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的人:看远、看淡、看透
2021/11/1 17:42:06 每天的解忧书馆

    

     很喜欢这段话:

     “一个人越活越通透,有三看:一看远,二看淡,三看透。”

     万事自有定数,心中何必牵挂。

     余生,慢慢看淡,静静品悟。

    

     看远人生,提升眼界

     电视剧《温州一家人》,周万顺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远在意大利的表舅回国,答应带他的一个小孩,出国赚钱。

     大家都认为,应该把16岁的儿子送出国,这个年纪可以打工。

     而12岁的女儿出国,还要继续念书,不能赚钱,反倒要投入更多钱。

     周万顺却决定,把祖宅卖了,供12岁的女儿出国学习。

     全村的人,都骂周万顺:“你疯了吗?把祖产卖了?送儿子出国打工多好呀!”

     周万顺淡定说:

     “如果把儿子送出国,他是能打工赚钱,可是他听不懂意大利语,这一辈子也就是打工,不会有出息。

     可是女儿才12岁,她很聪明,可以在那边学习意大利语,以后不仅能赚钱,还能当大老板管理别人。”

     在许多年后,女儿阿雨学习成绩优异,在意大利当地创业,成为有名的女企业家。

     人生要看远一点,不要局限于当下的利益,而是要看到更远的收获。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有一种原则,叫做“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就是每做一件事,想到的都是十年以后的影响。

     比如读书这件事,在当下是很费时间。

     可是在未来,它却能让你有更宽更广的格局,更体面的谈吐和观点。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去。”

     《孙子兵法》中说:

     “求上得其中,求中得其下,求下无所得。”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事情有个更高更远的目标,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真正的强者,都是能沉住气,面朝未来,放远登高。

    

     看淡得失,自在坦然

     “看淡人世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越是在意某件事,越容易被它伤害。

     梅子有两个好闺蜜,从小一起长大,工作也在同一个地方。

     后来,三个人约出去玩,拍了不少美美的照片。

     梅子很开心地把合照发了朋友圈,而且还把每个人的照片都晒了一下。

     等她去看闺蜜的朋友圈,却发现她们发的合照里没有自己。

     那一刻,梅子感觉被抛弃、被背叛,心中特别难受。

     她打电话跟我聊起这件事:“我想把她们都删了,气死我了,都是塑料姐妹。”

     我说:“也许她们只是随意选的照片。你别看得太重要了。”

     梅子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依旧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其实,很多事情不一定非要争个对错,最后伤害的反而是自己。

     往事随风去,余生不回头。

     看淡一点,活着更轻松。

     心头若是堆满了琐事,如何能让好事发生呢?

     作家林清玄写道:

     “看开是福,看淡是幸。”

     在红尘里打滚,总会遇到一些鸡毛蒜皮,不如选择放下。

     凡事看淡,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看透人性,悲喜自渡

     《教父》有一句台词:

     “那些一眼就能看透人性的人,注定命运非凡。”

     金钱,最能考验人性。

     很久以前,因为姑父生病住院,表弟跟一个亲戚借钱。

     亲戚给他发来一张存款的截图,说我自己也缺钱,确实借不了。

     表弟没说什么,回复了一句“好”。

     那件事之后,正在上大学的表弟,开始出去打工。

     白天在餐厅里当服务员,晚上去酒吧里做销售,还想尽办法去拿奖学金。

     后来我问他:“记得你以前花钱挺大手大脚的,怎么突然这么勤奋了?”

     表弟说:“没办法,缺钱的日子太难,借钱更难。我现在必须自己赚钱生活费。”

     成年人的生活,都是悲喜自渡。

     当你看透人性、看透真相,就会明白,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董卿曾说:

     “我现在正在渡这辈子最难渡的劫,渡过去了就是重生,渡不过去就是活该,我深知这劫,只有自己帮自己,悲喜自渡,他人难悟。”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他人爱莫能助。

     “一定要把你在意的东西,看淡一点再看淡一点。”

     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时浮沉。

     一个人总是烦恼,是因为他太较真、太固执、太执着。

     余生,看远一点,看淡一点,看透一点,做个半糊涂半清醒的人。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