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魅力:说话有风度,做事有温度,灵魂有厚度
2021/11/24 21:38:07 每天的解忧书馆

    

     “容颜会衰老,但风度却长存。”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每个人的谈吐言行,都会在别人心中留下印象。

     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说话有风度,做事有温度,灵魂有厚度。

    

     说话有风度

     在最新一期《导演请指教》中,蔡康永以导演身份,参加比赛。

     评委席上,有十几年经验的资深导演,也有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授。

     当蔡康永的短片播完后,几位评委提出了质疑。

     有人说:“我看不懂你的结局想要表达什么。”

     蔡康永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说:“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大家没有看懂的话,是我们做戏上的缺失。”

    

     接着一位教授指出:“你的短片为何采用这么多旁白?电影最忌讳使用大量旁白去解释。”

     蔡康永回答:

     “您的指正非常正确。其实我自己知道这个故事不适合10分钟,只好采用旁白。

     可这不是脱罪的理由,因为每一位导演都跟我面对一样的情况。”

     一番话下来,既照顾了评委的情面,也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让所有人心平气和地接受。

     后来一位专业评委称赞道:

     蔡康永,是目前第一位展开自我批评的导演。之前的导演多半是不停地辩解,这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境界问题。

     其实,面对质疑,不一定要咄咄逼人,也可以风度翩翩。

    

     当你面对刁难和质疑时,辩解是最无用的。

     硅谷创业教父 Paul Graham,提出过“反驳金字塔”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难免发生争吵,Paul Graham把这些行为依次分为七类。

     越处于金字塔下面的行为,越是低级无用的。

     第1级到第3级:辱骂、攻击人身;这是完全无意义的行为,不要花费时间在上面;

     第4级到第5级:对立,相反论点,这种沟通开始有建设性,属于正常对话;

     第6级到第7级:找出谬误,提出主要论点和依据,这是真正有效的沟通,能够互相成长,值得彼此继续探讨;

     说话的风度,建立在逻辑与思维能力上,而不是简单的发泄情绪或忍气吞声。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说:

     “情商高并非是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

     当你认真思考,放下成见,有理有据,哪怕跟对方立场完全不同,也能收获有价值的成长。

    

    

    做事有温度

     很喜欢这句话:

     “做有温度的人,读有温度的文,遇有温度的事,结有温度的缘。”

     我在公益活动中,认识一位阿姨,她今年50岁左右,她每周都会抽出一个下午,去探望孤寡老人。

     探望的时候,阿姨没有捐赠钱财,也没有帮老人洗衣做饭。

     只是静静地坐在院子里,陪着老人喝茶聊天,一聊就是三个小时。

     她说:“这些老人没有儿女,也很少朋友,他们花不了多少钱,只是想要和人说说话而已。”

     人到老年,不求名利,只是需要一点温度,来驱散孤独。

     记得国庆节,我和姐姐去看外婆。

     外婆很激动,摆桌子,拿出零食,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说笑。

     要离开的时候,外婆说:“你们能来看我,我内心就十分欢喜。”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我们很难付出真心,害怕被算计、被辜负,心也就慢慢变得冰冷。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一份温暖。

     作家张小娴说:

     “我们都在追求温度:食物的温度,朋友的温度,阳光的温度。

     最好的朋友,永远给你一种温暖的感觉。你们不需要经常见面,每次想起他,心头总会暖暖的。”

     恋人的温度,不需热烈,只需一个拥抱;

     朋友的温度,无关是非,在于彼此真诚。

     余生,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浓淡相宜,静静相依。

    

    

    灵魂有厚度

     网易云有个热门评论:

     所谓有趣的灵魂,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信息密度和知识层面,都远高于你。

     民国传奇女子吕碧城,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她的早年生活,几经坎坷。

     12岁那年,吕碧城父亲去世,家产被族人夺走。

     为了生存,她和母亲,投奔舅父严凤笙。

     在那个年代,刚提出“兴学育才”的主张,女性开始觉醒,天津有了女子学堂。

     吕碧城深知学习的必要性,哪怕舅父百般阻拦,她也要逃离家门,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远赴天津求学。

     到了当地,她打听到有亲戚在《大公报》,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求助。

     《大公报》总经理看了她的信后,称赞其才华,并邀请她成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

     在报社中,吕碧城的才华开始崭露,她发表诗词作品,也提出女子教育观念,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不少社会名流前去拜访她。

    

     为了开阔眼界,38岁的吕碧城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美学和文学。

     她还畅游欧洲,足迹遍布罗马、阿尔卑斯山等等,并且把自己的见解写成书籍,堪称当时最受欢迎的“旅游博主”。

     “一个人的灵魂厚度,源自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

     灵魂的厚度不是一蹴而就,要用人生经历、读书阅历来填补。

     饱经沧桑而不世故,闻遍烟火而不世俗。

     一个人即使身处低谷,也要有丰盈的灵魂。

     俞敏洪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的底蕴决定生命的高度,底蕴取决于两个方面:读书和游历。只游历不读书会变成社会痞子,只读书不游历会变成书呆子。”

     做人,有三个度。

     风度,说话的艺术。

     温度,做人的底蕴。

     厚度,灵魂的沉淀。

     我们不必生来勇敢,天赋过人。只要能投入勤奋,诚诚恳恳,终有一天会绽放光芒。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每天的解忧书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