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修养:见世面,守良知,会藏拙
2021/9/1 11:13:35 每天的解忧书馆

    

     听过这样一段话:

     “人生在世,支撑你走到最后的,一定是人品和修养。”

     修养,是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一个见世面、守良知、会藏拙的人,越活越顺利。

    

    

     见世面 懂人心

     “什么叫见过大世面?

     饱读诗书,行万里路。懂得人性的复杂,见过世间的美好。”

     见过世面的人,能承受最坏的结果,能享受最好的生活。

     56岁的苏敏,开着一辆汽车,从郑州出发,开始自驾游。

     她是家庭主妇,是母亲、妻子、外婆,承担起家务琐事。

     每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伺候老公,抚养儿女,患上中度抑郁症。

     苏敏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说话说着就哭泣,对生活没有兴趣,最后被送进了医院。

     2020年,9月24日这一天,苏敏想要逃离这压抑的一切,去过自己的生活。

     “我不想再给家人干活了,我想一个人出去转转。”

     两个多月,5000多公里,一个人,一辆车。

     途经十几个城市,西安、成都、昭通、玉溪、丽江、香格里拉、保山……

     她在旅途中收获崭新的生命,饱览无限风景。

     56岁的苏敏,活出18岁的潇洒。

     她说:“年纪大了依然要去见世面,不再因为生活琐事生气,结交新朋友,而不是每天活在痛苦里。”

     一个人为什么要见世面?

     知乎网友回答:

     见过世界的另一面,就会知道人外有人,保持谦卑谨慎;

     见过不同阶层的生活,就能学会尊重他人,把握分寸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尝遍万种滋味。

     见世面,是开拓眼界的机会。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为富贵而折腰,也不因贫穷而自卑。

    

    

     守良知 修人品

     很喜欢这句话:

     “人生最大的自律表现在:心底里有良知,头脑里有思想,言行中有修养。”

     良知,是做人的底线。

     人品,是处世的准则。

     我们公司有一个主管叫吉哥,平时工作特别“龟毛”。

     他把项目利润扣得死死的,不给供应商留水分。

     但奇怪的是,供应商、客户都愿意跟他合作。

     我起先想不通为什么,直到有次看见一个小细节。

     那一天,吉哥的玻璃杯不小心裂缝了,要拿去丢了。

     在丢之前,他特意找了纸盒子,把裂缝的玻璃杯装了起来。

     然后拿着圆珠笔,在纸盒上写了四个字:“内有玻璃”。

     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怕清洁工人被这玻璃杯扎到手。

     就如这一件小事一样,吉哥看起来抠门无情,但是供应商、客户都觉得他做事细心。

     他不会出任何差错,总把所有细节考虑清楚,绝不触碰底线,在投资行业有这么一种说法:

     很多投资者,不看创业公司项目如何,只看老板的人品和性格。

     因为投资一个公司,其实是在投资一个人。

     一个人能够守良知、修人品,方能在事业上开拓出一方天地。

     良知,就像是一棵树的根系。根系稳定,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大学》中写道: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良知比对错重要,察己比律人重要。

     世俗艰难,但依旧要守住良知,因为这是一切的底线。

    

    

     会藏拙,不显摆

     《围炉夜话》里说: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

     一个有才华的人,要懂得隐藏自己的锋芒,避免招致祸害。

     人生在世,有三个不可外露:

     财不外露、怒不外露、才不外露。

     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故事。

     杨修是个聪明机智的人,他很喜欢在曹操面前显露才华。

     有一次曹操命令军队休整,面对明天的战事,大家都很迷茫。

     部署前去探探口风,而曹操正在喝鸡汤,说了几句:“鸡肋、鸡肋呀。”

     部署不懂曹操是何意思,而一旁的杨修立马就猜到了。

     他迫不及待地显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看了曹丞相心里也没有底了,恐怕是要放弃了。”

     这句话一传出去,整个军心溃散,人人都开始收拾行李,想要逃走了。

     曹操知道后,立马下令杀了杨修。

     杨修,错就错在不懂得“藏拙”。

     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傻人却有傻福。

     有句话叫做:“眼看他起红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越是显摆自己的财富、才华的人,越容易摔跟头。

     因为这样的人,往往失去了警惕性,看不见眼前的灾祸。

     人这一生,要学会一个“藏”字。

     隐藏,藏拙,藏怯,藏慧,藏光。

     真正的藏拙是,于乱世中韬光养晦,于低谷时大智若愚。

    

     看过这样一段话:

     “人与人的差距在于:

     表面是财富的悬殊,实际是福报的差距;表面是人脉的多少,实际是人品的高低。

     每个人看起来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往往就是这一点决定了命运。”

     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是:见世面,守良知,会藏拙。

     守住本分,不忘初心、修炼品行,走到哪里都能逢凶化吉。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