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官宣,安徽两名医院干部被查
2024/4/1 医学界

    

     “医学界”晚讯,不错过每个医疗热点。

     整理丨赵静

     医疗反腐

     同时官宣,安徽两名医院干部被查

     10月26日,安徽省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安徽两医院干部被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徐红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怀宁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基建办副主任杨炼涉嫌严重违法,经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怀宁县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安徽网)

     行业动态

     香港特区政府:长远建立“第一层审批”药物注册机构

     10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2023施政报告正式公布,当中宣布长远建立“第一层审批”药物注册机构。施政报告提出,成立“香港药物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中心”,建立“第一层审批”的药物注册机构后,香港将不再依赖其它药物监管机构,而直接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在本港审批药物。此外,特区政府亦鼓励海内外药企赴港开展研发及临床试验,同时亦将会推动中国香港以观察员身分加入“国际医药法规协调会议”,以熟习及推展药物规管的最新发展,为长远发展香港成为国际药械权威机构铺路。(21世纪经济报道)

     《“创新医防融合,共筑健康中国”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近日,健康中国研究网络共同发起人会议暨医防融合论坛(2023)在京举办。会议发布了《“创新医防融合,共筑健康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共识》从国家政策导向出发,界定了医防融合的内涵、意义、目标、理念,并从体系建设、制度保障、技术赋能、宣传引导等多方面阐述了医防融合的路径和模式。(经济参考网)

     国家药监局就《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10月24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品现代物流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征求意见稿从组织机构与人员、设施与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求等多个方面提出意见。征求意见截止2023年11月10日。(中国药闻)

     全国中成药集采将落地河南,平均降幅49.36%

     近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发文,明确河南省将于10月31日执行全国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河南省医疗保障局相关人员介绍,本次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河南省参与的品种包括冠心宁、香丹等12个品种,中选品种平均降价幅度49.36%,中选产品剂型规格齐全,当前临床使用的主流产品大多中选,可有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河南日报)

     医院动态

     亚洲首个接受宫内心脏手术的孩子5岁了

     10月24日,五年前曾在新华医院接受宫内心脏介入治疗的芯宝(化名)再次接受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儿心血管专家孙锟教授的诊查,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过瓣压差在10mmHg以内,主动脉瓣无明显反流,肺动脉瓣无明显反流,芯宝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这意味着亚洲首例单中心胎儿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达到预期效果。(文汇报)

     跨越沪琼两地,国内首例儿外科远程手术“隔空”实施

     10月25日上午,一台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及其附属海南医院,也就是三亚妇女儿童医院的手术室里,“隔空”成功实施。在5G技术的支撑下,主刀医生不出上海,却成功为身在海南的患儿摘除了发育不全的性腺,这也是国内首例儿外科远程手术。(看看新闻)

     社会关注

     婴儿打疫苗后死亡,卫健委:在等尸检结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家中2个月大的婴儿凌晨离奇死亡,疑因在当地医院接种乙肝和脊灰疫苗所致。

     10月25日上午,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卫健委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已经派专人负责处理此事,目前正在等待尸检结果。“先期的35000元鉴定费用已由涉事医院进行垫付,尸检结果一般需要等30个工作日才能出来。”该工作人员说。(大象新闻)

     天津出现肺吸虫病例?官方辟谣

     据天津辟谣官微消息,接举报,网上正在传播“天津出现一种新型传染病——肺吸虫病,已导致数百人感染,其中10多例死亡”“天津市已发现了500多例肺吸虫病例,其中有10多例死亡”“一天确诊5000人”等相关信息,引发部分市民恐慌。经核实,以上内容为虚假信息。今年以来,天津市专业部门未接到肺吸虫病例报告。(新京报)

     医学前沿

     周彩存团队领衔两项肺癌研究获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学者主导的肿瘤研究迎来历史时刻。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领衔的两项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LIBRETTO-431研究和PAPILLON研究在2023 ESMO年会同步亮相,两篇研究论文也同期刊发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彩存教授更是同时位列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这两项研究进一步证实,及时、全面的基因组检测将为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始治疗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这是中国肿瘤研究领域首次有同一位中国学者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双重身份在NEJM同刊发表两篇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在世界医学最高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给出中国方案。(周到上海)

     石汉平团队发文阐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年龄与癌症的关系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AMA Netw Open发表题为“New-Onset Ag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Cancer Risk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报道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不同年龄发病与癌症发生的关系。北京世纪坛医院博士生刘宸安、刘通,贾平平教授,开滦总医院张青松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为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

     来源:医学界综合整理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推荐阅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