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爆红背后: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才是真正的顶流
2021/9/27 13:33:52 每天的解忧书馆

    

     最近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晚会再度刷屏。

     从簪花仕女图、水墨画到少林武功,网友直呼,河南卫视这是打通了文化的任督二脉呀。

     河南,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中原”之称,更是华夏历史文明之源。

     而河南卫视的爆红,也说明一个真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是真正的顶流。

    

    

     千年古都,文化之根

     河南一直很低调,河南卫视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古代,河南却是真正的文化中心。

     先后有20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大,分别是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

     正所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华事。

     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河南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迹,历史学家称河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其地下文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出土了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文字。

     出土的甲骨文上也出现了第一个“中”字,开启了几千年的文明史。

    

     《史书》中记载: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文化中心,中原必争之地。

     儒学、道学、佛学均与河洛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创立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

     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王室的图书管理员,他创立了道家学说。

     佛教,最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寺”。

    

     司马光曾经写道: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千年文化,灿若星辰,一直照耀着中华大地。

     作为华夏儿女,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古人们留下来的智慧。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

    

    

     筚路蓝缕,万里同宗

     “当你看到千年苦难与辉煌,你会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风骨从何而来。”

     我们的骨子里,总有一股韧劲。

     那是不怕输、不认命、不放弃的意志,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义气。

     前段时间,郑州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央视新闻特地报道了农民工袁格兵的事迹。

    

     7月20日那一天,袁格兵正在买东西,听到公交站台附近有人呼救。

     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里,将求救的三人转移。

     随后,又看见不远处有一位老人即将被冲走,袁格兵抱住老人,撤离到安全地带。

     就这样,在16个小时里,他救了50多个人。

     而袁格兵自己,早已被石块刮伤,手机、身份证、银行卡也被冲走。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无数坚强的人,撑起了中华脊梁,顶起来一片天地。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而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世事难料,福祸变化莫测,不变的是那百折不挠的意志。

     无论经过多少变迁,我们依然相信是千年风骨,让华夏屹立不倒。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最近,《你好生活》节目去探望一位85岁的老人。

     他叫程相文,来自河南,一辈子都在种玉米。

     1963年,程相文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

     为了缩短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周期,他从1964年开始,每年到海南加代繁育玉米种子。

     饥饿、炎热、蚊虫叮咬,程相文就这样在玉米地里耕耘了55年。

    

     而在他的努力下,选育出36个玉米新品种。

     亩产提高至600多公斤,增加经济效益5亿多元。

     当受到称赞,这位85岁的老人回答:

     只是社会分工不一样,我这辈子就想干好这一件事。

     主持人撒贝宁如此评价老先生: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功成名就时,不必有我的名字,但是艰苦奋斗时,我一定会在其中。

     有人问,什么是真正的顶流?

     不是哗众取宠的流量明星,而是国家之脊梁,社会之英才,文化之底蕴。

     当这些人成为学习的榜样,一个民族才能走得更长远、更踏实。

    

     “挺立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高望远,才见云阔天高。”

     河南卫视爆红,是因为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溯源千古,唤醒了文化自信。

     所谓的顶流,不应该是爱豆小鲜肉,更不是舶来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在未来的舞台上,我们应输出更深厚的中华文化,以创新之势、博古之意,提升凝聚力。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