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给医生发聘书,遇到这些事儿要强制报告
2022/9/2 19:15:29 医学界

    

     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治疗疾病一样重要。

     撰文 | 万顺顺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8月15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宋之君医生拿到一张新聘书“强制报告联络员”。

     这张聘书由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与普陀区卫健委联合,发给宋之君等24名来自普陀区内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等医疗机构的医生。

    

    “强制报告联络员”聘书发放现场(图中左4为宋之君医生)/受访者供图

     医生对强制报告并不陌生,今年它多次被提起:

     辽宁东港市某门诊医师为未满14周岁的女童实施人流手术,该女童多次被网友奸淫两次怀孕两次流产。接诊医师因未强制报告,被暂停六个月执业活动。

     7月,医疗博主“许超医生”收到2岁女童肛周长满了尖锐湿疣的照片,“如果存在性侵的情况,还要报警。”许超医生说的报警也是强制报告制度的要求。

     上述事件也反映出强制报告实施以来,还有诸多不足。医生应该怎么报告?向谁报告?特别是,强制报告以后如何保护个人安全、防止打击报复?

     上海市首次设置“强制报告联络员”,能解决医生的疑虑吗?

     医生举报有了对接人

     宋之君表示,强制报告联络员一般由医务管理工作人员担任,一方面会对报告内容进行把关,另一方面不会对外透露是哪个医生、哪个部门上报的。

     “临床医生发现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相关情况会先汇总到我这边,经过初步判断确认属于强制报告的事项后,再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书面向区委监委报告备案。”宋之君说。

     据他介绍,联络员的工作主要三个方面:组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上报网络,方便医生遇到疑似情况时进行上报;对本机构医生进行强制报告制度的宣教和培训,让更多的医生参与到这项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来;负责本机构的强制报告事件的梳理、上报和留档。

    

    聘书/受访者供图

     从2021年至今,上海市儿童医院共报告了5起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其中就有涉及儿童死亡的案件。宋之君发现强制报告有很多细节:有的时候需要通过一些技巧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时间,以便后续公安机关介入。

     就任强制报告联络员后,他正在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培训中多次强调,尽量不要让当事医生直接参与和家长的对峙中。”

     “现在我们医院在处理此类事件的时候也是这样,立案侦查阶段不需要医生去直接接触嫌疑人,而是由联络员配合公安机关取证。”

     上海市儿童医院曾接诊一位有呕吐症状的儿童,家长谎称孩子从小肠胃不好。实际诊断过程中,医生发现和家长说的不相符。加上儿童头部、身体有明显的伤痕,当天该医生就选择报警。

     后面一直是宋之君和公安、家长在接触。小朋友伤势过重宣告死亡,法医到场进行初步取证。

     设置联络员是普陀区检察院与区卫健委联合下发关于《医疗机构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工作提示》中的要求,《工作提示》从报告事项、报告流程、注意事项、报告责任、联络员设置等五个方面进行重点提示。

     有3点值得医生和医疗机构注意:

     1.应当按规定书写、记录和保存相关病历材料,在报案时将材料一并提交公安机关。

     2.应当注意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对和未成年人有关的信息予以保密。

     3.应当注意对报告人的保护,对报告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哪些情况需要强制报告?

     在宋之君看来,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治疗疾病一样重要。

     《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制度出台后,给医生一个保护儿童的依据。“以前医生可能会认为这是别人家的家务事,自己介入可能并不合适,不知道应不应该参与。制度出台后给我们一个法律依据,这些上报工作可以做得理直气壮。”宋之君说。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也有相关依据,第三十三条规定:医师应当向所在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机构报告的相关情形有2类: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普陀区检察院印制了强制报告工作提示卡发给医疗机构,“提示卡是塑封的小卡片,放在一线医生的办公室或者诊室中,也可以随身携带。”宋之君表示,急诊科、各外科、新生儿科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都是强制报告的重点科室。

     提示卡详细列举了4大类儿童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险的情况:

    

     未成年人被遗弃也是医院需要留意的重点。2018年至今,上海市儿童医院在普陀区人民检察院的协助下处置了4名滞留儿童。

     “关于滞留儿童,我们医院和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家长拒绝来院了解患儿情况,或者故意断绝电话、邮件等联系超过6个月以上,并且影响患儿正常诊疗、出院的,我们就会上报检察院进行进一步调查。如果检察院经取证确实符合遗弃罪的,会对家长进行抓捕,并移送法院进行审理和宣判。”

     宋之君表示在家长经过审判及服刑后,无论患儿最后是回到家长身边,或是因为家长不适合继续抚养而被移交给民政机构抚养。“最终小朋友能在相对于滞留在医院更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这对小朋友和医院都更有益处。”

     从追究责任到进入诊疗系统

     如何尽可能不放过未成年人侵害案件?宋之君表示,“先要让医生尽量报上来,因为医生可能不会把每一条法则了解得非常清楚,我们接受的培训更多。”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在2021年6月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所涉及。报告侵害事件不再是道德的选择,而是法定的义务。

     这意味着医生不按照要求上报可能被处罚。

     2021年5月,最高检研究出一项措施,检察机关联合相关部门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每案“是否报告”必查机制——只要在办案中发现强制报告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按规定落实强制报告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违法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让医生主动参与强制报告,建立联络人是措施之一,浙江省湖州市试点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管理,强制报告提示直接进入医生的诊疗系统。

     2022年4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做出尝试,医生在填写未成年人诊疗记录时,系统会自动弹窗,出现强制报告自动预警单元,提示异常就诊要素。

     “当着家长的面,不方便打电话报警。现在可以直接在系统里填写。”湖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说。

     此外,数字化管理也避免了医生报告后警方不及时处理。根据《浙江法制报》,当接诊医生前端填录完成后,异常诊疗记录会自动进入数据分发平台,第一时间线上向公安机关推送报案信息,并同步推送检察机关监督、卫健部门备案。

     来源:医学界校对:臧恒佳责编:田栋梁

     热文推荐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