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炎症性皮肤病造成严重负担,临床诊治如何“对症下药”? | 2022 EADV
2022/9/10 18:42:56 医学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型炎症细胞因子参与AD、PN、CSU发病,最新数据揭示沉重疾病负担。
2022年9月7日(意大利米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一年一度的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ADV)年会拉开序幕,目前大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全球皮肤病专家就领域内的前沿进展进行了精彩的探讨和分享。同属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特应性皮炎(AD)、结节性痒疹(PN)和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都是本届EADV年会的焦点。
作为中国最先获批用于AD治疗的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目前在国内已获批治疗≥6岁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中重度AD患者。本届EADV年会有多项分析结果进一步阐明儿童AD及其家庭的疾病负担,同时对于同样有2型炎症细胞因子参与的PN/CSU,本次年会的研究数据也填补了其以往疾病负担和流行病学的空白。盛会开启,“医学界皮肤频道”特撷取精华要点,以飨读者。
“一人患病累及全家”,儿童AD患者疾病负担惊人
儿童AD患者不仅要承受皮损、瘙痒等临床症状、可能合并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共病困扰,患儿的日常生活、睡眠和学习也常受到严重影响,更常给患儿父母等照护者施加沉重的负担。本届EADV年会上公布了来自意大利的全国性调查研究PEDI-BURDEN,该研究以网络方式收集了意大利全国160例符合标准的患儿资料,并与100名健康儿童进行对照,从多个角度评估了6-11岁中重度AD患儿的疾病负担状况。
研究的第一项分析评估了AD患儿及家庭成员的疾病负担和共病状况,揭示了其沉重的疾病负担。数据显示,AD患儿平均合并的共病数达到4.06,是健康儿童的近4倍(1.07, P<0.05),患儿家人平均合并的共病数也是健康儿童家人的近3倍(3.8/1.3,见图1);且六成以上AD患儿>25%的体表面积被皮损累及,绝大多数患儿的皮损存在于可见部位(见图2)[1]。


图1.AD患儿及家庭成员的合并共病情况,与健康儿童及家人的对比
图2.AD患儿的皮损范围和受累部位可见情况
第二项分析则针对AD患儿及父母睡眠质量下降和日间嗜睡状况,数据显示,AD患儿每年的总失眠天数约为健康儿童的10倍(91.7天/8.5天),其中因AD导致的失眠天数占2/3,患儿父母的失眠天数也是健康儿童父母的约4倍(86.7天/23.2天);在日间嗜睡天数方面,AD患儿(63.1天/6.5天)和父母(97.5天/25.8天)也呈相似趋势(见图3);以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睡眠质量时,AD患儿及父母的睡眠质量也显著更差,且重度AD患儿及父母的睡眠质量相对最差(见图4)[2]。

图3.AD患儿及父母的失眠和日间嗜睡天数,与健康儿童及父母的对比

图4.AD患儿及父母的睡眠质量NRS评分与健康儿童及父母的对比
PEDI-BURDEN研究的第三项分析,则聚焦了AD患儿的诊断、治疗以及疾病复发/加重情况,数据显示,92%的患儿正在接受AD治疗,局部外用和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非常普遍(治疗选择见图5),但仍未能有效控制患儿病情;高达91.9%的AD患儿在过去一年内经历过疾病复发/加重,平均发作次数达到7.6次,30%的患儿曾因AD前往急诊就诊,15%的患儿需因AD住院治疗[3]。

图5.AD患儿当前的治疗状况
用于儿童AD治疗,生物制剂维持安全有效表现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6-11岁AD患儿疾病负担相当沉重,且“一人患病、累及全家”,AD对患者家庭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因此能够显著控制病情的治疗手段,将成为AD患儿乃至整个家庭的福音。而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基于其临床研究中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已在我国获批至6岁及以上中重度AD患者的治疗适应证。
关键临床III期研究LIBERTY AD PEDS研究,评估了度普利尤单抗联合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TCS),治疗6至11岁重度AD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示度普利尤单抗可显著改善儿童重度AD患者的皮损、瘙痒和生活质量,治疗16周时的EASI-75应答率超过60%[4];另一项临床III期研究OLE则显示,度普利尤单抗用于6-11岁重度AD患儿时,可维持长期(52周)疗效和安全性 [5]。
此外EADV年会上还有两项分析,评估了AD对6个月-5岁患儿家庭产生的影响,首个分析纳入了LIBERTY AD PRESCHOOL研究共158例中重度患儿的情况,分析显示,采用AD家庭影响量表(DFI)评估的家庭影响总分,与照护者对患儿的整体症状评估及病情变化印象显著相关,DFI评分变动7分提示有意义的个体变化[6]。另一项对541名法国AD患儿父母开展的研究则显示,以DFI得分评估的父母受影响程度(轻度:4.3±5.6;中度:10.9±7.9;重度:15.2±6.8)和自费医疗开支,均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7]。
目前的6个月-5岁的AD患儿的治疗选择有限,医患双方都迫切期待着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度普利尤单抗已在中国仅获批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中重度AD适应症,而在FDA已获批用于6个月及以上的中重度儿童和成人AD患者的治疗[8]*。
PN和CSU的最新数据,值得临床医生充分关注
与AD同属慢性系统性皮肤免疫疾病的PN和CSU,2型炎症因子亦均参与发病。PN以存在多发、剧痒的皮肤结节、反复搔抓为特征[9],而CSU则临床表现为瘙痒性风团与血管性水肿[10]。PN和CSU均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数据和患者疾病负担评估仍非常有限。
本届EADV年会上就有多项研究,填补了这些领域的数据空白。一项基于英国电子病历数据库260万份病历的回顾性分析,评估了PN在英国的患病率及患者治疗状况。数据显示,经标准化调整后的PN患病率为0.09%(n=2917),与既往德国研究报告的数据相似;44.2%的PN患者(n=1290)接受了可能针对PN的治疗,局部外用和系统性使用糖皮质激素(30.3%/22.9%)占全部治疗的一半以上[11]。
另一项基于英国患者数据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则评估了2400余例PN患者的合并症、医疗资源使用和全因死亡率情况。数据显示,被纳入分析的AD、焦虑/抑郁、冠心病、糖尿病、HIV感染等共病中,PN患者除HIV感染外的合并或继发共病风险,相比健康对照人群均显著上升,全因死亡风险经调整后则相对上升28%(HR=1.28, 95% CI: 1.14-1.44);患者前往门诊/急诊就诊和住院,以及相应的医疗开支也相应上升[12]。
EADV年会上一项汇总欧洲五国患者数据的研究显示,有24%的CSU患者存在血管性水肿,这部分患者在躯体症状/精神状态、焦虑/抑郁程度(以相应评分评估)、生活质量(以DLQI评分评估)、病情控制状态(以CSU评分评估)、急诊和住院风险等多个方面,都有比未合并血管性水肿的患者显著更差或更差的趋势(如图6),提示血管性水肿会显著影响CSU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13]。

图6.血管性水肿对CSU患者误工、工作能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结
AD、PN和CSU作为慢性系统性皮肤免疫疾病,2型炎症因子参与了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本届EADV年会上,围绕儿童中重度AD、PN和CSU方面的多项研究揭示了沉重的疾病负担,且均亟需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而度普利尤单抗已被证明在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AD中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信随着皮肤学界同道的不懈努力,药品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突破性治疗手段,全面惠及这些患者。
*:度普利尤单抗目前在中国仅获批用于外用药控制不佳或不建议使用外用药的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本品可与或不与外用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6岁以下儿童AD、PN、CSU的适应症尚未在中国获批,此处仅供学术交流。
相关推荐:《聚焦2022 EADV精彩内容,看AD生物制剂治疗最新进展!》参考文献:[1]Galli E, et al. High Burden of Disease and Comorbidities in Children Aged 6–11 Year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nd Their Families: A Survey Study on Daily Experience (PEDI-BURDEN). EADV 2022.[2]Baiardini I, et al. Impaired Sleep Quality and Increased Daytime Drowsiness in Patients Aged 6–11 Year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nd Their Caregivers: A Survey Study on Daily Experience (PEDI-BURDEN). EADV 2022.[3]Neri I, et al. Children Aged 6–11 Years With Moderate and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Frequently Experience Disease Flares (PEDI-BURDEN). EADV 2022.[4]Paller A S, Siegfried E C, Tha?i 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upilumab with concomitant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in children 6 to 11 years old with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2020, 83(5): 1282-1293.[5]Cork M J, Tha?i D, Eichenfield L F, et al. Dupilumab provides favourable long‐term safety and efficacy in children aged≥ 6 to< 12 years with uncontrolled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results from an open‐label phase IIa study and subsequent phase III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J].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21, 184(5): 857-870.[6]Paller A S, et al. Meaningful Change Threshold for the Dermatitis Family Impact (DFI) Questionnaire for Parents/Caregiviers of Children Aged 6 Months to <6 Year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D). EADV 2022.[7]Taieb C, et al. The family impact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under 6 years of age : a French evaluation. EADV 2022.[8]2022 FDA Label-Dupilumab.[9]Leis M, Fleming P, Lynde C W. Prurigo Nodularis: Review and Emerging Treatments[J]. Skin Therapy Letter, 2021, 26(3): 5-8.[10]Dobrican C T, Muntean I A, Pintea I, et al. Immunological signature of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J]. 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 2022, 23(6): 381.[11]Bahloul D, et al. 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Prurigo Nodularis in the UK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THIN Database: A Retrospective Database Analysis. EADV 2022.[12]Morgan C, et al. Incident comorbidity, resource u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prurigo nodularis: a UK retrospective database analysis. EADV 2022.[13]Balp M M, et al. Burden of angioedem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amongst the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EADV 2022.
[4M编号:MAT-CN-2221106;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本编号仅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所涉及的赛诺菲相关药物所属治疗领域科学和临床数据来源真实性的确认,不作为赛诺菲对本文章全部内容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的确认和保证;
本文章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学术交流或了解医学资讯目的使用,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本文章所含信息不应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建议。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热文推荐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