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
2021/8/24 19:36:26 每天的解忧书馆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说:
“写作,是这个时代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在任何时候,只要有纸笔,你都可以写作。
你既可以在写日记中发泄情绪,也能通过写文章赚取稿费。
写作,是最低成本的增值方式。


写作,可以改变命运
法国作家罗兰说: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写作,是没有门槛的。
哪怕你出身普通,初中毕业,只要多读书,也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多年前,一本《我是范雨素》爆红。
范雨素是这本书的作者。
但她更多时候,是一位育儿嫂,也在餐馆里做过服务员,住在300元每月的8平方米单间里。
范雨素只读过初中,20多岁结婚,遭遇老公家暴,她带着女儿独自打工生活。
在枯燥的日子里,她非常喜欢看小说和杂志,还会去参加“工友之家”的文学小组。
“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
看多了小说,她就开始写关于自己的故事,在网上陆续发表。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们活着,我们挣扎,我们照常活着。”
范雨素写出底层人的卑微挣扎,也写下自己的痛苦遭遇。
一字一句,直戳人心。
后来,这种质朴无华的写作风格,受到无数网友的喜爱,出版社也连夜打电话找她出书。
人活着,除了吃喝拉撒,也要关心一下灵魂。
喜怒哀乐,无法与人诉说,那便写出来吧。
文字,寄托你的愁思,排解你的苦难。
久而久之,写作无形中改变了你的生活方式、思维角度,从而让命运发生转机。
史铁生《答自己问》中写道:
“写作就是要为生存找一个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和镇静的精神过程。”
写作,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写作,是最好的自律
记者采访作家严歌苓:“你为什么能写那么多本书?”
严歌苓回答:“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写作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芳华》、《金陵十三钗》、《妈阁是座城》,严歌苓的作品多次被搬上大荧幕。
无限风光之后,严歌苓一直过着十分自律的生活。
每天写作六小时,每隔一天就要运动1小时。
有时候,她两个月就能写出一本小说,然后不断修改。
“第一遍改我会删去很多字,第二遍改又会删去很多字,《陆犯焉识》我从40多万字的原稿中删掉了10万多字。”
严歌苓的爷爷,在40岁就自杀了。
她们家族都有轻微的抑郁症,性格敏感。
严歌苓也是如此,她晚上很难睡着,经常失眠,听到窗外的声音,都会觉得刺耳。
在这种心理下,严歌苓通过写作,来排解心中的情绪。
作家林清玄曾经说:
“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
人们常常以为,写作需要天赋。
其实不是这样,写作就像跑步一样,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形成肌肉记忆。
越写作,越自律。
把刷视频、看八卦的时间,用来写作,你慢慢的就会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
同一件事,别人看到的是热闹,而你却能分析背后的原理。
写作一开始很难坚持,但只要持之以恒,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优秀。
余生,花点时间,写点什么。


写作,为了安静下来
周国平说:
“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
这个世界很喧闹,微博上热搜不断,几亿的阅读量。
我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容易被分散,原本1个小时可以完成的工作,却不断被消息打断。
写作,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
作家七堇年说:
“生活常常令我暴躁,唯独写作的世界是令我平静的。像在大雾的清晨于林中漫步,你心有山海,身轻如燕。”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满了四五个本子。
有一次,我翻看日记本,才发现自己过得有多自卑:
5月18日:
“每一次和同事吃饭,都很难受。因为是很卑微的自己,丑小鸭,没有出色的学历,背景,外貌,我好难受。”
7月30日:
“最近跟一个项目,累心,常常被改的鸡零狗碎,没有任何用,反反复复,好想休息。”
那一年,日记里全是这些压抑的文字。
我知道要是再这样下去,会把自己憋出病来。
于是那一年,我果断辞职了,好好休息了几个月。
之后去了新公司、新环境,情绪才有所改善。
写作,是一次自救。
写出潜意识里的想法,面对真实的自己。
那些赤裸裸的悲伤、痛苦,全在文字里展现出来。然后,你才能读懂自己,调整人生方向。
作家余华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在写作和回忆里,不仅可以无限次重复生命,还可以选择生存的方式。”
写作,可以填补生命的遗憾。

常有人问:30岁才开始学习写作、英语、音乐,靠谱吗?
最多赞的回答: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写作,是精神世界的保护伞,也是提升生命层次的阶梯。
愿你,常写作,多读书,爱自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