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急性肠梗阻怎么处理?5大要点需知晓!
2024/4/1 医学界

    

     临床必备!

     肠梗阻是腹部常见的疾病之一,为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导致一系列的肠壁组织损害和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一旦发生梗阻,可造成患者全身生理上产生紊乱,并导致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发生变化,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那么,急性肠梗阻该如何治疗?在医生站APP上线的“急性肠梗阻的诊疗要点”相关课程中就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们来一起学习吧!

     肠梗阻的分类

     机械性肠梗阻

     肠道内容物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足够大小的肠腔、肠襻的分节性收缩和蠕动、肠壁正常的神经支配和血液供应。

     不管是肠道内在还是肠道外,先天性、损伤、炎症、肿瘤或其他(如黏连、疝、异物、妊娠等)因素引起的肠腔狭窄,导致肠内容物的运行受阻,都可造成机械性肠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

     肠襻运动障碍(腹膜炎、脊髓损伤、电解质亲乱、药物所致)或肠壁神经节缺如(巨结肠)则引起动力性肠梗阻,最常见者为麻痹性肠梗阻,通常发生在手术后,是对急性腹腔外因素或腹腔内炎症条件的反应。

     血供性肠梗阻

     肠壁血供障碍,如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肠缺血等,则引起血供性肠梗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呕吐、腹痛、胀痛和停止排便排气为急性肠梗阻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呕吐

     间歇性或持续性的恶心、呕吐,该症状出现的时期较早,以十二指肠、小肠梗阻多见。

     胆汁样呕吐物提示梗阻为小肠上部,而类便样呕吐物则多为结肠梗阻。呕吐物如呈棕褐色或血样,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呕吐呈溢出性,则提示麻痹性肠梗阻。

     腹痛

     间歇性绞痛的程度和部位可因梗阻近端扩张肠道的不同而变化。

     小肠梗阻时,脐周剧烈疼痛提示小肠梗阻。急性发作的剧烈疼痛,逐渐加重或疼痛部位固定,腹痛间歇期不断缩短以至成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提示穿孔或回结肠绞窄。腹部触诊时疼痛加重,提示腹膜刺激征或穿孔

     那么除了呕吐腹痛,肠梗阻还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河南宏力医院任训雷医师在医生站APP《消化急症的分析与诊疗——急性肠梗阻的诊疗要点》的课程中给出了答案。赶紧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直接免费试看,和小界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下载医学界医生站APP,可免认证48小时观看所有课程,赶紧来试看!

     肠梗阻的诊断

     根据痛、吐、胀、闭四大症状和腹部可见的肠型或肠鸣音亢进等,一般可作出肠梗阻的诊断,影像检查对确定是否肠梗阻帮助较大。

     肠梗阻的诊断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①鉴别机械性肠梗阻与动力性肠梗阻,形成梗阻的病因学诊断。

     ②区分部分梗阻和完全性梗阻。

     ③明确是否发生了绞窄,重要病史可提供线索:腹腔手术(粘连)和腹部病史(腹腔内肿瘤或炎症性肠病)。

     ④体查中应仔细检查有无疝的存在(腹股沟和大腿内侧区域)。

     ⑤需要检查大便常规和隐血,若出现异常则表明有肠绞窄的发生。诊断流程中建议:①所有怀疑肠梗阻的患者都应该行腹部平片检查

     ②对于平片不能确定的完全性或高位肠梗阻患者应行CT扫描,CT对于梗阻程度和病因的鉴别优于平片,可进一步指导治疗计划。

     ③若CT上大量征象显示绞窄,则表明应降低手术介入的门槛。

     ④磁共振成像和超声可以作为CT的替代选择,因为其具有类似的敏感性且能识别梗阻的病因。

     ⑤经过48小时保守治疗仍未见好转的患者应考虑行对比造影检查,可排除需要手术的小肠梗阻。

     ⑥非离子型低渗对比剂可替代钡剂行造影检查,对小肠梗阻进行评价和诊断。

     肠梗阻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基础,无论是否手术,适度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和中毒,缓解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等症状。药物有液体、抗生素、营养液、抗分泌药、止痛药、止吐药、激素等。总体要因人而异,大多数肠梗阻患者不能经口用药,静脉给药最合适。

     补液

     大部分急性肠梗阻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体液丢失,故应常规补液,但大量补液会引起肠腔分泌过多。一般1-1.5L/天,以葡萄糖、生理盐水为主,并结合患者呕吐、缺水体征、尿量、电解质等个性化选用。

     抗生素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显著减少因肠道菌群移位所致的感染、中毒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使用抗生素时应包含抗厌氧菌

     镇痛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应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强阿片类阵痛药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抗胆碱类药物可用于阿片类药物单药控制不佳的腹部绞痛,还可抑制胃肠道腺体分泌,减少肠液猪留。

     止吐药止吐药有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适用于梗阻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引起腹部绞痛,完全性肠梗阻不推荐使用

     生长抑素类药物

     通过抑制胃肠、胰腺及胆汁分泌,可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液体积聚,有利于恢复肠壁血液循环,消退炎症,促进肠管再通和肠黏膜对消化液的吸收,同时降低肠腔内压,防止部分梗阻变为完全梗阻,可有效应用于肠梗阻的治疗。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中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措施。有效的胃肠减压可以促进梗阻的解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的胃肠减压是鼻胃管减压,由于幽门的作用,胃管不能有效减压小肠,对高位梗阻有效,对低位梗阻效果差

     肠梗阻导管可在肠蠕动下到达梗阻部位的近端,更接近梗阻的部位,减压效果明显优于鼻胃管。肠梗阻导管的应用改变了单纯性小肠梗阻手术率高的现状,使大部分单纯性小肠梗阻在非手术治疗情况下得到缓解甚至治愈

     肠道支架

     恶性肿瘤是造成急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8%-29%的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会发生急性或亚急性结肠梗阻。

     手术虽有效,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支架植入技术是目前广泛用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治疗手段。结肠支架能够快速缓解梗阻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具有微创、安全、快速解除梗阻等优点,已经成为解除结肠、直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了解了药物治疗,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哪些术式?适合哪些患者?都在课程中有所讲解哦!

     课程还有哪些免费福利?医学界医生站APP课程版块全新升级,支持在线预览讲师课件

     目前《消化急症的分析与诊疗》已经上线的讲课课件统统免费领!!

     想了解更多消化急症处理方式及急性表现识别、诊疗要点总结,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直接免费观看《常见肺部疾病与影像解析》课程、在线预览讲师课件!

    小界特别提醒:已经下载APP的用户更新最新版即可抢先体验课件预览功能还不赶紧来试试!

    

    戳“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临床技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