两手抓,一方面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引进各类医疗设备,合理布局诊疗空间,推动中医科建设和中医药的应用等,一方面引进人才,吸纳更多年轻有为的医生加入社康,把长坑社康中心打造成为社区居民认可、群众信赖的基层医疗机构。

     如何让年轻的医学生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留住人才?曾经当过大学老师的陈义泉,培养教导学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科研能力和经验不足的医学生而言,迈好科研工作的第一步是极为重要的。陈义泉在一对一地帮助年轻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的同时,还教导他们学会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从临床实际出发,从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入手,发掘有价值的科研课题。慢慢地在科研工作中作出一点成绩。

     在陈义泉的悉心培养下,这些医学生已发展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有的通过踏实工作晋升了职务,转到其他社区担任要职。“主任平常教导我们要抛弃‘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大事做不得,小事不肯做’的浮躁和消极思想,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耐心地多做一些解释工作。平时以高要求、严标准要求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的社康中心的医生、护士‘文’能坐诊开药、‘武’能扎针救人,既懂得慢病管理,又擅于妇幼保健,还能操作各种专业检查……”长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刘富民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一系列筹备,2014年长坑社康中心中医馆正式投入使用,能开展11项中医适宜技术诊疗,每周还会约请中医主任下社康出诊,提高社康诊疗水平的同时,也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信赖及支持,让很多居民切实地体会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社区居民中,中老年人非常多,所以日常的门诊多数都是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疾病,对老年人要反复多次进行讲解、嘱咐。一直以来,从事基层医生工作的陈义泉,跟很多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成了老朋友。

     家住长发新村的隋阿姨,素有腰腿痛病史,一次疼痛加剧几乎无法行走,家人带她多方求医、花费不菲也没治好。听邻居说陈主任治疗腰腿痛很有一手,隋阿姨便在家人帮助下来到长坑社康中心。经过陈义泉的仔细检查,认为可以采取针刺、推拿、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仅仅半个月时间,只花费600元左右,隋阿姨的腰腿痛基本痊愈活动自如,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医20余载,变的是容颜,是日益精进的医术,不变的,是陈义泉的初心和医者情怀。“我是一名平凡的医生,但我想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发出自己的光和热。”陈义泉说:“作为基层的医生,我们是最接近老百姓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把好基层医疗的门,建立起群众对基层医生的信任,做好群众基层医疗的守护神。”

     来源:医学界智库责编:田栋梁校对:臧恒佳制版:薛娇

     往期精彩回顾

     寻找新冠病毒“天然免疫者”

     如何把病人留在基层?专访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

     揪心!4厘米刀片从眼睛扎进女婴头颅内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